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1)
- 2023(6054)
- 2022(5182)
- 2021(5098)
- 2020(4234)
- 2019(9728)
- 2018(9555)
- 2017(19672)
- 2016(10803)
- 2015(12187)
- 2014(12409)
- 2013(12349)
- 2012(11773)
- 2011(10483)
- 2010(10949)
- 2009(10567)
- 2008(10734)
- 2007(9625)
- 2006(8820)
- 2005(8057)
- 学科
- 济(40967)
- 经济(40924)
- 管理(36952)
- 业(33116)
- 财(26689)
- 企(26177)
- 企业(26177)
- 方法(18243)
- 数学(16788)
- 数学方法(16603)
- 中国(15772)
- 农(13546)
- 制(13364)
- 财政(13127)
- 务(12105)
- 财务(12091)
- 财务管理(12046)
- 企业财务(11463)
- 政(10664)
- 银(10090)
- 银行(10084)
- 行(9544)
- 贸(9495)
- 贸易(9489)
- 策(9394)
- 易(9335)
- 度(8506)
- 制度(8505)
- 体(8288)
- 地方(8194)
- 机构
- 学院(154225)
- 大学(152506)
- 济(68302)
- 经济(66825)
- 管理(58605)
- 研究(50562)
- 理学(49155)
- 理学院(48707)
- 管理学(48065)
- 管理学院(47764)
- 财(44443)
- 中国(42381)
- 京(31759)
- 财经(30449)
- 科学(27382)
- 经(27349)
- 所(25564)
- 江(24421)
- 中心(23352)
- 研究所(22049)
- 财经大学(22044)
- 经济学(21246)
- 北京(20830)
- 农(20801)
- 经济学院(19288)
- 州(19029)
- 范(18518)
- 师范(18407)
- 院(18046)
- 业大(17957)
- 基金
- 项目(88338)
- 研究(69104)
- 科学(68954)
- 基金(63343)
- 家(53033)
- 国家(52561)
- 科学基金(44733)
- 社会(43538)
- 社会科(41378)
- 社会科学(41371)
- 省(33693)
- 教育(32173)
- 基金项目(32145)
- 编号(29483)
- 划(28242)
- 资助(27751)
- 自然(26659)
- 成果(26099)
- 自然科(25965)
- 自然科学(25959)
- 自然科学基金(25486)
- 部(20934)
- 课题(20503)
- 重点(19422)
- 性(19133)
- 发(18923)
- 项目编号(18358)
- 教育部(18292)
- 人文(17840)
- 创(17804)
共检索到250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潘雷 何筱薇
在财政支出中,由于公众无法正确识别公共物品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期幻觉"和"赤字幻觉"。这些"财政幻觉"导致公众低估公共物品价格,从而形成公共物品一定程度上的供给短缺,体现在政府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最终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经济当中同时存在"预期幻觉"和"赤字幻觉",为此需要适当降低公共物品支出,注重财政支出的产出效果,以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幻觉 预期幻觉 赤字幻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方雯
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效果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可能通过货币需求的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等,产生对于实际产出的紧缩影响。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通过估计货币需求相对于实际产出的弹性系数,发现我国的财政政策仅在1996年前体现出显著的"紧缩效应",而在1996年后"紧缩效应"逐渐减弱和消失,这说明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和期限结构发挥了比较稳定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货币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芳
文章运用常数弹性法从财政预算余额中分离出周期性余额和结构性余额,估算出我国1994年以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大小。结论认为我国的财政体制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功能,减弱了经济周期波动,各个税种的周期成分中,增值税的周期成分最大,其次是企业所得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范辉政
财政信息问题非常重要。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认为,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统的所有构成内容都与信息有关,决策实际上是对已知信息或未知信息的可能状态的判断和处理。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对信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风靡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诗举
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形成于纳税人(投票者)对税收负担的错觉。按照其对纳税人的影响不同,财政幻觉分为乐观幻觉和悲观幻觉:乐观幻觉是指纳税人低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悲观幻觉是指纳税人高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划分,财政幻觉包括政府主动创造幻觉和财政制度派生幻觉:政府主动创造幻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宏观调控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一、启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自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后,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调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在对“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总需求不足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萍
1998年以来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国实行了以国债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该项政策 ,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消费需求 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龙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 :(1)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预期目标 ,实施该政策要比不实施该政策要好。如果企图通过一直实施该政策来实现预期目标 ,则财政风险是存在的 ;(2 )我国国债在总量上不存在风险问题 ,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结构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庄海燕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四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摆脱内需不足的阴影?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已经有效地拉动了内需的增长?本文根据总需求模型,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三大需求的影响效果,并且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需求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重点就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效果和今后走向,作一探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 取向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