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2)
2023(13380)
2022(11810)
2021(11289)
2020(9543)
2019(21942)
2018(22035)
2017(43773)
2016(23837)
2015(26852)
2014(27065)
2013(26701)
2012(24851)
2011(22496)
2010(22746)
2009(21270)
2008(20952)
2007(18649)
2006(16818)
2005(15011)
作者
(68759)
(56500)
(56352)
(53939)
(36197)
(27126)
(25960)
(22278)
(21561)
(20563)
(19208)
(19124)
(17976)
(17964)
(17573)
(17526)
(16982)
(16860)
(16249)
(16213)
(14079)
(13947)
(13705)
(12976)
(12839)
(12692)
(12648)
(12638)
(11439)
(11143)
学科
(91791)
经济(91586)
管理(68565)
(66994)
(53929)
企业(53929)
方法(42878)
数学(36446)
数学方法(36005)
中国(28978)
(27135)
(25514)
业经(20955)
(20707)
(18794)
地方(18064)
(18042)
贸易(18032)
(17973)
银行(17938)
(17570)
农业(17216)
(17100)
理论(16660)
(16130)
(15517)
金融(15514)
(15477)
(15442)
财务(15388)
机构
大学(341016)
学院(339191)
管理(136231)
(136079)
经济(132894)
理学(116728)
理学院(115455)
管理学(113566)
管理学院(112929)
研究(112819)
中国(88286)
(72964)
科学(68080)
(67675)
(56738)
财经(53118)
(51871)
中心(51296)
研究所(51132)
(49957)
(48102)
业大(47936)
北京(47096)
(44872)
师范(44536)
(40818)
(40648)
农业(40497)
经济学(39900)
财经大学(39364)
基金
项目(222861)
科学(174649)
研究(166988)
基金(160410)
(137805)
国家(136570)
科学基金(117148)
社会(104671)
社会科(98344)
社会科学(98316)
(86219)
基金项目(84705)
教育(76656)
自然(75062)
自然科(73251)
自然科学(73234)
(72799)
自然科学基金(71918)
编号(69948)
资助(67233)
成果(58534)
(49921)
重点(49017)
课题(47918)
(46946)
(45467)
项目编号(43292)
教育部(42881)
创新(42309)
科研(42259)
期刊
(152351)
经济(152351)
研究(107454)
中国(64230)
学报(49560)
管理(49369)
(49226)
(47550)
科学(46157)
教育(39481)
大学(37819)
(37105)
金融(37105)
学学(35311)
农业(32950)
技术(28286)
财经(25434)
业经(25256)
经济研究(23890)
(21500)
问题(20062)
理论(18337)
图书(18214)
实践(16861)
(16861)
技术经济(16254)
(16001)
现代(15797)
(15769)
科技(15300)
共检索到50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庆平  
我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为28%,而平均工资替代率在80%以上。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压力下,这一负担比例势必造成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偏高、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合理保障水平,探索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红鸽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在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变迁之后,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然而,在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基金来源单一、个人帐户"空帐"运行、管理效率低下、覆盖范围狭窄等成为当前养老体系改革的后遗症。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可持续运行发展,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辉  周园  
一般认为商业性养老保险具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其他养老保障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站在投保者个人理财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相对养老保障水平较低,投保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不足一半被用于被保险人的养老,这与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销售人员的佣金有着重要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雁  
广西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要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基金的筹集途径多样化;推进城镇职工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进程;积极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完善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芹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形势日趋严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历时多年,但依然存在不少缺陷,面临着较多问题。社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五大支柱之一,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政府必须调整好深层次的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文芳  
本文分析表明,相对于整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力度不够、保险公司的供给乏力和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农村养老保险供给和农民养老保险需求的激励,推动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云  
文章通过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认为目前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第一,如何让制度覆盖大部份农民工,解决农民工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第二,现行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具有可达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零支柱的普享型养老保险平台和统一定位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框架是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小露  
自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安徽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一是要将几种养老方式有机结合;二是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三是加大集体补助和政府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沈毅  樊林昕  施阳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重点之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新农保"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还提高了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受"新农保"试点覆盖范围的限制及低于适度水平给付起步策略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文章研究发现,在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条件下,2012~2050年适度个人账户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2.7%和1.48%;适度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12%和2.96%;适度农村社会养老金及家庭养老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78%和3.81%。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和均  
个人账户制度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基于个人账户的安全性考虑,政府对个人账户资金存量的投资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这种管理模式在通货膨胀率和工资增长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保值压力。本文分析在新形势下个人账户面临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敬  刘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物质基础,它在保证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支付压力也与日俱增。本文依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给付管理三方面增收、节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增文  Antoinette Hetzler  
通过优化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对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减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率能够给中国资本带来集聚效应,并且能够显著地提升其价格和工资,最终会增加产品的产出。通过差异化的福利标准分析了养老保险的最优规模,从长期的最优社会效应和时间的连续性来看,养老保险制度会存在一个最优的社会缴费率。这个缴费率确定了养老保险在目前股票市场条件下的最优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老保险是否私有化的问题,并给出了存续条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李珍珍  封进  
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确定合适的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下,还需要综合考虑转移劳动力的低收入、高流动性等特征。本文首先基于异质性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养老保险的适度规模进行讨论;其次以转移劳动力为例,对理论进行检验,发现收入对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流动性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拟表明,有30%的转移劳动力愿意选择"较高保障水平",而有60%愿意选择"较低保障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莉  
当前,农民已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三者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也应有所别: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账户"+"储备金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明确失地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