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6)
2023(8098)
2022(6873)
2021(6920)
2020(5840)
2019(13590)
2018(13881)
2017(26497)
2016(13794)
2015(16372)
2014(16116)
2013(16235)
2012(15567)
2011(14361)
2010(14185)
2009(13544)
2008(13263)
2007(11465)
2006(10406)
2005(9732)
作者
(38932)
(32242)
(32209)
(30692)
(20447)
(15321)
(14811)
(12520)
(12507)
(11537)
(10984)
(10773)
(10293)
(10228)
(9807)
(9663)
(9464)
(9446)
(9176)
(9133)
(8337)
(7713)
(7593)
(7315)
(7280)
(7202)
(7061)
(6999)
(6336)
(6325)
学科
(60956)
经济(60897)
管理(37825)
(34214)
方法(26205)
(24514)
企业(24514)
中国(24137)
数学(23937)
数学方法(23802)
(17222)
(15206)
贸易(15194)
(14934)
(14549)
(13170)
(11867)
银行(11865)
(11497)
业经(11320)
农业(11148)
地方(10578)
(10180)
金融(10178)
技术(9997)
(9703)
(9403)
环境(9125)
(8775)
(8620)
机构
大学(208909)
学院(202679)
(93812)
经济(92144)
管理(77480)
研究(74267)
理学(65217)
理学院(64455)
管理学(63816)
管理学院(63398)
中国(60462)
(46640)
(44262)
科学(41032)
(36152)
财经(35058)
中心(33609)
研究所(32483)
(31924)
北京(30842)
经济学(30315)
(28125)
(27543)
经济学院(27483)
师范(27394)
(26586)
(26374)
财经大学(25981)
业大(24032)
(23137)
基金
项目(125827)
科学(100032)
研究(98421)
基金(92946)
(79663)
国家(79063)
科学基金(66962)
社会(63656)
社会科(60360)
社会科学(60351)
基金项目(48815)
(44144)
教育(43617)
编号(40740)
自然(39422)
(38850)
自然科(38447)
自然科学(38434)
资助(38145)
自然科学基金(37780)
成果(35555)
(30157)
(27830)
国家社会(27655)
重点(27603)
课题(26779)
中国(26576)
教育部(26291)
(26002)
人文(25028)
期刊
(102150)
经济(102150)
研究(69091)
中国(43215)
(32325)
管理(28064)
科学(26051)
学报(25365)
(23424)
教育(22079)
(21585)
金融(21585)
大学(19596)
经济研究(17990)
财经(17723)
学学(17395)
农业(16594)
技术(16471)
图书(15859)
(15380)
(15367)
问题(15190)
业经(14565)
国际(13381)
理论(11897)
世界(11563)
(10960)
论坛(10960)
书馆(10857)
图书馆(10857)
共检索到32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麟  
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及意愿,并从开放获取资源、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积极扶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之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燕  初景利  张冬荣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从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方面、技术方面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宣传与教育政策机制、管理政策机制、强制政策机制和技术政策机制,建立OA仓储,引导科研人员自存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欣  赵艳  罗祺姗  翟爽  
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开放教育资源的保障现状,归纳其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行为和使用习惯,为图书馆遴选开放教育资源采集对象、确定资源组织方式、设计资源服务系统功能、开展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燕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作者在综合分析后认为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我国科研人员的潜在自存储行为将产生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新鹤  刘晓霞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科研人员整体及有参与经历的科研人员两个角度,根据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保证科研人员对OA有足够的认知程度,建设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OA资源,保持OA出版模式的优势,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将OA资源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对OA期刊投稿提供经费支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慧芳  贾苹  孟连生  
利用在线调查平台"调查派",针对中科院科研人员进行数字环境下科技信息查询利用行为的调查分析,勾勒出科研用户在新形势下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以及对图书馆提供的"一站式"检索等服务的了解与利用情况,试图反映出当前用户对科技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主要方式与特点。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图书馆应发展和完善"一站式"检索、嵌入用户界面的服务系统等应对措施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钟美  张新鹤  
[目的 /意义]了解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知与态度,为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以期提高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积极性。[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选取北京地区13位科研人员,通过访谈了解其对开放获取环境下知识产权制度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态度,总结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知识产权障碍,并提出解决建议。[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内在可能性大,但参与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障碍较为突出,科研人员期待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完善。