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1)
2023(11734)
2022(9534)
2021(9193)
2020(7529)
2019(16950)
2018(17122)
2017(32517)
2016(18052)
2015(20407)
2014(19970)
2013(19011)
2012(17831)
2011(16097)
2010(16516)
2009(15348)
2008(15165)
2007(13773)
2006(12315)
2005(11060)
作者
(47254)
(39072)
(38814)
(37166)
(24807)
(18634)
(17882)
(14896)
(14884)
(14182)
(13112)
(13033)
(12508)
(12243)
(11968)
(11871)
(11813)
(11475)
(11444)
(11247)
(10123)
(9404)
(9238)
(8956)
(8907)
(8758)
(8717)
(8680)
(7938)
(7787)
学科
(60712)
经济(60538)
(51121)
管理(51030)
(41359)
企业(41359)
中国(26981)
方法(26500)
数学(21294)
数学方法(21050)
教育(21008)
(19903)
(18680)
(17195)
技术(16480)
业经(15934)
理论(15350)
(14621)
(13245)
银行(13230)
(12760)
(12264)
贸易(12254)
(11979)
农业(11640)
(11256)
金融(11255)
(11065)
财务(11048)
(11036)
机构
大学(250258)
学院(244875)
(97030)
经济(94697)
管理(90558)
研究(83422)
理学(77239)
理学院(76340)
管理学(75218)
管理学院(74689)
中国(59424)
(53438)
(50801)
科学(46381)
(40605)
师范(40378)
(40373)
财经(39498)
(37621)
中心(37072)
研究所(35969)
(35800)
北京(34774)
教育(34253)
师范大学(32902)
(32173)
经济学(30419)
(30387)
(29852)
业大(29685)
基金
项目(154442)
科学(124239)
研究(123769)
基金(110266)
(93818)
国家(92851)
社会(80720)
科学基金(79610)
社会科(75429)
社会科学(75405)
教育(62704)
(60193)
基金项目(57364)
编号(52749)
(52229)
成果(46955)
自然(46309)
自然科(45258)
自然科学(45244)
自然科学基金(44504)
资助(42856)
课题(38044)
(36710)
重点(35455)
(34719)
(33937)
(33816)
项目编号(33171)
教育部(32847)
国家社会(32596)
期刊
(108903)
经济(108903)
研究(86704)
中国(57310)
教育(56456)
(39350)
管理(34169)
学报(33046)
科学(30678)
(29522)
大学(26953)
(24226)
金融(24226)
学学(23492)
技术(22748)
财经(20519)
农业(19792)
经济研究(18479)
业经(18333)
(17769)
图书(17087)
问题(14602)
职业(13990)
(13022)
论坛(13022)
书馆(12757)
图书馆(12757)
(12580)
理论(11743)
商业(11380)
共检索到38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继国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垄断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存在冲突。为此,有必要提升社会教育权的法律地位。社会教育权是指除家庭和国家之外各个社会主体依法所享有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教育公平化、教育社会化以及教育市场化是其价值取向。社会教育权的发展主要有国家权力主导下的补充性发展、社会权利主导下的系统性发展及价值多元导向下的制衡性发展三种模式,我国应采用多中心制衡的发展模式并强化市场化供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晓农  
本文在综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社会教育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契合关系,指出新时期加强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能力,以及践行现代图书馆理念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宏宝  
本文首先回顾了Buchanan等中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公民偏好的差异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涉及多指标体系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完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我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以师生比率指标为例,通过功效系数法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尝试性评价,认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本文最后总结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张宏波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钟景迅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惠玉  刘国辉  
基本教育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测算辽宁1987—2007年间的教育基尼系数,从教育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分析影响教育均等程度的因素,并从区域和城乡两个方面分别考察辽宁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状况,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大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历年政策的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努力扩大供给阶段、全力促进均衡阶段、以标准化统筹资源配置阶段和优质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城市地区的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中部塌陷”现象较为明显、弱势群体享有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未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着力于破解现有问题,持续关注优质均衡,进一步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应坚持以法制化和规范化为战略导向,以精准化和便捷化为实施理念,以体系化和制度化为实现手段,以统一性和动态性为执行标准,以常态化和长效化为评价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争亚  吕学静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我国二元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存在明显的城乡不均等现象,低保城乡一体化是低保均等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和农村低保在制度的探索与建立、低保范围及标准的确定、低保补差及人均收入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低保制度存在机会不均等、过程不均等和结果不均等,提出我国低保一体化必然要经历城乡分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晓敏  赵海利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实现其均等化早在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条就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宋谱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国民素质。而社会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全纳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教育类型,是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枢纽。尤其在我国步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更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中国社会教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的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进,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蕴含的内容、功能和形式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会深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首先要对中国社会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演进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莹   郭璟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应从反映供给维度的可及性与反映受益维度的受益性视角进行测度。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受益性进行测度,进而分析2015—202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呈递增趋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步缩小;但从地区层面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相对落后;从全国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对落后;能够反映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的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均在逐渐缩小,这一趋势也存在地区异质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殷有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进步和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打下有力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和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我国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凡  岳彩新  
文章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公共文化7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权重,加权计算得出均等化指数,得出结论:2000~2011年我国不同省市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前几年呈现单边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波动较大,省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地区间差距较大。通过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中央对各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省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税收返还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丁元竹  杨宜勇  李爽  严浩  王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当前的突出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均等化放在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