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6)
2023(8585)
2022(7401)
2021(7179)
2020(6042)
2019(13892)
2018(14162)
2017(27020)
2016(14980)
2015(16723)
2014(17255)
2013(16552)
2012(15437)
2011(14142)
2010(14609)
2009(14027)
2008(13818)
2007(12620)
2006(11743)
2005(10815)
作者
(43194)
(35739)
(35668)
(34269)
(22709)
(16925)
(16464)
(13948)
(13624)
(13182)
(12112)
(11916)
(11619)
(11556)
(11382)
(11024)
(10664)
(10457)
(10364)
(10293)
(9412)
(8886)
(8800)
(8200)
(8188)
(8172)
(8100)
(8011)
(7452)
(7215)
学科
(54246)
经济(54169)
管理(41387)
(38925)
(30229)
企业(30229)
中国(20134)
方法(20028)
(19475)
数学(17827)
(17813)
数学方法(17531)
(16904)
(13259)
银行(13238)
(12816)
(12563)
农业(12238)
业经(12177)
(11507)
(11304)
金融(11297)
地方(11281)
(11170)
贸易(11164)
(10935)
(10921)
(9767)
体制(9438)
税收(9397)
机构
学院(210238)
大学(208455)
(85946)
经济(83779)
管理(77382)
研究(76835)
理学(64180)
理学院(63468)
管理学(62438)
管理学院(62026)
中国(60901)
(46154)
(45662)
科学(45039)
(39847)
研究所(35448)
(35291)
(34540)
中心(34523)
财经(33838)
(30422)
北京(29987)
(29065)
师范(28782)
业大(28503)
(28159)
(27322)
农业(27242)
经济学(25027)
财经大学(24489)
基金
项目(126709)
研究(98938)
科学(97804)
基金(86784)
(74780)
国家(74059)
科学基金(61483)
社会(59185)
社会科(55894)
社会科学(55880)
(50966)
教育(46035)
基金项目(44094)
(42874)
编号(42595)
成果(37713)
自然(36953)
资助(36722)
自然科(35978)
自然科学(35959)
自然科学基金(35269)
课题(31418)
重点(28501)
(28339)
(28191)
(26049)
(26039)
(25707)
项目编号(25511)
创新(24392)
期刊
(105501)
经济(105501)
研究(72096)
中国(50300)
(34469)
(32968)
教育(32431)
管理(30336)
学报(29478)
科学(27566)
(27036)
金融(27036)
大学(22682)
农业(21819)
学学(20870)
技术(19897)
业经(18225)
经济研究(16894)
财经(16683)
(14390)
问题(13868)
(12082)
理论(11100)
(10941)
论坛(10941)
(10649)
科技(10611)
国际(10485)
统计(10334)
技术经济(10277)
共检索到345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海燕  张昕妍  
伴随着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科技评价作为衡量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在科技人才的选拔与激励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中,对科技人员评价产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评价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不准确四个方面。文章从评价目的与手段、评价方式的"主动"与"被动"、评价结果"质"和"量"相结合的方面对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进行再思考,进而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构建和落实分类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公平;建立"科技身份证"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结果"循环反馈机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彦军  
日本以公共年金制度为基础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在经济形势恶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下面临严峻挑战。现行养老保障体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改变了代际利益模式,重心向老年人口群体倾斜,对现役世代及年少人口群体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破坏了养老保障制度持续运营的基础条件。现行改革方案未能缓解现役家庭抚养子女的压力,不能从根本上恢复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效果有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芳芳  刘翀  
当前,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经济、科技、教育已逐渐融合成为关乎国家前途与民族未来的共同体。终身教育体系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纽带,建设高水平、广泛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与教育大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仅需要高等院校大力支持,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唯有二者共同发力,才能建设形成一个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与国家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春华  沈静  
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成熟的资本供给体系,对我国目前风险资本供给体系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其在资本有效供给方面的缺陷,并给出了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熙宝  王筱宇  刘海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诗波   陈亚平   王雅兰   娄华伟  
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代表国家核心战略需求。本文首先基于现代化要求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和开放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五个特征,并从资源再配置、技术选择和主体协同三个路径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理;然后对我国现代化海洋体系建设成效、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新时期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文飞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资助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助学贷款缺乏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学习贫困、就业贫困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助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力  
一、引言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软实力?全面预算管理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落实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集团管控、提升经营效益所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法。从理论研究看,国内外学者围绕预算的职能、作用、影响效果等进行了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亚中  
大力发展农业担保,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破解农业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担保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力更强,带动更广的农业担保体系。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在对农业担保体系发展现状、成效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四川农业担保体系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一南  
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是:在大城市,由于外来人口众多,城市政府受社会福利成本上升的压力所迫而无法放开户籍控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门槛虽已大幅降低,却难以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行政集权体制下的资源分配方式、社会福利的级差配置、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落后以及农地承包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是这一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通过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以及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措施,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进而走出改革的困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大鹏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开始对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市场化不足与市场化过度并存,国有资产流失、腐败现象滋生,非营利组织匮乏、公益性服务异化的困境。造成目前困境的成因有许多,其中政府职能转型尚未完成和政府制度供给严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要走出目前的困境,稳步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政府在体制保障、制度供给和培育社会力量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德斌  李鹏飞  王俊松  马亚华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明确要求。评价体系是导向,为探索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价值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今年组织了全国30多所高校分管领导和科技界有关专家对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社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作章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评价改革遭遇难以自拔的困境:呈愈演愈烈之势的应试教育,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与考试功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评价改革目标的理想化与现实教育条件相脱离等等,致使课程评价改革层层衰减,改革方案难以贯彻落实到实处。要使课程评价改革走出困境,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应试教育的泛滥,为学校推进课程评价改革“减压”“松绑”;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发挥考试对课程评价改革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雅鹏  吕明  范俊楠  文清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亟待实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它既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多元性、系统性及开放性等鲜明特征,也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破农业现代化短板的内生驱动力。但目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管理机制障碍、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匮乏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采取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研投入政策体系及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机制等优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