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8)
- 2023(3197)
- 2022(2790)
- 2021(2612)
- 2020(2356)
- 2019(5300)
- 2018(5535)
- 2017(11123)
- 2016(5880)
- 2015(6948)
- 2014(6957)
- 2013(6958)
- 2012(6666)
- 2011(6126)
- 2010(6336)
- 2009(6192)
- 2008(6109)
- 2007(5508)
- 2006(5221)
- 2005(4861)
- 学科
- 济(25827)
- 经济(25804)
- 管理(17738)
- 业(17598)
- 企(12540)
- 企业(12540)
- 方法(12503)
- 数学(11817)
- 数学方法(11767)
- 中国(11245)
- 农(7893)
- 财(7510)
- 制(7440)
- 银(7027)
- 银行(7023)
- 行(6795)
- 技术(6434)
- 贸(5552)
- 贸易(5548)
- 易(5463)
- 融(5448)
- 金融(5448)
- 农业(4988)
- 业经(4602)
- 体(4378)
- 税(4123)
- 理论(4102)
- 制度(3999)
- 度(3999)
- 务(3996)
- 机构
- 学院(92253)
- 大学(92102)
- 济(42086)
- 经济(41210)
- 管理(35355)
- 理学(29745)
- 理学院(29487)
- 研究(29423)
- 管理学(29191)
- 管理学院(29018)
- 中国(24408)
- 财(21933)
- 京(19604)
- 财经(17192)
- 科学(15576)
- 经(15482)
- 所(14458)
- 经济学(13486)
- 江(13311)
- 中心(13308)
- 北京(13114)
- 财经大学(12708)
- 研究所(12650)
- 经济学院(12358)
- 农(11881)
- 业大(11179)
- 州(10994)
- 范(10704)
- 师范(10629)
- 院(10361)
- 基金
- 项目(52735)
- 研究(42388)
- 科学(41292)
- 基金(36674)
- 家(30521)
- 国家(30293)
- 社会(26430)
- 科学基金(25557)
- 社会科(25168)
- 社会科学(25161)
- 省(21138)
- 教育(19645)
- 基金项目(19428)
- 编号(17832)
- 划(17481)
- 资助(15179)
- 成果(15057)
- 自然(14296)
- 自然科(13911)
- 自然科学(13905)
- 自然科学基金(13667)
- 课题(12580)
- 部(12530)
- 发(11956)
- 创(11902)
- 重点(11676)
- 创新(11187)
- 教育部(10891)
- 制(10843)
- 性(10761)
共检索到14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配置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分析的结果中,总结归纳出影响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3个主要因素——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相关机制的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兵 曾建丽 梁林 李嫄 李青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人才资源配置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在高低交错中呈递增趋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而东北与东部的差距增大;根据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将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分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向同步型、反向同步型、领先型、落后型4种发展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配置效率 DEA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玲利
针对以往DEA方法在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中存在的不足,文章首先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要素的相对权重进行了设定;进而采用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1991~2005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T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配置效率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况,其中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配置效率的提高,而改革开放、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则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兴国
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高级科技人才正在成为人才资本。许多知名企业都建立了核心科技工作团队,将其视为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构成企业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资本。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在公司占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爱华 高子桓 张虎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划分成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研究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空间优化效应。研究表明:第一,科技资源配置的动态网络效率整体偏低,动态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发展态势;第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技术研发阶段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技术研发阻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三,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资金转移对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对本省份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知识转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资金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力,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速科技资源的空间优化并扩大其影响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DEA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保峰 任政坤 周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15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非有效省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科技资源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大,并呈缩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六点提升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碧滢 徐盈之 朱晓妍
基于2008~2019年中国58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人才引进政策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大中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人才引进政策的推行不利于其发展;人才引进政策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房价提升并不会明显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而房价收入比才是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负向影响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人才引进政策发挥创新效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借鉴产业聚集指数,本文建立了科技人才聚集空间结构系数来反映科技人才聚集的变化态势。并据此应用DEA-Tobit两步法,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区域演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地区整体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强度与科技人才聚集均衡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主要因为当前的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效率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过度聚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一清 童谣
为探索国家启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以来区域科技人才开放效率的时空变异特征和规律,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DEA-Malmquist模型、Moran'Ⅰ模型,从静动态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区域科技人才开放效率的时空变化和空间相关性特点,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空间溢出效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2016年后越来越多地区科技人才开放效率值达到有效水平;从动态来看,Malmquist生产率总体上升1.1%,2015年后科技人才开放效率值均明显改善;总体上,科技人才开放效率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和相关性较弱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金融支持对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均具有显著正相关特征。基于此,提出提升区域科技人才开放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霍丽霞 王阳 魏巍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集聚 区位商 非均衡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健 徐辉 张文静
科技人才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对海信集团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以期为我国同类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海信 科技 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燕
科技人才的口才培养孙海燕近几年,一些以驾驭了图表、数字这些工程师的语言而自居的清华学子们,也许吃够了说不出口的苦,对口才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口才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管将来培养的人是进行科学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通讯
分类是学者的武器。对于从事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学者来说,这已经成为近乎经典的语言。那么,对于人才研究者或者人才使用者来说,这句话的意义如何呢?可以说:同样如此。分类是古今中外一切用才之道的精华所在。但是,人们又极容易将上面一句话误解。认为分类无非就是指将人才划分为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艺术人才等等。这种按照职业进行分类的方法,目的是便于社会宏观管理,人人皆知。对于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人事组织工作者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让我们把对人才的议论范围缩小到科技人才之内,并进一步就科技人才使用中的若干环节论述人才分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健 邵秀娟 王光升
海尔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海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对科技人才的使用和管理。目前,海尔已经拥有博士、硕士等高级科研带头人近500 名,研发人员已达到了近5000 名,约为全部从业人员的1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