提出4点建议:做好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开放获取环境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推动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的协议文本内容优化,完善国家的宏观政策,完善开放获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为促进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9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昆明组织召开了国内首次机构知识库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台湾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内地高校图书馆以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的海内外专家200余人。会议以机构知识库的积极实践为主题,围绕中文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服务的发展战略、具体实践、政策机制与未来挑战等内容进行交流,组织了34个专题报告,展出了18个单位的优秀实践案例。中国机构知识库推进工作组在会上首次发布了全国范围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的调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小波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OAJ)出版具有明显的知识共享特征,在详细分析传统知识共享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中总结知识共享视角下影响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意愿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平  薛静  周海川  
基于创新理论的知识能力观点,实证研究了科研人员的知识获取能力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科技文献知识获取能力、学术交流强度、科研合作强度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苏小波  
科研人员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关乎开放获取(OA)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现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对OA出版的认知和参与情况逐渐好转;受预印本文化、学科知识发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科科研人员对OA出版的态度和接受程度、偏好选择的OA出版渠道存在明显差异;科研人员普遍认可OA出版的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有利于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等优势,但科研人员对OA出版的高认同度与其实际参与情况之间存在脱节,人际影响、科研评价政策、出版费用、资源质量和版权保护等问题阻碍了人们对OA出版模式的选择和利用。现有研究中还存在缺乏针对相同样本开展的持续性跟踪调查、研究成果的措施转化不够充分、对科研人员参与OA出版的实际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阳  张翼  
文章调研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的认知与态度;了解他们对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研究方式、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同行评议、开放标准、开放转载、开放科研设施、科研预注册等方面的顾虑与需求;从科研人员视角分析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策略,包括:搭建推进线路框架、加强学科针对性、设置公开范围、构建开放平台、建设评估体系、加强政策完善、签署转换协议、加强内容审核、扩大共享范围、加强图书馆助推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刁文芳  石雅芳  韩昕媛  
[目的 /意义]分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负责任评价(RRA)新取向,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以传统评价体系“唯与责”的背离为切入点,以全球研究理事会(GRC)《2021年RRA报告》、欧盟《研究评价系统改革报告》等典型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采用WordSmith提取关键词及词丛,并进行可视化。[结果 /结论]分析认为,基于同行评议定性判断与负责任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多种研究产出、活动的质量与贡献认定成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RRA的基本框架与准则,其中,小同行评议与分类评价成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等不良学术驱动因素的核心规则和必由之路;元评价则为提高科研人员评价质量、优化指标与方法提供了循证依据。研究指出:此框架将利于纠偏基于产出的价值观,促进早期职业生涯科研人员(ECR)职业道路的差异化与多元化以及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推动包容、健康的研究创新体系的建立,同时为我国科研人员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戚景琳  张莹  孙玉伟  
[目的/意义]以经济学领域为例,探索社会科学科研人员数据复用行为特征和偏好,对图情机构进行科学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7—2019年发表在经济学领域4种高质量期刊上的1351篇论文为样本,对经济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年龄和性别、是否复用数据、有无数据标题、数据来源类型、数据获取的障碍、数据评估判据、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复用规范程度等进行编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了科研人员在数据选择和利用方面的行为特征和偏好,通过卡方检验探究年龄、性别对数据源选择、数据复用规范程度是否有显著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探究年龄、性别如何影响数据复用。[结果/结论]经济学领域科研人员数据复用现象较为普遍,主要选择规范的数据库和统计年鉴作为二手数据源;数据缺失、异常和偏误是数据获取的最大障碍;在评判数据时主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精准性和适用性;数据处理方式以剔除异常数据最为常见,整体而言,经济学科研人员在文章中呈现的数据复用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年龄对数据复用与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数据复用的越少;不同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数据复用规范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科研人员的性别对于数据复用与否以及数据复用规范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文聪  何静  董纪昌  
基于4所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课题组长的论文发表数据,对比了国际合作、国内合作和单位内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是否有利于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发现:国际合作对论文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一影响并不比国内合作和单位内合作更突出。海外经历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特别是有助于在影响力更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否拥有外国博士学位对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在科研管理中不应过分突出海外学历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