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8)
2023(11168)
2022(9956)
2021(9641)
2020(8160)
2019(18965)
2018(19212)
2017(37621)
2016(20315)
2015(23328)
2014(23528)
2013(23500)
2012(21651)
2011(19527)
2010(19793)
2009(18290)
2008(17916)
2007(15961)
2006(14290)
2005(12481)
作者
(58996)
(48319)
(48206)
(45906)
(30691)
(23107)
(22037)
(19095)
(18401)
(17419)
(16499)
(16165)
(15280)
(15229)
(14742)
(14623)
(14567)
(14343)
(13831)
(13751)
(11984)
(11936)
(11603)
(10979)
(10961)
(10919)
(10787)
(10777)
(9765)
(9406)
学科
(78956)
经济(78775)
管理(58966)
(54945)
(46097)
企业(46097)
方法(37867)
数学(31413)
数学方法(31086)
中国(24342)
(22056)
(20902)
业经(18327)
(17625)
(16568)
理论(15561)
(15334)
地方(15199)
(14806)
贸易(14797)
(14399)
农业(14015)
(13759)
银行(13727)
(13076)
(12662)
财务(12598)
财务管理(12569)
教育(12497)
技术(12375)
机构
大学(294020)
学院(291664)
管理(117252)
(112397)
经济(109730)
理学(101094)
理学院(99958)
管理学(98336)
管理学院(97799)
研究(93699)
中国(70838)
(63206)
科学(58251)
(55213)
(46731)
财经(43786)
(42437)
中心(42230)
研究所(42162)
(42158)
业大(41385)
北京(40616)
(40254)
师范(39947)
(39498)
(34880)
(33729)
农业(33031)
经济学(32806)
财经大学(32392)
基金
项目(193376)
科学(151150)
研究(145807)
基金(138236)
(118471)
国家(117428)
科学基金(100640)
社会(90601)
社会科(84926)
社会科学(84897)
(75328)
基金项目(74116)
教育(67381)
自然(64194)
(63431)
自然科(62605)
自然科学(62592)
编号(62171)
自然科学基金(61434)
资助(56778)
成果(51904)
(42928)
重点(42361)
课题(41984)
(40324)
(39707)
项目编号(38807)
教育部(37008)
创新(36830)
科研(36485)
期刊
(125486)
经济(125486)
研究(89644)
中国(55003)
学报(43883)
管理(42909)
(40834)
科学(40740)
(38646)
教育(37321)
大学(33415)
学学(30964)
农业(26973)
(25552)
金融(25552)
技术(25136)
业经(21150)
财经(21009)
经济研究(19418)
图书(18185)
(17745)
问题(16928)
理论(16405)
实践(15191)
(15191)
科技(14364)
技术经济(13806)
现代(13569)
商业(13409)
(12925)
共检索到430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汇川  
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外科研伦理的发展历程;运用批判性分析,评述以《贝尔蒙报告》与美国伦理审查委员会为代表的国外科研伦理规范的一些局限以及我国科研伦理规范的发展现状。阐释我国社会科学涉人研究伦理规范的缺失原因与构建意义,进而提出我国社会科学涉人研究伦理规范的构建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黎  胡珍  
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性出发,分析了"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与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对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思考。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张志惠  
档案修复实践工作由于历史及自身特点,亟需一套系统科学的伦理规范指导,而档案修复伦理却鲜有研究。长期档案修复实践工作中内在包涵着修复伦理并长期指导实践,本文分析并归纳出现有档案修复伦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从修复伦理法制化、完善伦理规范、营造修复伦理环境、重视修复伦理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修复伦理构建的思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略)二、基本规范(略)三、学术引文规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一、总 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叶晶珠  
本文在对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制订我国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指出了需要特别关注的伦理冲突问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凡  
<正>1936年,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描述了一场严重的科学危机:随着实证科学彻底的客观化,哲学作为一门普遍科学被具体科学所取代,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渐行渐远,人之立于世的“生活世界”将被遗忘。80多年后,虽然实证主义已经式微,但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威胁到了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出现为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提供了动力, 并推动了心理教育从矫正性的治疗技术向道德性教育的策略过度。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自己的学术路线,把价值判断引入自身的理论内涵之中,不仅关心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关心适应过程和方式的伦理性。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调节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并非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促进人在道德上的健康,帮助人学会用道德的方式适应社会。因而,放弃强制和塑造的方法论,接受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应成为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广胜  王松茂  
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并探讨了其基本框架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美娟  郑远长  
刍议我国保险中介人规范化体系的建立○王美娟郑远长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如: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的存在;保险资金运用缺乏活力;保险中介机制的不完善等。随着《保险法》的实施,这些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尤其是围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凡刚  卢潇  庞茗月  刘永琪  
不论是古人倡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责使命,还是如今信息化时代教育虚拟社区讲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理念,做"对"教学绝非易事,助学者伦理也一直都是研讨的焦点。伦理规范是不同行为主体在处理与其他主体及诸要素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与道德规范,教育虚拟社区的助学者作为社区的核心主体,在与社区学习者交互时应恪守相关伦理规范。本文首先在"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育虚拟社区助学者相关伦理规范及其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构建了教育虚拟社区助学者伦理规范,并对社区成员遵循该伦理规范后能够发挥的积极效用进行深入阐释。文章提出教育虚拟社区助学者应遵循基本品行、社区管理和社区促学三层次的伦理规范,促进其主体品行更加规范、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得到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信息活动主体的道德自律,但是道德自律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在信息活动主体的道德觉悟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以及在虚拟性、匿名性、隐蔽性网络环境里。所以,信息伦理规范的实现需要社会舆论、信息伦理委员会和赏罚机制等社会监督机制作为道德自律的必要补充,一方面它是信息伦理规范实现的最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促使信息活动主体由他律走向自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