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0)
2023(9259)
2022(7899)
2021(7335)
2020(6105)
2019(14107)
2018(13876)
2017(26172)
2016(14067)
2015(16194)
2014(16315)
2013(16488)
2012(16281)
2011(14994)
2010(15690)
2009(15056)
2008(15060)
2007(13834)
2006(12962)
2005(12337)
作者
(43517)
(35955)
(35908)
(34004)
(22955)
(17106)
(16398)
(13948)
(13772)
(13240)
(12236)
(11990)
(11685)
(11563)
(11130)
(11083)
(10644)
(10439)
(10419)
(10393)
(9494)
(8911)
(8867)
(8257)
(8239)
(8202)
(8089)
(8043)
(7481)
(7091)
学科
(67648)
经济(67571)
管理(37319)
(36315)
(26738)
企业(26738)
中国(26119)
方法(21141)
(19954)
地方(19805)
数学(17807)
数学方法(17527)
业经(14831)
(14670)
(14230)
银行(14214)
(13874)
(13776)
(13402)
金融(13402)
农业(13253)
(12991)
贸易(12972)
(12954)
(12517)
(11576)
技术(11323)
地方经济(11023)
(9957)
(9489)
机构
大学(212506)
学院(211152)
(88943)
经济(86851)
研究(80986)
管理(74564)
中国(64996)
理学(61105)
理学院(60289)
管理学(59149)
管理学院(58736)
(48728)
科学(48019)
(45026)
(42487)
研究所(37493)
中心(36314)
(35117)
(34868)
财经(33134)
北京(32648)
(31106)
师范(30824)
(29692)
(28723)
(28507)
业大(27628)
农业(27009)
经济学(26866)
(25184)
基金
项目(121268)
科学(94266)
研究(93432)
基金(83897)
(72205)
国家(71511)
科学基金(59386)
社会(57500)
社会科(54395)
社会科学(54382)
(47861)
基金项目(42924)
教育(42128)
(40328)
编号(39093)
资助(35179)
成果(34950)
自然(34925)
自然科(34076)
自然科学(34064)
自然科学基金(33407)
(32266)
课题(28562)
重点(27445)
(26596)
发展(26458)
(26021)
(25134)
(23682)
创新(23572)
期刊
(115162)
经济(115162)
研究(75922)
中国(56268)
(34565)
(33183)
管理(32163)
教育(31621)
学报(31394)
科学(29722)
(27116)
金融(27116)
大学(24352)
农业(23521)
学学(22002)
技术(20001)
业经(19275)
经济研究(18292)
财经(16877)
问题(15262)
(14626)
(13792)
图书(13594)
国际(12355)
(12324)
(11559)
论坛(11559)
理论(11485)
技术经济(11344)
科技(11266)
共检索到36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一) 十年内乱期间,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使中国的科技事业遭到一场空前的浩劫。大批科研机构被砸烂,科技人员遭到种种迫害和屈辱。但最大的破坏,则是他们从理论上给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定了性,加上两个莫须有的罪名。一个是:现代科学技术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是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渊薮。另一个是:科技人员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这两个罪名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广为传播,可说是做到“家喻户晓”。我国科技事业戴上这两顶帽子,也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科学文化领域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特别是小平同志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批判了多年来广为流行的极“左”思潮的许多谬论,对林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光  
与邓小平关于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论述相比 ,邓小平同志对金融的阐述并不很多 ,但其金融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和金融改革的方向。本文就从这几方面重温邓小平深刻的金融思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今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发表了重要谈话。目前,全国各地正进一步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热潮。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中国审计学会召开这个会,很有必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和理论研究的关键。小平同志讲话高瞻远瞩,从战略高度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玉蓉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概括,这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注重生产关系,不注重生产力,不注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者认为,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就必须处理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振新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马克思最先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他指出:“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生产力”。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邹东涛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体系 ,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西部发展的理论 ,则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学习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侯荣华历史的教训必须牢记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上,有过三次历史教训,曾出现过三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就是三次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恶果,每次都采取许多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路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禹龙  
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总设计时,对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表现出深切的关注。他在1978年就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生活先好起来,以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这是中国地区发展战略思想历史性转变的一个标志。正确领会和贯彻邓小平同志这一地区发展战略思想,实施地区发展的合理布局,对于中国完成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甚至对于完成第三步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九思  
这是写信人1977年10月与当时华中工学院几位主要负责人商量之后,以学院党委名义写给邓小平同志的一封信。此次发表,除极个别当时不能不那样写而又完全无关紧要的措词删去以外,其他都是原文。又因当时对国外情况了解不够,致使个别字句不够准确,如信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三十四人",实际上包括相当数量的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有院士十七人"亦复如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毓正  
在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时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引下,一个势不可挡的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着全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的统计部门、统计工作怎么办?当然(也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深入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服好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搞好统计自身的改革与开放。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