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6173)
- 2022(5369)
- 2021(5191)
- 2020(4734)
- 2019(10556)
- 2018(10505)
- 2017(20989)
- 2016(11563)
- 2015(13394)
- 2014(13711)
- 2013(13747)
- 2012(12851)
- 2011(11189)
- 2010(11634)
- 2009(11158)
- 2008(11417)
- 2007(10328)
- 2006(9178)
- 2005(8270)
- 学科
- 济(42952)
- 经济(42898)
- 管理(38383)
- 业(36338)
- 企(29200)
- 企业(29200)
- 财(27879)
- 方法(22061)
- 数学(19984)
- 数学方法(19775)
- 中国(17431)
- 制(15184)
- 务(13449)
- 财务(13433)
- 财务管理(13377)
- 财政(13258)
- 企业财务(12746)
- 银(12640)
- 银行(12635)
- 行(11842)
- 农(11662)
- 险(11243)
- 保险(11151)
- 政(10578)
- 度(9967)
- 制度(9965)
- 融(9358)
- 金融(9357)
- 体(8682)
- 策(8547)
- 机构
- 学院(162717)
- 大学(162244)
- 济(68173)
- 经济(66580)
- 管理(64345)
- 理学(53626)
- 理学院(53155)
- 管理学(52450)
- 管理学院(52168)
- 研究(49991)
- 财(47051)
- 中国(45591)
- 京(34014)
- 财经(32389)
- 经(29089)
- 科学(28174)
- 所(25213)
- 江(24862)
- 中心(23900)
- 财经大学(23659)
- 北京(22436)
- 研究所(21777)
- 农(21121)
- 经济学(20858)
- 州(19943)
- 业大(19718)
- 经济学院(19003)
- 范(18516)
- 师范(18354)
- 院(18034)
- 基金
- 项目(96749)
- 科学(75192)
- 研究(74039)
- 基金(68654)
- 家(57704)
- 国家(57222)
- 科学基金(49087)
- 社会(46475)
- 社会科(44102)
- 社会科学(44086)
- 省(38041)
- 基金项目(35869)
- 教育(34161)
- 划(31520)
- 编号(31222)
- 自然(29603)
- 资助(29537)
- 自然科(28855)
- 自然科学(28843)
- 自然科学基金(28293)
- 成果(26777)
- 部(22240)
- 课题(21896)
- 重点(21228)
- 性(19721)
- 创(19684)
- 项目编号(19552)
- 发(19441)
- 教育部(19279)
- 国家社会(18958)
共检索到259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大鹏 张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则应依靠社保基金财务偿付能力测算及评价。本文将社保基金资金管理中应用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理念相结合,建立基于收支缺口和隐性负债的社保基金财务偿付能力评价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应用ARIMAX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社保基金收支缺口进行综合因素的预测,通过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一步考虑了财政补贴及投资收益对偿付能力的影响程度,测度和分析政府财政风险,最后提出构建完善社保基金财务偿付能力以及降低相应财政风险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大鹏 张琪
社保基金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载体,一直以来都是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财政,均承担着应对社保基金缺口引发的财务偿付能力不足风险的"兜底"责任,因此社保基金财务偿付能力风险成为财政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社保基金财务偿付可持续性问题,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风险应对的整体框架,但具体细化执行过程中,在缺口测算、风险度量、风险预警及应对等方面仍存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泽 唐大鹏
欧盟针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实行的新政"Solvency Ⅱ"已经开始在欧盟范围内运行,由此掀起了全球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偿付能力风险的变革,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给保险业带来的巨大威胁。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由于在资金来源和运营管理上与欧盟国家存在很大区别,且国内学者还没有高度重视偿付能力风险问题。因此,从理论上对社保基金偿付能力风险进行概念界定,提出相关指标体系,并结合社保基金收入与支出的时间序列建立ARMA模型,对偿付能力风险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这对充实社保基金风险管理理论,为相关管理机构提供更加合理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方法,保护全体参保人的权利,降低国家的财政压力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亮 贺栋
偿付能力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是保险业监管的核心。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性的偿付能力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浪潮。因此重新审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和完善其监管效率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现状,重点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晓东 郑玉华
保险公司有不同的利益主体,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是公司效率,而投保人和监管机构关注的核心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那么效率与偿付能力是否存在冲突,或者说,监管机构的偿付能力约束是否影响公司效率以及影响程度究竟如何,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金融中介的视角,考虑不同利益主体,把偿付能力作为一产出指标,通过分析该指标的介入对效率的影响来研究偿付能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中,引入DEA的扩展模型—RAM,因为相对于DEA,RAM能更全面地反映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所得到的效率值具有严格单调性,而且能处理指标出现负值的情况,这对于不多的样本特别具有吸引力;在检验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效率差异时,考虑到RAM方法得到的效率值是一个序数概念而不是绝对数量,本文采用Mann-Whitney秩和方法进行检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景丽英 李子国
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 能力的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1.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选择。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选取我国21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的对比,分析偿付能力的优劣势,为公司进一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原始数据库的建立。在2002年《中国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萌
