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8)
- 2023(10945)
- 2022(9234)
- 2021(8548)
- 2020(6889)
- 2019(15760)
- 2018(15744)
- 2017(31070)
- 2016(16873)
- 2015(18755)
- 2014(18864)
- 2013(18903)
- 2012(18336)
- 2011(16778)
- 2010(17322)
- 2009(16074)
- 2008(15934)
- 2007(14702)
- 2006(13365)
- 2005(12443)
- 学科
- 济(79618)
- 经济(79537)
- 业(47035)
- 管理(44207)
- 企(35400)
- 企业(35400)
- 方法(27397)
- 中国(26649)
- 农(23569)
- 数学(23483)
- 数学方法(23288)
- 地方(22510)
- 业经(19030)
- 制(16588)
- 财(16324)
- 农业(15941)
- 银(15835)
- 银行(15808)
- 行(15404)
- 融(14960)
- 金融(14958)
- 贸(14812)
- 贸易(14798)
- 易(14345)
- 学(13542)
- 地方经济(13124)
- 发(12679)
- 产业(12603)
- 技术(12182)
- 和(11181)
- 机构
- 学院(248958)
- 大学(247072)
- 济(108457)
- 经济(106178)
- 管理(91445)
- 研究(90219)
- 理学(77090)
- 理学院(76168)
- 管理学(75073)
- 管理学院(74581)
- 中国(69857)
- 京(53320)
- 科学(52163)
- 财(51759)
- 所(46464)
- 研究所(41584)
- 农(40189)
- 财经(40186)
- 中心(39709)
- 江(38759)
- 经(36277)
- 北京(34687)
- 范(34549)
- 师范(34237)
- 经济学(33688)
- 业大(32917)
- 院(32120)
- 州(31624)
- 农业(31299)
- 经济学院(30283)
- 基金
- 项目(152826)
- 科学(120491)
- 研究(115263)
- 基金(109196)
- 家(94169)
- 国家(93314)
- 科学基金(78892)
- 社会(73949)
- 社会科(70293)
- 社会科学(70277)
- 省(60124)
- 基金项目(56901)
- 教育(52169)
- 划(50587)
- 自然(47902)
- 编号(46978)
- 自然科(46745)
- 自然科学(46733)
- 自然科学基金(45910)
- 资助(44981)
- 成果(39855)
- 发(39163)
- 重点(34513)
- 部(34136)
- 课题(33840)
- 发展(32091)
- 创(31894)
- 展(31555)
- 性(30680)
- 国家社会(30351)
- 期刊
- 济(129347)
- 经济(129347)
- 研究(80931)
- 中国(54828)
- 农(39075)
- 管理(36966)
- 财(36763)
- 学报(34699)
- 科学(33826)
- 融(30040)
- 金融(30040)
- 教育(29448)
- 农业(26803)
- 大学(26654)
- 学学(24898)
- 业经(23009)
- 经济研究(21173)
- 技术(21097)
- 财经(20082)
- 问题(17929)
- 经(17411)
- 贸(14773)
- 业(13985)
- 商业(13357)
- 国际(13119)
- 技术经济(12477)
- 现代(12359)
- 理论(12193)
- 世界(12108)
- 坛(11641)
共检索到395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光辉
移动通信产业是我国在完全开放竞争的环境上实现"后来居上"的成功典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上所采取的高起点的战略选择、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促进产业发展、对多种技术路线和模式采取宽容态度、适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式,对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移动通信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归纳和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制定专项规划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形成和完善激励补偿机制,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人才培养;科学布局专业化产业园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斌 骆祖春
美国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也在全球率先掀开了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革命的大幕。美国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多为传统手段与现代政策工具相组合。以市场为主导是美国政府扶持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尊重"市场、"链接"市场、"创造"市场、"模拟"市场。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美国 经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昭宁 魏珍
本文在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日本、芬兰、美国主导产业的演变历程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最后从这三个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提炼出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 林泽梁 梁正 陈玲 周源 王玺
本文从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五个角度系统考察了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的产业发展状况。之后,归纳了各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针对性政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的五点启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趋势 产业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菲 王宁
如何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热门话题。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的产业,是能够聚吸世界先进技术、能够占据国内外市场制高点的产业。我们必须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金荣 李春红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多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应高度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区域集团及新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及走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借鉴其成功经验,实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比较 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剑波 古世奎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背景 策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郭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对疫后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突出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得益于产业环境塑造和有利的产业政策,但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趋同性严重、人才结构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对外开放合作受外部环境掣肘等一系列挑战。未来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症施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珍
文章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支持政策,从产业选择、投资金融、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与引进四个方面,梳理了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内容,总结出了相应的特征和启示,结论表明,我国的政策支持需要配合本国要素禀赋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提升技术创新、培育引进高素质人才这四个条件,来完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支持政策 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