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1)
2023(15679)
2022(13723)
2021(13102)
2020(11146)
2019(25844)
2018(26324)
2017(50513)
2016(27983)
2015(31708)
2014(32003)
2013(31462)
2012(28974)
2011(26259)
2010(26834)
2009(24989)
2008(24960)
2007(22394)
2006(20450)
2005(18460)
作者
(80224)
(66204)
(65850)
(62964)
(42413)
(31470)
(30318)
(25834)
(25202)
(24201)
(22465)
(22419)
(21345)
(21341)
(20626)
(20244)
(19801)
(19688)
(19087)
(19027)
(16795)
(16455)
(16096)
(15176)
(14976)
(14971)
(14830)
(14762)
(13514)
(13176)
学科
(103397)
经济(103197)
管理(86631)
(80436)
(67665)
企业(67665)
方法(44271)
数学(36269)
数学方法(35813)
中国(32062)
(31503)
(30334)
(27477)
业经(25400)
(22797)
地方(21258)
理论(20686)
(20390)
银行(20344)
(19496)
贸易(19485)
(19414)
(19347)
(19112)
农业(19012)
(18954)
(18697)
财务(18591)
财务管理(18542)
(17896)
机构
大学(391774)
学院(389689)
管理(154550)
(152976)
经济(149079)
研究(133189)
理学(130145)
理学院(128656)
管理学(126642)
管理学院(125859)
中国(103494)
(85896)
科学(80326)
(78379)
(67658)
(61509)
(61046)
研究所(60617)
中心(60335)
财经(59341)
北京(55316)
业大(54629)
(53603)
(53181)
师范(52725)
(49440)
(48398)
农业(47282)
经济学(43834)
财经大学(43648)
基金
项目(249299)
科学(194181)
研究(188454)
基金(177083)
(152752)
国家(151370)
科学基金(128952)
社会(115876)
社会科(108965)
社会科学(108931)
(97288)
基金项目(93172)
教育(87416)
自然(82177)
(81832)
自然科(80148)
自然科学(80126)
编号(79880)
自然科学基金(78685)
资助(73428)
成果(68355)
课题(55735)
重点(55392)
(55298)
(52888)
(50948)
项目编号(49482)
教育部(47451)
创新(47344)
(46990)
期刊
(182045)
经济(182045)
研究(124171)
中国(85272)
管理(61754)
(60991)
学报(58591)
(55533)
科学(53948)
教育(53003)
大学(44749)
学学(41149)
(40866)
金融(40866)
农业(37433)
技术(34916)
业经(29715)
财经(29176)
经济研究(27632)
图书(25705)
(24945)
问题(23240)
理论(20243)
(19986)
现代(18629)
(18466)
实践(18426)
技术经济(18426)
(18426)
书馆(17802)
共检索到612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静  林义  
承载能力不足、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内涵发展三大动因促使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改革开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体制创新、功能整合、重塑流程、信息中心和联动机制是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必要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隽  
当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实际覆盖面也在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制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推动社会保障经办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机构改革将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社会保险工作的重心要更多地转向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是更好地回应和满足群众需求的客观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文章以深圳、南昌、兰州三市问卷调查为基础,就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水平、满意度和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疾人社会权利整体上还处于浅度配置和轻度配置阶段,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整体偏低。因此,作者建议从社会权利重度配置和深度配置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琳琳  谢伟  李树宁  张有伦  高东阳  张承慧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对策研究南京市财政局课题组一、南京市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现状(一)现状。社会保障资金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卫生经费、公费医疗经费、抚恤救济事业费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等,称为社会保障经费。这部分经费按预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取得经济社会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各级财政部门砥砺奋进,积极推进改革,坚持服务大局,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履职尽责助力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力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大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赵万水  
一、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改革正逐步深化,已触及农村深层次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上,农民将被赋予具有产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民的土地利益通过合法的产权交易予以保护。在农村政治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飞琼  
社会保障指标及其体系研究许飞琼社会保障改革既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评价其历史、现状、未来改革发展的规模、水平、覆盖面,及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地位与影响,必然需要有科学的统计指标及其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鸿勇,翟强  
现有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在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着三级医院业务量过大,资源过度膨胀;基层医疗机构趋于萎缩,资源与业务稀少;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缺乏双向转诊制度,各级医院互不衔接,各自为政3个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公平性下降,可及性降低等弊端。为了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采取4个方面的策略:(1)对各级医院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2)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3)积极进行需求疏导;(4)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丽华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建国初期,中国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步制订颁布了一些社会保险法规及制度,如在1951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城镇劳动者建立劳动保险制度。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小平  王玲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对策●余小平王玲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社会保障的现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50年代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保障的核心是以城镇劳动者为主,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保障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伟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兜底性民生工作的重点将从对贫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服务为主转向以提升贫困群体的机会、能力和动机为目标的积极兜底性民生服务为主。兜底性民生服务是政府为保障困难群众生活需要和促进其摆脱贫困而向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是政府兜底性民生保障体系中的服务保障部分。兜底性民生服务的重点主要是从兜底和服务两个维度展开对困难群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就业与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对困境儿童、困难老人、困难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民生关怀服务。完善兜底性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体系,优化服务提供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培育,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兜底性民生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