一、引言偿付能力对于财产保险公司安全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企业自身对其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大。而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企业在财产保险标的物出现时的赔付能力:不仅包括一般保险事故发生时,还包括发生超常损失时,财产保险公司的赔偿能力。由于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抗击风险、良好经营的重要保障,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都非常重视,我国保监会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多数财产保险公司为提高本公司偿付能力,满足保监会的监管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立 谢志刚
我国财险公司按照保费规模和资本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的经营和风险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制定行业政策和监管标准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从分析各类公司的定价风险入手,分析不同类别公司之间的风险差异,并尝试使用分层递减的资本标准制定方法,将已赚保费分为[0,20亿)、[20,100亿)、[100亿以上]三个区间,研究发现对应的资本要求分别为30%、22%、15%。
关键词:
定价风险 偿付能力 资本标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粟芳
目前各国的保险监管都在由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 ,即保险监管部门仅严格控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而不再过多地控制其具体经营事项 ,而且监管方法以定量监管为主。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体系 (如 :美IRISSystem ,FASTSystem)。这些指标体系在国外已经运用了近二十年 ,实践证明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因此从中国保险业现状出发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根据中国现行的保险法律法规 ,提出一套符合中国保险业现状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琳
随着寿险业务的不断扩大,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很有必要对其偿付能力进行有效监管。文章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指标管理规定》中设置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系统的基础上,依据监管指标的设置原则对它们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15个寿险公司监管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对它们进行降维处理,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是经营管理因子、业务损益因子、风险衡量因子、风险应对因子和资金运用因子。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监管指标 因子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关键词:
风险 资本 市场一致性价值 内部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浩 马宁
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专门从事风险集中与分散的保险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加强保险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演进历程及现阶段的风险趋势,并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偿付能力的路径前瞻。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偿付能力 演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王丽珍
利用2009-2014年45家财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针对我国产险业资本、偿付能力和风险调整的门限回归联立方程,研究了产险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异质性特征。门限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167.42%和368.51%,承保风险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362.94%和189.99%。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虽然在监管高压区监管压力对资本和承保风险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整体而言,资本和承保风险、投资风险的良性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监管中压区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作用机制要优于监管
关键词:
产险业 偿付能力 异质性特征 门限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王丽珍
利用2009-2014年45家财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针对我国产险业资本、偿付能力和风险调整的门限回归联立方程,研究了产险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异质性特征。门限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167.42%和368.51%,承保风险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362.94%和189.99%。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虽然在监管高压区监管压力对资本和承保风险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整体而言,资本和承保风险、投资风险的良性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监管中压区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作用机制要优于监管高压区和监管低压区,各财产保险公司需要实现资本和风险的合理匹配和良性互动,使自身处于"监管适度"的健康环境中。
关键词:
产险业 偿付能力 异质性特征 门限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俊霞 高俊山
构建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对17家寿险公司的绩效进行因子分析,比较了中外寿险公司之间绩效的差距,揭示了目前中资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问题。分析表明提高偿付能力应从提高资产质量、提足责任准备金、提高投资收益率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寿险 偿付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