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4)
- 2023(11474)
- 2022(9689)
- 2021(9233)
- 2020(8033)
- 2019(18335)
- 2018(18201)
- 2017(36343)
- 2016(20173)
- 2015(22906)
- 2014(23239)
- 2013(23236)
- 2012(22131)
- 2011(19970)
- 2010(20483)
- 2009(19479)
- 2008(19850)
- 2007(18196)
- 2006(16114)
- 2005(14666)
- 学科
- 济(80347)
- 经济(80265)
- 管理(60636)
- 业(59294)
- 企(46192)
- 企业(46192)
- 方法(36813)
- 财(34669)
- 数学(33039)
- 数学方法(32704)
- 中国(26452)
- 农(24503)
- 制(22103)
- 银(18437)
- 银行(18399)
- 务(18008)
- 财务(17973)
- 财务管理(17912)
- 贸(17519)
- 贸易(17511)
- 行(17414)
- 易(17085)
- 企业财务(16965)
- 业经(16687)
- 地方(16421)
- 融(15278)
- 金融(15276)
- 农业(15261)
- 学(14828)
- 财政(14449)
- 机构
- 学院(290184)
- 大学(289621)
- 济(123694)
- 经济(120981)
- 管理(109540)
- 研究(98565)
- 理学(91902)
- 理学院(90911)
- 管理学(89537)
- 管理学院(88959)
- 中国(81263)
- 财(70035)
- 京(61135)
- 科学(57394)
- 所(51380)
- 财经(50819)
- 农(48619)
- 江(46370)
- 中心(45924)
- 经(45776)
- 研究所(45548)
- 业大(40128)
- 北京(39410)
- 经济学(38402)
- 农业(38369)
- 财经大学(37118)
- 州(36381)
- 范(36118)
- 师范(35815)
- 经济学院(34840)
- 基金
- 项目(176232)
- 科学(136993)
- 研究(131626)
- 基金(126154)
- 家(108714)
- 国家(107782)
- 科学基金(90880)
- 社会(82078)
- 社会科(77745)
- 社会科学(77721)
- 省(68267)
- 基金项目(65433)
- 教育(60790)
- 划(58049)
- 自然(57158)
- 自然科(55716)
- 自然科学(55692)
- 编号(55017)
- 自然科学基金(54699)
- 资助(53737)
- 成果(47117)
- 部(40443)
- 重点(39802)
- 课题(38284)
- 发(38032)
- 创(35755)
- 性(35291)
- 教育部(34557)
- 科研(34003)
- 创新(33544)
- 期刊
- 济(141114)
- 经济(141114)
- 研究(95257)
- 中国(59960)
- 财(58421)
- 农(43960)
- 学报(41987)
- 管理(38824)
- 融(37872)
- 金融(37872)
- 科学(37684)
- 大学(31635)
- 学学(29732)
- 教育(29036)
- 农业(28809)
- 财经(25851)
- 技术(23597)
- 经济研究(23288)
- 业经(22336)
- 经(22051)
- 问题(18995)
- 贸(17405)
- 理论(15626)
- 业(15202)
- 技术经济(14703)
- 国际(14641)
- 统计(14266)
- 实践(14066)
- 践(14066)
- 财会(14013)
共检索到45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2004年底中央决定将实施6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本文从财政风险变化角度解释财政政策转型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两大类、共16个指标反映的财政风险程度的单独和综合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总体上减低了财政风险程度。尽管某些直接关联指标体现的财政风险程度有所上升,但总体上我们具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能力;而社会经济运行本身的发展态势却使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失去了必要性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是恰逢其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心源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政策"定了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在新一年的经济形势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是毫无疑问的政策选择。从2009年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会引起像迪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龙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 :(1)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预期目标 ,实施该政策要比不实施该政策要好。如果企图通过一直实施该政策来实现预期目标 ,则财政风险是存在的 ;(2 )我国国债在总量上不存在风险问题 ,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结构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萍
1998年以来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国实行了以国债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该项政策 ,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消费需求 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重点就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效果和今后走向,作一探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 取向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卿艳
我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运用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当时机,使积极财政政策淡出。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正面效果 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就是正面效应为主向负面效应为主的转变过程。转型思路可化解财政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经济向自主性增长模式转变。降低增长预期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卫东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扩大内需上已经有所作为,但由于其负面作用的存在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我们应当适时实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转变。因此,应当对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防范直接与间接财政风险的扩大化,完善现行税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庄海燕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四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摆脱内需不足的阴影?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已经有效地拉动了内需的增长?本文根据总需求模型,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三大需求的影响效果,并且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需求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