- 年份
- 2024(13909)
- 2023(20262)
- 2022(17611)
- 2021(16406)
- 2020(13942)
- 2019(32229)
- 2018(31859)
- 2017(62837)
- 2016(33968)
- 2015(38290)
- 2014(38396)
- 2013(37860)
- 2012(35197)
- 2011(31997)
- 2010(32196)
- 2009(30196)
- 2008(29952)
- 2007(26723)
- 2006(23708)
- 2005(21371)
- 学科
- 济(149252)
- 经济(149096)
- 管理(99579)
- 业(94528)
- 企(77485)
- 企业(77485)
- 方法(64720)
- 数学(56705)
- 数学方法(55990)
- 财(40584)
- 农(38778)
- 中国(37922)
- 学(31128)
- 业经(30817)
- 地方(30304)
- 制(28155)
- 贸(26814)
- 贸易(26803)
- 易(25972)
- 农业(25624)
- 务(24278)
- 财务(24191)
- 财务管理(24136)
- 企业财务(22875)
- 银(22727)
- 银行(22665)
- 税(22386)
- 理论(22148)
- 和(21873)
- 融(21671)
- 机构
- 大学(494181)
- 学院(493710)
- 济(206856)
- 经济(202481)
- 管理(191492)
- 研究(166837)
- 理学(165084)
- 理学院(163256)
- 管理学(160335)
- 管理学院(159438)
- 中国(125711)
- 京(104365)
- 科学(101511)
- 财(99410)
- 所(84811)
- 农(79147)
- 财经(78509)
- 研究所(76592)
- 中心(75347)
- 江(73783)
- 业大(71489)
- 经(71111)
- 北京(66297)
- 范(63579)
- 经济学(63437)
- 师范(62968)
- 农业(62025)
- 院(59980)
- 州(59002)
- 财经大学(57950)
- 基金
- 项目(325065)
- 科学(255108)
- 研究(236838)
- 基金(235924)
- 家(205189)
- 国家(203523)
- 科学基金(174566)
- 社会(149369)
- 社会科(141592)
- 社会科学(141556)
- 省(126238)
- 基金项目(124045)
- 自然(113455)
- 自然科(110789)
- 自然科学(110761)
- 教育(109178)
- 自然科学基金(108793)
- 划(106079)
- 资助(99115)
- 编号(96884)
- 成果(79594)
- 重点(72744)
- 部(72375)
- 发(69342)
- 课题(66563)
- 创(66448)
- 科研(62315)
- 创新(62139)
- 教育部(62112)
- 国家社会(61275)
- 期刊
- 济(230296)
- 经济(230296)
- 研究(151475)
- 中国(88468)
- 学报(76521)
- 财(76460)
- 农(71297)
- 管理(69903)
- 科学(69345)
- 大学(57668)
- 学学(54562)
- 教育(49421)
- 农业(48424)
- 融(45461)
- 金融(45461)
- 技术(42900)
- 财经(38727)
- 经济研究(38054)
- 业经(36430)
- 经(33215)
- 问题(30021)
- 技术经济(25271)
- 统计(24669)
- 贸(24624)
- 业(24184)
- 理论(23525)
- 图书(22851)
- 商业(22305)
- 版(22147)
- 策(22105)
共检索到73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童大龙 何塞 储德银
全面分析与科学把握我国税收政策方向与节奏不仅事关政府宏观调控与驾驭经济能力的提升,更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文章首先基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采用MS-VAR模型与利用中国季度数据,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是当处于区制1时,无论是税收的总量抑或结构效应,均表现出非凯恩斯主义特征,但并不显著;二是当位于区制2时,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总量影响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商品税与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品税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所得税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另外无论是税收的总量效应抑或结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民 毛军 吴金光
文章基于我国1999—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移模型,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实证检验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着眼于发挥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通过优化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把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税收政策实现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目标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值为4 967元,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值为0.1238。基于促进消费增长的目标以及调节城乡居民分配差距的需要,应进一步重视和强化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军
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如财政及货币政策改革,减少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规制,广泛的实行公司化改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其中,税收制度在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储德银 建克成
本文首先理论诠释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然后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实证考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在总量效应方面,税收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财政支出政策却阻滞产业结构升级;在结构效应方面,政府投资性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但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与之相对,所得税与产业结构调整显著正相关,而商品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胜民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税收结构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运用我国1997-2006年29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税收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分析中考虑了政府预算约束;二是同时考察了收入不变和收入增加时的税收结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但税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三大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税份额的上升扩大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却缩小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为促进经济均衡增长,今后税收结构调整方向应为在不降低所得税份额的情况下提高财产税份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少将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吸收能力分为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两个维度分析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位于较高水平时,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越高,吸收能力也越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我国大多数省份的获取能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而与之相比,消化能力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提高对外开放的消化能力是更好发挥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吸收能力 经济增长 门限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培森
关于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张培森目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通过实证分析和研究10年来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总结和探讨发展规律,预测年度和中长期税收收入规模,对税收与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具有十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近年来,围绕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所引发的讨论异常热烈,关于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微观效应的评估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004年以来的税收收入增长势头更加引人关注。为了更理性地分析中国税收收入的形势、更科学地评估中国税收收入同宏观经济形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有关中国税收问题的决策提供更理性、更科学的依据,在2003年召开“税收收入专家分析会2003/2004”的基础上,2005年1月9日,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税务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税收收入专家分析会2004/2005”,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以及与会的其他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冯烽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收入 税收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全红
从长期看公司所得税和房产税对居民消费是挤出的,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则对居民消费有正向效应;短期内流转税和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企业所得税抑制了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则促进了居民的消费。下一步应逐步降低流转税之比重,企业所得税率应在宽税基的基础上逐渐降低,逐步建立分类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在财产税制的框架内尽快推进房产税制改革。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税制改革 居民消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子钧
一、税收规模与经济 增长的基本关系 (一)税收规模的内涵。 所谓税收规模,是指一个国家一段时间内(一般指一个税收年度)确定的税收收入总量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量的大小由政府依据对经济增长总量、政府支出规模以及社会公共需求的预测情况确定。在现实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智 姚鹏 杨光
本文基于1999~2013年中国保险市场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交替条件期望算法,考察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保险消费是否存在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增强,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下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在进一步细分寿险市场和非寿险市场后发现,寿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整体保险市场类似,而非寿险市场无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
保险市场 经济增长 交替条件期望算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崔治文 王蓓 管芹芹
根据我国1985~2008年样本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流转税、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份额的增加有利于人均GDP的增长,财产税的经济效应尚未体现,宏观税负和赤字融资的增加已经抑制了人均GDP的增长。目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征收管理,提高所得税份额,减少债务融资规模。
关键词:
税收结构 经济增长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九领
目前 ,我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税收政策 ,配合国债刺激投资和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并着手使生产型增值税转行消费型增值税 ;统一企业所得税制 ;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 ;改革个人所得税法 ;开征遗产税和社会保险税 ;鼓励对外投资等方面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柱旺
本文选用我国31个省市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税收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联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来看,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消费税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而增值税、营业税则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间接影响方面,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会通过人力资本使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个人所得税会通过人力资本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因此,在今后的税制改革中,可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尽快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征收模式过渡,发挥其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继续保持增值税与营业税等间接税为主的单主体税制结构,并进一步完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营业税税率,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税收结构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