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8)
- 2023(12780)
- 2022(11298)
- 2021(10505)
- 2020(8916)
- 2019(20580)
- 2018(20795)
- 2017(41445)
- 2016(22124)
- 2015(25121)
- 2014(25338)
- 2013(25393)
- 2012(23643)
- 2011(21511)
- 2010(21796)
- 2009(20487)
- 2008(19827)
- 2007(17676)
- 2006(16067)
- 2005(14304)
- 学科
- 济(109942)
- 经济(109759)
- 管理(63806)
- 业(59517)
- 企(48697)
- 企业(48697)
- 方法(45273)
- 数学(38498)
- 数学方法(38157)
- 中国(27704)
- 农(25710)
- 地方(23513)
- 财(22726)
- 业经(22335)
- 学(21828)
- 制(18421)
- 贸(17171)
- 贸易(17160)
- 农业(17077)
- 和(16904)
- 易(16559)
- 理论(16167)
- 银(14918)
- 银行(14876)
- 环境(14812)
- 地方经济(14666)
- 行(14261)
- 融(14069)
- 金融(14067)
- 技术(13111)
- 机构
- 大学(331902)
- 学院(328446)
- 济(141748)
- 经济(138803)
- 管理(130280)
- 理学(112386)
- 研究(112218)
- 理学院(111125)
- 管理学(109397)
- 管理学院(108805)
- 中国(83089)
- 京(70687)
- 科学(66592)
- 财(65082)
- 所(56425)
- 财经(52143)
- 研究所(50946)
- 中心(48833)
- 农(47834)
- 经(47151)
- 江(47063)
- 业大(45533)
- 北京(45378)
- 经济学(43361)
- 范(43076)
- 师范(42768)
- 院(39995)
- 经济学院(38764)
- 财经大学(38557)
- 州(38249)
- 基金
- 项目(214290)
- 科学(168261)
- 研究(159173)
- 基金(155696)
- 家(133993)
- 国家(132862)
- 科学基金(113868)
- 社会(102219)
- 社会科(96091)
- 社会科学(96059)
- 基金项目(82748)
- 省(81958)
- 自然(72180)
- 教育(72098)
- 自然科(70420)
- 自然科学(70405)
- 自然科学基金(69155)
- 划(68755)
- 编号(65354)
- 资助(64631)
- 成果(54002)
- 部(48045)
- 重点(47168)
- 发(46024)
- 课题(44372)
- 创(43590)
- 教育部(41522)
- 国家社会(41294)
- 人文(40757)
- 创新(40619)
- 期刊
- 济(163420)
- 经济(163420)
- 研究(104696)
- 中国(58436)
- 管理(49130)
- 学报(48225)
- 财(47448)
- 科学(45584)
- 农(43572)
- 大学(36834)
- 学学(34663)
- 教育(33390)
- 农业(30073)
- 融(28738)
- 金融(28738)
- 技术(28017)
- 经济研究(27011)
- 财经(26355)
- 业经(25002)
- 经(22510)
- 问题(21466)
- 技术经济(17836)
- 理论(17266)
- 图书(16579)
- 贸(16105)
- 商业(15526)
- 现代(15461)
- 实践(15449)
- 践(15449)
- 科技(14533)
共检索到490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怡
社会保障制度不但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合理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本文拟采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选取相关因素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增长、消费、储蓄以及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建立与我国经济增长相互协调、互为促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为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消费 储蓄 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冬雷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石油消费、石油产量和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模拟了GDP、石油产量和石油价格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并预测了今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星 徐明圣 李倩 李丹
本文以我国1953-2009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为基础,研究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存在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的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而反方向的因果关系却没有发现。并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电力消费需求预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凯 牛秀敏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构成的三大要素,分析这三大要素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对正确认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1978-2012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历年来三大要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以及其贡献率、拉动率等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秋君
本文利用1980~2006年中国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分析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明显的协整关系;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短期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长期经济增长构成了非寿险需求的Granger原因,但非寿险需求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需要充分重视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继续研究如何维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着手解决非寿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育静
本文通过建立江苏省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制约江苏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拥军 邱长溶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关系,而这一负相关关系并非来自投资与劳动力因素,而是来自于我国省际之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尽快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全国统筹或者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省际间转移支付。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刁永作
1998年,面对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严峻形势和国内经济的新变化,我国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99年,我们面临的环境仍不容乐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新的一年仍要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国内需求的扩大来推动经济发展。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永礼
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因此二者的关系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同时增长的奇怪现象。这与经典的"奥肯定律"相悖。对于此现象,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一定的解释,而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工资增长率这一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工资增长率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任建辉
"知识悖论"现象表明,创新并不一定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对此,RodRíguezPose(1999)提出了社会过滤的概念,认为本地社会经济条件在创新转化为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中介"角色,且对该过程兼具促进或约束两种作用。关于社会过滤的研究集中在社会过滤概念、社会过滤测度、社会过滤对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检验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社会过滤理论框架。开展社会过滤研究,对于目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积极的决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过滤 创新 经济增长 知识悖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大量证据已证明,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是生态、社会和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贫困、提高工程绩效、管理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非常关键。本文阐释了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了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分析层次及主要类型等维度,指出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包括网络、规范、制裁,分析层次包括个体、中观、宏观,主要类型包括结合型、沟通型、联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及环境影响关系的国际研究进展,阐释了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影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分析了社会资本与适应能力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国际上理解和研究社会系统与关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增长 环境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金丹
随着世界南北地区和我国东西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探索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寻找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资本被认为是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因此研究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也在相应增加,本文对该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国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