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1)
2023(6353)
2022(5567)
2021(5390)
2020(4622)
2019(10747)
2018(10676)
2017(21717)
2016(12012)
2015(13527)
2014(13472)
2013(13438)
2012(12816)
2011(11592)
2010(12056)
2009(11570)
2008(11425)
2007(10454)
2006(9801)
2005(9231)
作者
(34206)
(28146)
(28099)
(27253)
(18086)
(13125)
(12992)
(10749)
(10554)
(10350)
(9351)
(9172)
(9146)
(8944)
(8942)
(8695)
(8428)
(8348)
(8175)
(8170)
(7187)
(7013)
(6753)
(6423)
(6420)
(6401)
(6332)
(6257)
(5659)
(5621)
学科
(45503)
经济(45442)
管理(34625)
(32561)
(24355)
企业(24355)
方法(18774)
中国(17289)
数学(16739)
数学方法(16441)
(15626)
(15306)
(12945)
(11054)
贸易(11045)
(11023)
银行(11015)
(10841)
(10549)
(10003)
业经(9746)
农业(9717)
(9167)
(8848)
金融(8848)
(8786)
税收(8689)
(8620)
地方(8232)
(8100)
机构
大学(171256)
学院(170740)
(74556)
经济(72871)
管理(63890)
研究(59691)
理学(53129)
理学院(52564)
管理学(51719)
管理学院(51396)
中国(49967)
(40616)
(37060)
科学(34171)
(30779)
财经(30315)
中心(27972)
(27314)
(27280)
研究所(26873)
(26135)
北京(24489)
经济学(22897)
(22343)
师范(22167)
财经大学(22096)
(21882)
业大(21200)
(21015)
经济学院(20670)
基金
项目(98970)
科学(78252)
研究(77140)
基金(71519)
(60567)
国家(60033)
科学基金(50858)
社会(47721)
社会科(45275)
社会科学(45267)
(37399)
基金项目(36335)
教育(35298)
编号(33166)
(32245)
自然(31062)
资助(30433)
自然科(30291)
自然科学(30285)
成果(29819)
自然科学基金(29692)
(22864)
课题(22749)
重点(22031)
(21936)
项目编号(20610)
(20426)
(20088)
教育部(19833)
国家社会(19340)
期刊
(88444)
经济(88444)
研究(60030)
中国(35276)
(30594)
(24708)
管理(24509)
(24314)
金融(24314)
学报(22354)
科学(21254)
教育(20005)
大学(17303)
农业(16199)
学学(15802)
财经(15300)
业经(14955)
经济研究(14539)
技术(13811)
(13180)
问题(12742)
(11863)
理论(10763)
图书(10158)
国际(10112)
实践(9682)
(9682)
统计(8500)
技术经济(8379)
(8013)
共检索到280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洋  温亮明  
随着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研究范式的诞生与发展,以及科学数据共享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不加控制的科学数据共享已造成国内部分科学数据流到国外且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重点科学数据外流的管控已刻不容缓。文章首先探讨了科学数据外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科学数据外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科学数据外流的几点对策,以期引起学界重视,为我国科学数据外流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我国科学数据外流主要表现在数据论文、数据集合、论文数据发表、存储或提交到国外相关平台上以及重点数据的违规出境等,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期刊建设、科学研究、数据安全等方面,可以从制定规范、打造平台、期刊支持与引导、数据保护、图书馆参与等方面来应对我国科学数据的外流,以起到对科学数据外流的管控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玉梅  任大鹏  
与城市环境不断得到重视和改善相比,农村环境在城乡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中承载了更多的不公平负担,加之农业化学品的应用等原因使农村环境自身纳污能力不断减弱并趋于饱和,逐步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关系的问题化表现。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并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对策性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光珍   杨向东  
引导学生建构科学解释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基于NOSE框架,以真实问题情境为研究任务,依次探索在提供结构性支架前后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表现。研究发现:被试多使用因果链、推断、一般规律性陈述、知识、必要条件和大观念等解释要素;教师群体中知识和一般规律性陈述的相对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学生群体,因果链和推断的相对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学生群体;共出现了因果机制演绎律、因果、演绎律、因果机制和因果演绎五种解释类型;提供科学规范的结构性支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科学解释的质量。本研究为理解和测量科学解释能力表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提升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宇航  王瑕  于润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在高等教育系统不太成功或比例不足的美国少数民族,主要包括三大族群:非洲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和讲西班牙语的某些民族。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素有民族不平等甚至民族歧视的传统。目前这种不平等已是结构性的,与社会结构性不平等互为因果。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日益扩大,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已成为美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隐忧。因此,针对制约美国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若干问题(准备不足、动机不足和非传统的参与方式等),美国提出并采取了旨在扩大少数民族高教就学机会和提高其高教保持率的若干具体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勇  
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后,归纳出统计供给侧问题及主要表现;接着,从计划式统计、当前统计需求、需求变化特性、政府组织、政府统计自身特性等角度,提出当前统计面对的工作要比计划时期复杂得多,统计供给侧问题是前进中的新表达下的老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亚培  邓昕  石海峰  
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美元贬值预期的不断加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对缓和,之前流出的国际短期资本又重返有经济率先复苏预期的亚洲新兴市场,这引起亚洲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汇率的过快升值以及美元储备的被动增加。热钱重返亚洲新兴市场,会对这些国家或地区产生四个方面不利的影响,同样我国也面临这些问题的挑战,对此,我们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建华  武靖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私人物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公共物品供给短缺和低效的局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公共物品的高成本与非均衡供给、反公共物品现象及派生外在性问题是我国公共物品低效供给的主要表现。提高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必须推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供给格局的构建,逐步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并让公众切实地参与到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过程中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樊永勤  
近几年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建华  
基于我国经济过剩的性质和特点 ,切实增进有效供给是保证我国经济 2 1世纪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投资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 4个方面 ;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复建设 ,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低下 ,市场机制弱化 ,制度变化障碍等 ;应采取体制、结构、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措施 ,治理有效供给不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家庭  袁春来  
针对东北经济一再衰退、发展疲软的事实,通过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对比来透析"东北塌陷"问题。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分析:投入层面包括人口、资本和科技三个维度;产出层面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维度;最后选择全要素生产率来反映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基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从要素的视角分析"东北塌陷"的内在机制,并从自然资源优化利用、人力资本提升、资金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四个方面探索"东北塌陷"治理路径。针对这些路径,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锡泉  周峰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脱实向虚"现象"涛声依旧"、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存量去化缓慢、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增无减三个方面,其背后的根源是,外源性风险溢出和内源性转型承压双重叠加、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管缺位与监管过度并存、地方政府激进的举债行为,以及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基于此,本文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如何做好下一步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详细治理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尚铁力  王娜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以放权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利益冲突不断,表现出明显的纵向税收竞争活动特征。本文结合我国竞争主体的特殊性,分析了国内税收竞争格局、地方政府应对策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大豆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蛋白质、饲料、食用油的重要来源。我国虽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却表现为对大豆定价权的缺失。本文从价格波动趋势和价格调控手段两方面列举了我国定价权缺失的表现,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大豆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最终提出争夺大豆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建华  
基于我国经济过剩的性质和特点,切实增进有效供给,是保证我国经济21世纪次高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指出,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投资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四个方面,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复建设,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低下,市场机制弱化,制度变迁障碍等,应采取体制、结构、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措施治理有效供给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