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2)
2023(5385)
2022(4556)
2021(4464)
2020(3588)
2019(8493)
2018(8867)
2017(17501)
2016(9780)
2015(11345)
2014(11723)
2013(11521)
2012(10905)
2011(9861)
2010(10271)
2009(9849)
2008(10185)
2007(9329)
2006(8629)
2005(8138)
作者
(26987)
(22134)
(21620)
(21326)
(13974)
(10501)
(10233)
(8435)
(8432)
(8192)
(7517)
(7285)
(7131)
(7083)
(6895)
(6848)
(6629)
(6388)
(6333)
(6304)
(5880)
(5388)
(5247)
(5200)
(5144)
(5025)
(4985)
(4954)
(4546)
(4336)
学科
(34597)
经济(34541)
管理(27164)
(23682)
(21703)
税收(20264)
(20090)
(19545)
企业(19545)
(15052)
方法(14151)
中国(13398)
数学(11305)
数学方法(11188)
(10430)
(10286)
理论(9444)
(8354)
银行(8349)
业经(8107)
(7963)
(7924)
贸易(7915)
(7729)
(7362)
财务(7350)
财务管理(7323)
(7199)
(7161)
教育(6936)
机构
学院(140696)
大学(138830)
(55560)
经济(54084)
管理(47847)
研究(42931)
理学(39213)
理学院(38794)
管理学(38222)
管理学院(37958)
(37308)
中国(36795)
(30019)
财经(26968)
(24031)
(23833)
科学(23369)
(21647)
北京(20219)
(19725)
财经大学(19551)
中心(19384)
(18982)
师范(18833)
研究所(18224)
经济学(17887)
经济学院(16222)
技术(15611)
(15399)
(15288)
基金
项目(72159)
研究(60985)
科学(54356)
基金(48097)
(39477)
国家(39053)
社会(35600)
社会科(33471)
社会科学(33464)
科学基金(32373)
教育(29872)
编号(29148)
(28201)
成果(26479)
基金项目(24367)
(23262)
资助(20598)
课题(20262)
项目编号(18018)
(17942)
(17647)
自然(17318)
自然科(16786)
自然科学(16780)
自然科学基金(16466)
(16463)
重点(16145)
(15356)
(15312)
(15282)
期刊
(70564)
经济(70564)
研究(54031)
中国(30271)
(29718)
教育(24091)
管理(19025)
(16284)
学报(16078)
(15722)
金融(15722)
(15612)
(14245)
税务(13868)
技术(13814)
科学(13779)
财经(13080)
大学(12633)
经济研究(11659)
业经(11373)
学学(11252)
(11198)
问题(9741)
农业(9301)
(9053)
图书(8766)
国际(8164)
理论(8001)
职业(7910)
财会(7362)
共检索到23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保制度的中心工作已由扩大覆盖面转向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为此,社保费改税理应成为走向统一的第一步。从理论上讲,社保作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重议社保费改税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社保费改税有利于推动社保制度迈出走向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步",有利于划清中央与地方的社保事权,深化财税改革,也有利于进一步打开"降成本"的巨大空间。本文认为社保费改税的主要操作要点包括:按"负担平移、略有下降"的原则确定税率;社保税宜定位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完善社保基金预算,全面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郝如玉副会长主持课题组  郝如玉  曹静韬  
近几年,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对全国社保费征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目前社保费实际征缴率不足70%,如果改由税务机关全责代征,将会提升征缴率10%-20%,可以为国家和企业发展解决大问题。当前我国社保费名义费率过高,五项社保费综合费率近40%。社保费改为由税务机关全责代征,即税务机关确定缴费基数并征收,不仅实施简便、省时省力、效果良好,还是一项强国、强企、强民的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措施应尽快在全国推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菲  翟雪峰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机制,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体现了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重要保障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我国的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失业、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保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五大类。本文旨在对我国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鹏  启文  原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家强  
我国积极推进社保征管体制变革,统一将社保费征收权责划转到税务机关。社保费的税式征缴转换有利于改变原有的二元主体下的三元征收结构,集中税务部门的资源优势提升征缴效果。值此之际,社保费的税式征缴转换涉及到社保与税务部门间的权责交接与合作构建、征缴体制与保障体制的制度接洽议题。一方面,社保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征收权责交接应当处理好职责划转与事务移交、征管分离与部门合作、市场保护与历史欠费清理等难题,顺利完成社保"费制税式"征缴范式的切换;另一方面,征缴体制变革是整体社保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从征缴范式与社保制度的同步变革、税征体系与课征要素的统一确立以及征管强化与降费减负的协同并进方面着力,早日实现国家的社会保障均等化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叙涵   张玲   马光荣   秦雪征  
加强社保费征管是促进社保基金可持续的重要手段,但也会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压缩盈利空间。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讨论了加强社保费征管的经济归宿,分析得出在社保费征管变严格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市场势力小和劳动力市场势力小的企业的盈利空间有更大幅度的下降。企业预期利润的下降,将及时反映到股价的下降上。2018年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规定社保费征管移交税务部门。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改革方案出台对企业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社保缴纳遵从度企业、产品市场势力小和劳动力市场势力小的企业,在改革信息发布后市场价值下跌更为明显,表明社保费实际缴费率上升,将在更大程度上压缩这些企业的盈利空间。本文提供了社保征收体制改革对企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和经验证据,对今后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保护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李殊琦  李晓琳  
