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4)
2023(16668)
2022(14428)
2021(13314)
2020(11265)
2019(25646)
2018(25628)
2017(50635)
2016(27235)
2015(30340)
2014(30461)
2013(30572)
2012(28219)
2011(25699)
2010(26007)
2009(24473)
2008(24051)
2007(21530)
2006(19410)
2005(17863)
作者
(79807)
(66173)
(65960)
(63139)
(42068)
(31682)
(29959)
(25780)
(25012)
(23801)
(22724)
(22415)
(21258)
(21245)
(20633)
(20476)
(19723)
(19234)
(18997)
(18944)
(16769)
(16231)
(15912)
(15178)
(14924)
(14865)
(14692)
(14477)
(13423)
(12837)
学科
(126638)
经济(126489)
管理(82857)
(75766)
(62519)
企业(62519)
方法(50285)
数学(43837)
数学方法(43453)
(34306)
中国(32463)
(30214)
地方(27458)
(26326)
业经(26074)
(25420)
(22280)
税收(20819)
(20645)
(20549)
贸易(20536)
农业(19984)
(19886)
(19564)
财务(19494)
财务管理(19457)
(19239)
银行(19190)
(18825)
环境(18815)
机构
大学(401452)
学院(398815)
(172083)
经济(168547)
管理(154271)
研究(137629)
理学(132735)
理学院(131228)
管理学(129251)
管理学院(128512)
中国(103356)
(85498)
(85258)
科学(81603)
(69441)
财经(66576)
研究所(62351)
中心(60239)
(60171)
(59484)
(58838)
业大(54747)
北京(54665)
经济学(53818)
(50863)
师范(50416)
(49696)
财经大学(49212)
经济学院(48293)
(47259)
基金
项目(260528)
科学(205511)
研究(192469)
基金(190335)
(164907)
国家(163617)
科学基金(140382)
社会(123680)
社会科(117336)
社会科学(117306)
基金项目(100578)
(99893)
自然(89001)
教育(87004)
自然科(86848)
自然科学(86832)
自然科学基金(85304)
(83941)
资助(78453)
编号(78008)
成果(64442)
(58426)
重点(58310)
(56254)
(53511)
课题(53500)
国家社会(51451)
教育部(50397)
(50344)
创新(50152)
期刊
(196942)
经济(196942)
研究(130042)
中国(73546)
(65102)
学报(59483)
管理(58576)
科学(55235)
(53214)
大学(45275)
学学(42851)
教育(38594)
(37080)
金融(37080)
农业(36173)
财经(33445)
技术(33302)
经济研究(32744)
业经(29597)
(28684)
问题(25764)
技术经济(20672)
(19969)
理论(19736)
现代(18246)
商业(17867)
(17739)
科技(17589)
实践(17489)
(17489)
共检索到60394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红梅  郭晓辉  张卫峰  
税制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1995—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测算,分析其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劳动收入有效税率总体偏低,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处于高位,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平稳上升;劳动收入有效税率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背离;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契合;税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各区域均当期即现,但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劳动收入税率变动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本收入和消费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彬  吴俊培  李淼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税制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人均GDP、各省GDP增长率、各省夜间灯光亮度值和各省全社会用电量这四个指标来度量经济增长,利用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税系结构、税类结构和税种结构三个层面来实证分析我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间接税占直接税比重和流转税类占比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所得税类占比和财产税类占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继续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内部的税种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胜民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税收结构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运用我国1997-2006年29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税收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分析中考虑了政府预算约束;二是同时考察了收入不变和收入增加时的税收结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但税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三大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税份额的上升扩大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却缩小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为促进经济均衡增长,今后税收结构调整方向应为在不降低所得税份额的情况下提高财产税份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生  
本文运用了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相结合的动态均衡分析方法,从检验新税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的角度,首次较大规模地进行了综合性的经济计量研究,发现了现行税种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投资率变动和宏观税负的重要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荐华  禄晓龙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力翔  黄小平  刘珊  
文章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加入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旺舟  武友德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模型,以2000-2005年为考察期,对湖北省17个市(州)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竞争能力及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用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识别和认识各市(州)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与劣势,为相关部门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差异和改善全省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温娇秀  
在Barro(1990)、Davood i和Zou(1998)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增长跨区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跨区差异,并且财政分权总体上扩大了地区差距。笔者认为,分税制改革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与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军  
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如财政及货币政策改革,减少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规制,广泛的实行公司化改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其中,税收制度在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比较静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税制结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直接税与间接税比值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有积极稳健的作用,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促进作用,个人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抑制作用,增值税与消费税对区域经济收敛都会产生负向作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妍  秦聪  王皓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税制结构应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基于国民收入循环的税制结构理论,将税类划分为生产环节税、所得环节税、消费环节税和财产环节税,探究我国税制结构的现实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后,以生产环节税为主导的“效率型”税制结构已不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为征税环节逐步从生产环节向再分配、使用和积累环节转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婧  岳希明  
纵观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各国在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全球竞争力的过程中,税收政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人们主要从税收水平、边际税率和税制累进性角度,研究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十余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税制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描述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发展变化,然后从间接税—直接税比和税种比重两个角度,对国际学术界有关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从这些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税制结构的增长效应难以得到完全统一的结论,但从对经济增长有害程度由大到小的角度来说,大多数研究都给出了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这样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税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基于一个包含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以我国1980—2006年的经济为样本经济,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考察了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在样本经济的参数环境下,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但税收的社会福利损失较大;适当提高税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原因是,税收通过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要比其对劳动供给和投资的扭曲更大;税收通过提高消费增长率和休闲水平从而对社会福利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税收融资可以促进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顺法  陶卓民  肖泽磊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设计了一套能够反映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套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创新能力指数和文化资本指数进行了逐一评估,最终获得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总水平,显示出文化创意指数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弹性系数较高,说明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治文  王丹  
本文运用2003-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有效税率较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也较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的资本和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针对三大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需要对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选择不同的征收政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