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7)
2023(14084)
2022(12334)
2021(11761)
2020(9757)
2019(22626)
2018(22659)
2017(44176)
2016(23844)
2015(26499)
2014(26638)
2013(26228)
2012(24338)
2011(22131)
2010(22417)
2009(20722)
2008(20145)
2007(17928)
2006(16072)
2005(14288)
作者
(68692)
(56662)
(56242)
(53629)
(36060)
(27001)
(25734)
(22074)
(21491)
(20410)
(19225)
(18982)
(18011)
(18005)
(17462)
(17350)
(16939)
(16862)
(16210)
(16145)
(14079)
(14022)
(13667)
(12922)
(12821)
(12744)
(12590)
(12583)
(11400)
(11150)
学科
(91984)
经济(91878)
管理(73565)
(70690)
(59197)
企业(59197)
方法(40965)
数学(35264)
数学方法(34812)
中国(27397)
(26134)
(24155)
业经(21529)
技术(20547)
(19454)
(19086)
地方(18730)
(17782)
贸易(17769)
(17310)
农业(17116)
(16461)
银行(16425)
理论(16208)
(15729)
(15458)
(15171)
环境(14753)
(14572)
(14564)
机构
大学(339375)
学院(339178)
管理(137395)
(135648)
经济(132503)
理学(118520)
理学院(117256)
管理学(115426)
管理学院(114787)
研究(111780)
中国(85088)
(72741)
科学(68185)
(64665)
(55620)
(51044)
财经(51007)
中心(50577)
研究所(50300)
(49956)
业大(48533)
北京(46580)
(46229)
(44873)
师范(44523)
(40774)
(40722)
农业(39962)
经济学(39364)
财经大学(37751)
基金
项目(225435)
科学(177521)
研究(168935)
基金(161805)
(139662)
国家(138442)
科学基金(119242)
社会(104628)
社会科(99140)
社会科学(99117)
(88826)
基金项目(86119)
教育(77808)
自然(77149)
自然科(75298)
自然科学(75281)
(74593)
自然科学基金(73919)
编号(70323)
资助(66343)
成果(57781)
(50146)
重点(49980)
(49804)
课题(48696)
(48414)
创新(46087)
项目编号(43487)
教育部(42674)
科研(42333)
期刊
(151509)
经济(151509)
研究(104421)
中国(65140)
管理(52579)
学报(48536)
(46425)
科学(46330)
(45869)
教育(41809)
大学(36957)
学学(34395)
农业(32168)
(32164)
金融(32164)
技术(30609)
业经(25858)
财经(23987)
经济研究(23866)
(20411)
问题(19779)
图书(18756)
科技(17811)
理论(17607)
技术经济(17344)
(16374)
实践(16112)
(16112)
现代(16021)
(15613)
共检索到503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亚静  
秸秆用则利、弃则废,秸秆焚烧不尽浪费资源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危害等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欧美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秸秆计划焚烧政策和秸秆利用主导方式,结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创设试点,探索我国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的构建与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秸秆全域全量利用,提出扩大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范围、优化农作物秸秆利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政策和引入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等四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祖梁  邵宇航  王飞  王久臣  孙仁华  宋成军  李想  
[目的]为加快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法]文章在系统梳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文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秸秆利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从时间序列上,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强力推进阶段和攻坚阶段。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农作物季节矛盾突出等,成为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当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四大方面问题:秸秆还田成本较高,区域技术规范和技术适宜性缺乏;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秸秆产业化利用发展困难;秸秆收储运成本高,技术装备水平低,用地、运输问题尚未解决,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健全;关键性政策工具尚未破题,缺乏普惠性、针对性的资金扶持。[结论]针对形势与问题,提出了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4条对策建议:开展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分区施策确定秸秆利用方向、加强政策工具集成创设、扩大试点示范引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体琼  何春霞  凌秀军  金诚谦  吴崇友  袁文胜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秸秆资源总量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短缺、过剩问题的根源,论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继勤  于佩显  
利用EEMD和BPNN预测2020年我国秸秆产量,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85%和90%3种情景下,综合利用秸秆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基线情景下,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节约3 000万t煤,并减少6.15亿t CO2排放。由此证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宇明  于平福  董颖聪  徐有海  李小红  
在分析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和主要任务。从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等5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古蕊  
文章基于国家对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详细梳理了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和实践进展,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改进收割技术、转换奖惩方式、建立循环农业模式试点、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环保意识引导等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为辽宁省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帅  高春雨  毕于运  王亚静  赵丽  邵敬淼  
[目的]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保障体系,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对我国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实施热点展开研究并提出完善对策。[方法]通过选取近3年来我国24省61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实施方案,基于内容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64.0,对我国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热点、支持对象、支持方式和支持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热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培训、项目补助、收储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当前政策支持对象主要是农户和提供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存在政策支持对象与政策实施对象主体错位问题;当前政策支持方式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过密、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缺乏创新和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的问题;当前政策支持水平较低,存在政策支持清晰度低、操作性差、同质化强的问题。[结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保障水平,从政策工具上应加快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转向多种政策工具协调运用,从政策实施上应及时调整补贴项目与补贴主体的时序匹配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资源环境形势分析课题组  李忠  
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瓶颈制约。因此,"十二五"期间,提高全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梅  
河南每年秸秆产生量约8 000余万t,2011年秸秆利用率为75%,存在着收储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省情,提出加快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按照先农后工、先饲后肥的原则,到2020年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原(基)化4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达到33%,30%,14%,13%,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并提出了建立收储体系、实施区域差别管理和完善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武  聂英  
国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秸秆综合利用的手段和方式相对成熟。对秸秆综合利用国际趋势的系统总结发现,秸秆的机械化加工、产业化利用,综合利用的多元投资、政府扶持等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对比国际经验,首先对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量化测定,并对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体制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武  聂英  
国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秸秆综合利用的手段和方式相对成熟。对秸秆综合利用国际趋势的系统总结发现,秸秆的机械化加工、产业化利用,综合利用的多元投资、政府扶持等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对比国际经验,首先对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量化测定,并对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体制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佳曦  司言武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1年40个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面板数据,选取政策力度最大的2008年为政策时点,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价我国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幅强化,显著促进了享受该政策行业的废物综合利用量,说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显著,有效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最后提出未来我国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措施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税收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丽杰  尚金城  常永智  
吉林省素有世界"黄金玉米带"之称,玉米资源优势明显。玉米秸秆作为玉米生产的副产品,年产生量约占吉林省农作物秸秆量的64%。燃料是吉林省玉米秸秆消耗量最大的一部分,其次是饲料,再次是肥料。除此之外,将玉米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和燃料进行开发利用,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政府应加以扶持和引导,对副产品加"环"组"链",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玉米秸秆生态工业园,实现玉米秸秆的循环经济,使污染物、废弃物达到"零排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德明  梅旭荣  陆建飞  蔡典雄  杜建中  
系统分析了晋东丘陵旱农地区(寿阳)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粪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培肥土壤的定位试验;及其旱地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获得秸秆过腹还田、农田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物生育期秸秆覆盖和直接还田等4种利用途径的有关参数。以秸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北方旱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国良  路兴中  
在当前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理论和实践表明,循环经济是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方式。随着金融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并特别指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现状,然后构建了有关矿产资源优化利用和对矿产资源企业进行激励性规制的理论模型,最后结合模型的结论和当前矿产资源领域的金融现状,对如何运用金融政策、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