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9)
- 2023(10463)
- 2022(8660)
- 2021(7967)
- 2020(6396)
- 2019(14340)
- 2018(14169)
- 2017(26963)
- 2016(14596)
- 2015(16540)
- 2014(16564)
- 2013(16524)
- 2012(16018)
- 2011(14599)
- 2010(15514)
- 2009(14962)
- 2008(14077)
- 2007(12839)
- 2006(12004)
- 2005(11648)
- 学科
- 济(64155)
- 经济(64082)
- 业(39634)
- 管理(38459)
- 中国(30693)
- 企(29386)
- 企业(29386)
- 融(27300)
- 金融(27300)
- 银(26499)
- 银行(26489)
- 行(25808)
- 地方(21818)
- 农(20663)
- 方法(18691)
- 制(17722)
- 财(16629)
- 数学(16234)
- 数学方法(16091)
- 业经(15969)
- 农业(14216)
- 贸(12372)
- 贸易(12349)
- 易(11974)
- 发(11705)
- 中国金融(11359)
- 技术(11080)
- 地方经济(10933)
- 体(10734)
- 理论(10359)
- 机构
- 学院(207715)
- 大学(205070)
- 济(89446)
- 经济(87268)
- 研究(75428)
- 管理(72908)
- 中国(66796)
- 理学(59243)
- 理学院(58547)
- 管理学(57768)
- 管理学院(57364)
- 财(46559)
- 京(45375)
- 科学(41531)
- 所(38048)
- 中心(36551)
- 江(35087)
- 财经(34611)
- 研究所(33324)
- 农(31713)
- 经(31043)
- 北京(30545)
- 州(29538)
- 范(29375)
- 师范(29100)
- 经济学(27844)
- 院(26833)
- 银(26171)
- 财经大学(25352)
- 银行(25180)
- 基金
- 项目(119027)
- 研究(96058)
- 科学(92279)
- 基金(80951)
- 家(67871)
- 国家(67153)
- 社会(59080)
- 科学基金(56527)
- 社会科(56078)
- 社会科学(56070)
- 省(48676)
- 教育(44084)
- 基金项目(41330)
- 编号(41301)
- 划(39902)
- 成果(36299)
- 资助(33681)
- 发(32250)
- 自然(31359)
- 自然科(30540)
- 自然科学(30531)
- 课题(30465)
- 自然科学基金(29942)
- 重点(27034)
- 发展(26947)
- 展(26490)
- 部(26005)
- 创(25790)
- 年(25575)
- 性(25292)
共检索到36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巧莎
我国科技金融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联合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对于加强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结合、加快金融资本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性因素,如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投入不匹配等,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集聚等方式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金融 财政科技投入 创业投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以更好地适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哲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金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当前宏观经济如何影响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将往何处去?文章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金融理论 金融实践 资本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天佐 张俊芳
科技金融结合,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顺应科技创新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金融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深化扩展,向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的科技金融系统演变;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已覆盖到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中介平台等多个领域,对于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剖析了我国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内涵、规律、特点及表现形式,总结了我国科技金融结合近期发展的态势与现状,并对现阶段科技金融工作的特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建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玉军 邓灵昭
金融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国家、社会、学术界等非常重视的课题。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科技正应用于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创新的行为中。我国作为全球新兴的金融体系市场,更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视。文章就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予以梳理,总结了金融科技的重要内核和应用场景,对未来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给与政策性建议。现阶段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等都有较大业务交叉,纷纷开始大资管、大投行的多条线业务并行发展,因此金融机构都应该更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科技金融研发中,保持团队能具有开发持续性迭代产品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金融科技与监管的一体两翼式发展结构,从政策面引导金融科技良好发展,加大金融对实业稳步辅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浩
近几年,我国通过拆壁垒、破坚冰、降门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当前,军民融合产业管理层面上存在着掌握信息不全面、支持体系不健全、园区服务不配套、融合模式不成熟,企业层面上存在弄不清政策、摸不着门路、担不了风险等问题。为此,建议地方政府采取摸清家底建立五库、明确政策加强支持、建设平台培育生态、引育项目建设载体等措施。建议国家在军地合作方式、民参军模式、军转民模式、军民融合的生态培育等方面创新突破,在军工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知识产权管理、军民协同创新、军品市场管理等方面建立一整套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瑛娜 陶富强 操乐凤 刘锴 孔燕燕
从安徽省近年来征信工作实践出发,梳理、挖掘推动辖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将这些具体措施分类归纳为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措施的实施效果。基于对征信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合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征信 普惠金融 层次分析模型 信用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枚房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域,金融业主动作为,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出台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A县为例,对县域金融助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强
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对智能金融业务应用的框架机理与实践路径的系统性研究与思考还不够深入。以商业银行不同业务领域的应用为视角,结合金融智能化应用研发体系的建设脉络,深入探究了智能金融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实践框架与业务应用的技术架构。智能金融的业务应用及其技术实践均表明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在较大程度、较高水平上推动了金融机构经营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推动了金融机构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基于业务实践与应用效果,进一步就推进智能金融发展的机制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林 张思琦
随着数字经济、普惠金融、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银行、电商平台、金融科技企业等部门以自身为主导,开展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农村电商数字普惠信贷、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电商平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等实践模式。文章在归纳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难点,然后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供需矛盾缓解、产品创新、信用建设、知识普及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
发展文化产业,既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摆脱对外需和投资的过度依赖,培育多层次、全方位的内需增长点,也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做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做法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Jan Brase Uwe Rosemann Irina Sens 顾立平
简介科研数据应用的新发展以及科研数据权益管理的新挑战。描述德国国家科技图书馆的可扩展架构以及其中的科研数据入口网站GetInfo、永久性识别服务DOI、全球性数据引用服务DataCite等的实践成果,并讨论培养数据馆员的需求。这些服务可以增强对非文本资源的检索、标识数字数据资源、促使科研数据得到正式引用以及提升图书馆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明珅
一、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在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首个以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订了《京都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