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9)
- 2023(7662)
- 2022(6594)
- 2021(6046)
- 2020(5321)
- 2019(11856)
- 2018(12049)
- 2017(23566)
- 2016(12822)
- 2015(14673)
- 2014(14852)
- 2013(14823)
- 2012(13781)
- 2011(12578)
- 2010(12839)
- 2009(12448)
- 2008(12468)
- 2007(11347)
- 2006(10365)
- 2005(9682)
- 学科
- 济(51710)
- 经济(51609)
- 管理(43405)
- 业(40056)
- 企(33322)
- 企业(33322)
- 方法(22319)
- 数学(19757)
- 数学方法(19545)
- 财(18882)
- 制(17143)
- 中国(16835)
- 农(14609)
- 业经(11677)
- 银(11473)
- 银行(11461)
- 体(11141)
- 行(10987)
- 务(10535)
- 财务(10510)
- 财务管理(10481)
- 学(10030)
- 企业财务(9949)
- 技术(9811)
- 融(9609)
- 金融(9607)
- 贸(9552)
- 贸易(9545)
- 税(9451)
- 体制(9419)
- 机构
- 大学(194784)
- 学院(192907)
- 济(81773)
- 经济(79938)
- 管理(74139)
- 研究(66164)
- 理学(62510)
- 理学院(61860)
- 管理学(61008)
- 管理学院(60659)
- 中国(52767)
- 财(44235)
- 京(41776)
- 科学(38728)
- 所(33807)
- 财经(33660)
- 经(30270)
- 江(30098)
- 研究所(29997)
- 中心(29911)
- 农(28787)
- 北京(27013)
- 业大(25896)
- 经济学(25170)
- 财经大学(24822)
- 院(24300)
- 范(23777)
- 师范(23571)
- 州(23305)
- 经济学院(22679)
- 基金
- 项目(120765)
- 科学(95364)
- 研究(90076)
- 基金(87405)
- 家(75543)
- 国家(74965)
- 科学基金(63540)
- 社会(57376)
- 社会科(54426)
- 社会科学(54411)
- 省(46778)
- 基金项目(45977)
- 教育(40588)
- 划(39816)
- 自然(39523)
- 自然科(38500)
- 自然科学(38489)
- 自然科学基金(37773)
- 编号(36292)
- 资助(35693)
- 成果(30826)
- 制(27811)
- 部(27780)
- 重点(27496)
- 发(25865)
- 课题(25762)
- 创(25366)
- 创新(23967)
- 国家社会(23639)
- 教育部(23628)
共检索到301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冰
职务发明是我国科技成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是职务发明奖酬制度,这一制度是由以专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共同构建的。其中地方性专利法规对专利法中各项规定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法规进行整理与分析之后的结果表明,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立法模式与调整手段的不一致。反映出在立法过程中,各地立法机关对职务发明奖酬内涵及其制度功能的理解尚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职务发明 职务发明奖酬 专利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文 钟书华
美国大学较早地建立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通过对Stanford、MIT、Harvard等1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证分析,归纳其在现金收入分配和股权分配上的具体实施和特点,探讨对中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科技成果 收益分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娜 郭英远 张胜
以高校科技成果为研究载体,研究知识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以期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落地。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与内部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识别,考察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定位与作用。其次,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因素、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中介服务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因素三方面,分析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最后,从完善法律实施的配套措施、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健全技术市场和服务中介服务体系三层面给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高校 科技成果 制度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辉 周永源 高俊山
围绕基于盟主—成员的动态合作结构,首先,分析了影响动态合作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从可分配的收益、分配标准以及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看,动态合作的利益分配需要根据伙伴之间多样的协作形式,体现灵活动态的特性;其次,探讨了分配机制对于动态合作影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起到制度保障及激励作用,从而反作用于合作,促进合作成果的产生;此外,结合动态合作的特点以及合作利益分配过程及特征,分析了利益分配涉及的关键环节。利益分配原则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是合作中导致利益分配问题的主要因素,围绕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可分配利益确定、分配原
关键词:
利益分配 动态合作 分配机制 博弈理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诚庆
地区比较利益的实现与分配机制王诚庆由于资源与技术等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致使各地区在生产要素供给的丰裕程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并不能被需求差异所抵销,就会导致要素价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在一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另一地区,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相宇 何海燕 宋希博
文章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和科技成果价值形成机理,指出利益分配矛盾的实质是高校或企业索取与技术成果所处阶段不符的利益。提出基于TPM协议的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并分析了该机制的风险收益、决策影响因素和重要意义等,以期解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冲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广智
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成熟阶段,各利益方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共旅游资源具有公益性质,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弱化公众利益,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矛盾。在公共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下,从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权责主体分离、环境保护系统等视角,探索公平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前 朱照照
利益驱动是职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利益分配需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遵循约定优先原则。约定优先原则有利于厘清复杂的利益关系、符合私法意思自治的法理、能克服法律规定之不足。约定有效是约定优先原则适用的前提,对其效力判断主要依据合同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约定不受制于法定最低标准(除非为强制性标准);利益分配约定的合理性审查,应以形式审查为主。同时,基于雇佣双方地位不平等,应对约定优先原则加以限制,以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高鹏
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物种"间通过资源互补和互利合作实现协同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而协同创新的利益如何在各创新主体间合理分配是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保持创新动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及一次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基于改进Shapely值法的科技型企业二次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绩效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企业种群的风险规避能力以及讨价还价能力相关;一次利益分配体现了高收益高分配、低收益低分配的公平原则;二次利益分配则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同时考虑了结果与过程。最后给出了提升科技金融系统创新绩效及利益分配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映春 李文玥 张旭辉
科技成果商业化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2016年起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已成为中国的发展重点之一,但目前的政策和研究都倾向于关注教职工科技成果的转化,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以高校学生的科技成果商业化为切入点,运用经济与法律交叉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界定商业化效率最高的权利归属;通过博弈论明确产生最大化效益时高校与学生的状态,运用引入两部收费(two-part tariff)的纳什讨价还价(Nash bargaining)双边道德风险模型,制定出一种能有效推动学生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利益分配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问题之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合同保护型、合同服务型和合同返还型三种形式。其利益分配机制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产生了合同违约现象。根据博弈理论 ,其违约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机制不完善 ,而利用期权思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具有现实可行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志峰 王会欣 马喜珍
目前,河北省农地流转在流转目标、行为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流转利益分配方面。由于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加之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的结果通常是农民利益被侵占,农地非农化流转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护农政策,并通过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改变了土地经营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从分析农地流转中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出发,基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探索促进农地流转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产权制度 利益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