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3)
2023(10430)
2022(8483)
2021(7863)
2020(6735)
2019(15139)
2018(15008)
2017(30326)
2016(16348)
2015(17940)
2014(17922)
2013(18020)
2012(16739)
2011(14785)
2010(15401)
2009(14835)
2008(15092)
2007(13798)
2006(12662)
2005(11767)
作者
(46828)
(38946)
(38760)
(36903)
(24781)
(18119)
(17559)
(14883)
(14596)
(14216)
(13192)
(12704)
(12649)
(12358)
(12236)
(11796)
(11615)
(11440)
(11362)
(11079)
(9718)
(9674)
(9493)
(8771)
(8757)
(8711)
(8702)
(8655)
(7691)
(7657)
学科
(78999)
(73617)
经济(73530)
(70988)
企业(70988)
管理(64138)
方法(30960)
(26901)
(26498)
业经(26459)
数学(23503)
数学方法(23229)
中国(19952)
(19226)
财务(19196)
财务管理(19175)
(19084)
农业(18515)
企业财务(18128)
(17011)
技术(16428)
(14534)
贸易(14525)
(14206)
(14037)
(13743)
(13482)
(13015)
银行(12994)
(12523)
机构
学院(243334)
大学(235918)
(109386)
经济(107372)
管理(99096)
理学(84013)
理学院(83270)
管理学(82347)
管理学院(81893)
研究(76810)
中国(64253)
(55082)
(49149)
科学(42814)
财经(42306)
(39100)
(38490)
(38489)
(38225)
中心(34983)
研究所(33876)
经济学(32857)
业大(32230)
北京(31612)
财经大学(30858)
农业(30344)
(30282)
经济学院(29727)
商学(28492)
商学院(28260)
基金
项目(147238)
科学(117559)
研究(111446)
基金(107481)
(91121)
国家(90245)
科学基金(79146)
社会(72320)
社会科(68752)
社会科学(68735)
(58404)
基金项目(55838)
教育(49721)
自然(49650)
自然科(48466)
自然科学(48450)
自然科学基金(47663)
(47306)
编号(45100)
资助(44714)
成果(36482)
(34417)
(33354)
(33040)
(32945)
重点(32425)
课题(31070)
创新(30331)
(29540)
国家社会(29451)
期刊
(129834)
经济(129834)
研究(76643)
(44831)
中国(43735)
管理(42996)
(37523)
科学(29971)
学报(29387)
(28978)
金融(28978)
农业(25545)
业经(24331)
大学(23795)
学学(22841)
技术(22589)
财经(21573)
经济研究(21103)
教育(19315)
(18687)
问题(17146)
(15116)
技术经济(14981)
(14714)
商业(13536)
现代(13312)
国际(12460)
经济管理(12063)
世界(11922)
财会(11655)
共检索到37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为农  孙永朋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深入,其核心组成部分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正在步入优化升级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即区域性生产格局正在形成,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广,生产者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初步显现。但是,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其中包括资源短缺、生产者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开放条件下的市场激烈竞争等。这些制约因素互相渗透、互相牵涉,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阻碍和延缓了结构优化。为此要确定好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构建结构优化、资源整合、产出比大、质量安全、产业延伸、附加值高的种植业产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实践表明,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所在。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实现了,就会极大地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缓解自然灾害严重、市场竞争加剧和供求关系趋紧的矛盾,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生产者增收势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刘泽青  
棉花在我国是仅次于粮食的大宗农产品,关系基本民生保障和基础产业体系安全,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长期以来,受农资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棉花种植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市场风险大,加剧了棉农种植收益的不稳定性,对棉农种植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为了稳定棉花价格、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和植棉利益,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棉花种植支持保护政策。论文在对我国现有棉花种植差别化补贴政策、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借鉴美国利用农业保险支持棉花种植业的经验、发展棉花区域收入保险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和平  辛岭  
本文主要对中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现状展开分析,找出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种植业生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阜  蒋建平  魏炳传  李文娟  
受人多地少与食物需求量大等国情制约,我国以粮为主的种植业结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随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商品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粮─经─饲三元种结构是必然趋势。种植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当地条件和环境,与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条件相适应,避免盲目进行和短期行为。本文通过对我国种植业结构变动趋势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提出调整方向和具体对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雷   姜培坤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各个行业领域的参与。与其他行业不同,种植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有巨大的固碳增汇潜力,推进种植业领域减排增汇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梳理了种植业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和甲烷(CH_4)]主要排放源,包括过量施用氮肥、节水灌溉稻田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导致的N_2O排放;淹水稻田以及反刍动物造成的CH_4排放;除了上述直接排放,种植生产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间接碳排放。着重分析了种植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固碳增汇潜力,汇总了主要的减排增汇途径,包括旱地N_2O减排和稻田CH_4减排;通过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以及种植业废弃物热解炭化还田来增加种植业固碳增汇潜力。讨论了碳标签和碳交易对于推动中国种植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明确了种植业领域的减排增汇必须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避免盲目减排、过度减排,必须与种植业绿色发展协同进行,建立完善的保障和创新体系,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助力。参49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柱平  郑普山  池宝亮  王岗  
本文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探讨了薛圐圙乡的种植业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实现种植业结构优化,不仅做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而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与1982—198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优化结构的种植业净收益提高36.92%,人均收入增加133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群  陈宝峰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以平顶山市主要农作物为决策变量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 ,分析了平顶山市 2 0 0 5年和 2 0 1 0年的最佳种植业结构 ,提出了种植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国栋  
本文根据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发展营养体产业是高效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有效途径的观点 ,比较了营养体产业和传统农业在光能利用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别 ,指出了营养体产业的技术关键是科学利用 S-型生长曲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松涛  
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20162020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品质上,稳定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的同时,优化品质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在数量上,重点调减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安达辖区属于传统玉米种植区,203万亩耕地中8 5%种植玉米,若要调减玉米面积存在一定难题。思想认识保守弱化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意愿。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比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松涛  
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2016~2020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品质上,稳定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的同时,优化品质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在数量上,重点调减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安达辖区属于传统玉米种植区,203万亩耕地中8 5%种植玉米,若要调减玉米面积存在一定难题。思想认识保守弱化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意愿。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借助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利用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省市种植业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种植业整体还是种植业内部都面临着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双重压力,长江流域种植业发展已处于亟需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各省市种植业及其内部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借助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利用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省市种植业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种植业整体还是种植业内部都面临着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双重压力,长江流域种植业发展已处于亟需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各省市种植业及其内部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提出长江流域种植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的具体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敬  张兆林  谢成林  冯在根  
粮棉生产大县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思路──高邮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戴敬,张兆林,谢成林,冯在根高邮市地处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扬州市主要的粮棉生产大县(市),从1990年起,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高邮市根据本地地理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卫荣  王秀东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笔者对2006~2012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产、产量等生产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趋于稳定,糖料、油料作物产量增长较快,而棉花处于波动中逐渐收缩的趋势。针对种植业面临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差、生产成本增加、土地细碎化等成产瓶颈等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发展种植业要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实现劳动、土地、生产资料以及技术的集约型发展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