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7)
2023(6516)
2022(5662)
2021(5401)
2020(4622)
2019(10405)
2018(10461)
2017(21191)
2016(11500)
2015(13031)
2014(13191)
2013(13151)
2012(12698)
2011(11704)
2010(12374)
2009(11822)
2008(11858)
2007(10994)
2006(10222)
2005(9473)
作者
(34820)
(28855)
(28628)
(27400)
(18575)
(13427)
(13059)
(10968)
(10861)
(10700)
(9789)
(9520)
(9365)
(9319)
(9089)
(8848)
(8496)
(8464)
(8435)
(8401)
(7468)
(7208)
(7106)
(6625)
(6599)
(6592)
(6577)
(6394)
(5834)
(5736)
学科
(45905)
经济(45853)
管理(33506)
(33260)
(25451)
企业(25451)
方法(18449)
中国(16457)
数学(16142)
数学方法(15894)
(15711)
(13149)
(12584)
(11246)
银行(11229)
(11023)
贸易(11013)
(10865)
(10771)
(10384)
农业(9818)
业经(9555)
(9373)
金融(9372)
(9290)
地方(8595)
技术(8371)
及其(7898)
(7766)
税收(7443)
机构
大学(174122)
学院(173791)
(74887)
经济(73156)
管理(65152)
研究(63855)
理学(54693)
理学院(54048)
管理学(53179)
管理学院(52830)
中国(51040)
(38639)
(37880)
科学(36838)
(33296)
研究所(29729)
财经(29275)
中心(28707)
(28000)
(27950)
(26401)
北京(24926)
(23489)
师范(23315)
(22797)
业大(22634)
经济学(22437)
(22040)
农业(21795)
财经大学(21474)
基金
项目(103061)
科学(81207)
研究(79030)
基金(73799)
(63475)
国家(62944)
科学基金(52698)
社会(48585)
社会科(45996)
社会科学(45982)
(39319)
基金项目(37824)
教育(36016)
(34089)
编号(32876)
自然(32679)
自然科(31864)
自然科学(31848)
资助(31367)
自然科学基金(31288)
成果(29470)
(23817)
课题(23531)
重点(23229)
(23092)
(21553)
(20754)
教育部(20247)
创新(20233)
项目编号(19794)
期刊
(89009)
经济(89009)
研究(59207)
中国(36068)
(27072)
(25940)
管理(25748)
科学(23695)
(23493)
金融(23493)
学报(23460)
教育(20753)
大学(18211)
农业(17569)
学学(16868)
业经(14673)
经济研究(14580)
财经(14468)
技术(14355)
(12458)
问题(12113)
(11691)
国际(10666)
理论(9911)
(9236)
论坛(9236)
实践(8917)
(8917)
技术经济(8900)
科技(8876)
共检索到28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仕辉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国少培养了100万大学生和200万中专生,使科技队伍正常补充的连续性受到了破坏,因而,埋下了我国科技队伍“断层”的潜在危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专业人员归队,迅速发展的成人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五大”生及中专学历的中青年人才,缓解了人才“断层”所造成的危机,但是,随着“断层”区年龄后移至科技队伍的最佳年龄区,及原有科技骨干主力年龄开始进入衰退阶段之后,科技队伍在文化大革命中埋下“断层”的潜在危机,便完全显露出来,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产生负效应。因此,采取什么对策尽可能填平这个沟壑,使我国科技队伍的整体效应能够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适应,这是我国人民共同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先进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对策建议王先进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土地资源仍在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近两年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又重新回潮,本来已得到控制的耕地锐减势头又开始出现。对此如不引起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澄清,王星  
中国水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和科学对策尹澄清王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目前,我国水生态破坏十分严重,已经危及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国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累计投资1500多亿元;但因缺乏清晰科学的战略,没有通力合作的综合治理措施等原因,总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栓正  
试论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栓正“民以食为天”,充分说明了粮食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性。也难怪,粮食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五大难题之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以耕地面积不到世界7%却养活了世界1/5人口的国家,粮食生产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林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教育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制度创新为先导,走教师队伍建设市场化、现代化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瑾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目前我国政府发布的失业率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其定义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和的比值。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在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了我国失业人日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虽然这种水平的失业率与欧洲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两位数的失业率相比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陈胜明  张春林  王俊明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它是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土地,再一个是物质技术投入。近几年来,在我国粮食生产上连续出现“双减”(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和单产总产下降),“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粮食减产太多,二是担心粮食库存量有减无增),而以下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也是目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序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分析了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可持续的食物安全保障”问题。指出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保持和不断有所提高至关重要;而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实现可再生资源对农用资源的部分替代,以及打破农业的集约化与环境退化之间的连锁,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须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多重绿色革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是 :人口老龄化高峰对社会保障造成巨大压力 ,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 ;经济体制转轨伴随的高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特有的宏观经济波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开拓出口市场》课题组  
日元贬值不良影响 近几年,世界经济与贸易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区间。但是由于1997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速度明显趋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预计,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从上年的4.1%放慢到3.1%;另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在6%左右,比上年的9.5%回落3个多百分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珂珊  
作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这块东方大地,多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土地质量正在下降,损害与破坏现象严重。本文拟从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业生态学角度出发,以系统和动态的观点考察土地环境变化的多重因子,并结合国内外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提出有科学依据的保护土地资源和优化土地环境的对策,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一、土地环境现状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合144亿亩),耕地面积0.957亿ha(ha—公倾,编者注),其中水田占23.7%,水浇地占17.2%,旱地占59.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曹佩琪  李超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面临的问题,指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河北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形势更加复杂。文章提出了完善河北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相关对策,建议从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做好养老保险财务平衡测算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惠芬  
为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必须稳定地取得国外的石油资源,但现实是,中国的石油地缘形势严 峻。中国石油地缘的战略对策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石油安全的地缘战略环境:改善中美关系,开展石油外交,在东北亚与 日本、韩国合作,在东南亚加强战略投入,在南沙海域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征  
一、中国能源利用现状。1.能源总量供不应求。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能源供需不均衡的状况长期存在。据测算,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到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则增加至约4.6亿吨标准煤,其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新能源(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很低,而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交通的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杏兰   曾伟   李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