本文运用精算模型分析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可使我国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20.3-25.2个百分点;(2)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待遇不变的同时,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20-2030年间可降低0.57-1.5个百分点,但未显著减轻企业缴费负担;(3)当进一步引入国有股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政策,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20-2030年间可降低3.81-4.46个百分点,且能显著减轻企业缴费负担。综上所述,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为降低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提供条件,但需配合以其他政策,如国有股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可见,我国应逐步明确税务部门的征收职责,进一步降低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静  
针对在沪施工企业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后,在建工程社会保障费计价中的难点问题,探索性地提出对比法、参考法、据实法三种计价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伍中信  倪杉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成为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而社保费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保障的基本方面,因此,自2019年起我国全面推行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社保费,全面保障社会公众的社保权益。但推行后仍面临个人权益意识淡薄、企业人力成本刚性化、个体户断缴问题凸显等挑战,应从培养个人权益意识,建设社保征管系统,搭建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使其平稳过渡,以期为社保费征收机制改革顺利推行提供指导意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炜  任星宇  王伟同  
在社会保险费征收事权全面划归税务部门负责的大背景下,税务部门对社保法规的响应效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响应效率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征管水平的提升,使其偏离预期中的最佳水平。文章基于《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利用2007-2013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比较了社保全责模式与税务代征模式响应效率的差异。文章研究发现,社保全责模式对《社会保险法》的响应效率显著优于税务代征模式,社保部门响应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反映了法律的扩围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部门与税务部门的信息化交流,可以有效弥补税务代征模式的响应效率。文章的研究表明,在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征收事权的背景下,应提升税务部门在征收事权上的主体责任,加强社保部门与税务部门间信息化交流水平的建设,文章的研究也为推进社保费征收事权划转改革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阔   赵天宇   舒浩  
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收入分配极化的重要成因,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社保费征管力度的强化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险法》的实施降低了高管超额薪酬,而非普通员工薪酬。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委托代理问题缓解以及高管权力得到有效约束,进而缩小了内部薪酬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费征管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质量低以及地区法治化水平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改善也有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本文丰富了社保费征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2007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及费改税专家座谈会"。会上,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征管体制及费改税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来自社会保险费征收单位的税务局的代表也介绍了当地的征收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本刊将与会者的发言整理刊出,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庚   谷阳   王宇航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更是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举措。本文将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社保费征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加强了社保费征管,使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了4.01%。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社保费征管加强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主要机制,是企业实际社保缴费愈发符合社保政策规定所产生的缴费“合规效应”,而非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引发的要素“替代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保费征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应对于位于社保支出压力较大地区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较低企业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新时期如何完善中国社会保险体制以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高、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成松  杨复卫  
社会保险费的征管虽由税务机关主导,但并不必然排除经办机构的介入和协助。借助功能适当原则、行政协助原理等法理,经办机构不仅具备介入社会保险费征管的必要性,也具有协助征管的正当性。鉴于此,以协同征管理念为指引,从立场构造、程序建构等向度建造系统的、完整的经办机构协助社保费征管机制。立场构造上,从法律上确认经办机构协助社保费征管的地位,制定经办机构协助社保费征管条款,构造协助征管的信息共享机制;程序建构上,从协助征管的请求、审查、争议处理、责任分担与费用负担等方面设计经办机构协助征管的程序机制。唯其如此,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能正向推进,社保费征管的效率与公平目标亦终将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