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0)
2023(7286)
2022(6214)
2021(6045)
2020(5209)
2019(11611)
2018(12001)
2017(23100)
2016(12909)
2015(14966)
2014(15466)
2013(14995)
2012(14574)
2011(13285)
2010(13690)
2009(13104)
2008(13110)
2007(12675)
2006(11552)
2005(10253)
作者
(38875)
(32056)
(31740)
(30639)
(20202)
(15185)
(14795)
(12499)
(12207)
(11884)
(10818)
(10779)
(10348)
(10206)
(10124)
(9735)
(9430)
(9364)
(9351)
(9317)
(8364)
(7942)
(7867)
(7448)
(7411)
(7316)
(7282)
(7145)
(6678)
(6596)
学科
(48035)
经济(47867)
管理(36754)
(28417)
(23468)
企业(23468)
中国(19280)
方法(18946)
(15834)
(15423)
(14622)
数学(14283)
数学方法(14073)
业经(11788)
(11720)
理论(11167)
(10306)
银行(10280)
(10261)
(10245)
(9926)
地方(9911)
教育(9154)
农业(9037)
(8780)
金融(8773)
(8677)
贸易(8668)
(8449)
(7941)
机构
大学(188620)
学院(186756)
(71100)
经济(69112)
研究(66342)
管理(64860)
理学(53511)
理学院(52835)
中国(52013)
管理学(51755)
管理学院(51400)
(42421)
(40599)
科学(39941)
(34728)
(31886)
(30986)
研究所(30605)
中心(30307)
财经(29756)
北京(27550)
(26715)
(26611)
师范(26309)
业大(26072)
农业(24961)
(24775)
(23877)
技术(21865)
财经大学(21613)
基金
项目(109897)
研究(84828)
科学(83515)
基金(75319)
(65201)
国家(64551)
科学基金(52809)
社会(52010)
社会科(47878)
社会科学(47861)
(43338)
教育(40105)
基金项目(38870)
编号(36989)
(36495)
成果(33835)
资助(31650)
自然(31392)
自然科(30575)
自然科学(30561)
自然科学基金(29973)
课题(27108)
(24722)
重点(24694)
(23361)
项目编号(22558)
(22228)
(22199)
(21493)
教育部(20902)
期刊
(91654)
经济(91654)
研究(62496)
中国(47794)
(32088)
学报(31456)
(30610)
教育(30547)
科学(26504)
管理(26020)
大学(24069)
学学(22000)
农业(20392)
(20027)
金融(20027)
技术(17166)
财经(15679)
业经(14942)
经济研究(14200)
(13544)
图书(12921)
问题(12531)
(10382)
理论(9776)
(9606)
书馆(9491)
图书馆(9491)
(9348)
论坛(9348)
(9299)
共检索到31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段春玉  石伟红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五项重大改革内容之一, 并呈现出现实的紧迫性。如何界定和处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责、权、利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取决于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 这个范围和程度又是由社会保障的层次性和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社会保障的程度又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温饱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从而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法人义务、部门职能、个人权利的责权利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胜利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愈发显得重要。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保护网,是风险的缓冲器,因而无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实现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保障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包括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模式等在内的政府职能定位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涛  
完善农村社保体系是践行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阐述各级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从城乡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中揭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政府职能定位模糊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城乡分治政策降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问题;给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因村施策差异化战略,全面落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有效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涛  
完善农村社保体系是践行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阐述各级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从城乡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中揭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政府职能定位模糊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城乡分治政策降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问题;给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因村施策差异化战略,全面落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有效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劲松  唐贵伍  
文章从微观上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产品性质的不同属性,产品差异决定了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的现实,要求政府向增强农村家庭资源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职能转变;文章论述了从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的政府职能安排,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韩艳翠  
根据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基本事实,本文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我国目前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扭转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另一方面要严格界定政府职能,确定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重点和优先扶持领域,并随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财政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正旺  
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公共财政必须介入该体系的建设,并承担主要的责任。然而,当前公共财政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足,存在着基层财政角色失位,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的错位,财政资金监管失控等问题。基于此,准确定位公共财政的角色与责任,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苏春红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深化,社会和谐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目标下公平的、全社会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加强,而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和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是优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俊家  张旭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至建国以来,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这些体系的运行,对于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重大作用。今年上半年,审计署组织了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这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对于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摸清情况,揭露问题,促进强化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刘军民  
本文在勾画住房保障体系必要性、简要分析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住房需求由政府保障、进一步改善居住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解决"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原则,以及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十项对策建议,并讨论了完善社会化市场化住房供应调控体系和加快多层次住房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政策要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宁  
会计系统对建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性陈宁社会稳定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自发地向效率倾斜,但不能自发地保证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由于分配不公,必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形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景仪  
社会保障,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福利、补贴和救助。社会保障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相对立的紧张状况。德国是西方国家中社会保障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社会保障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立法、实施和财源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周详而完善的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赤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谢赤随着我国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创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开始付诸实施。相比之下,社会保障体系在德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震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学习和借鉴了德国的社会保险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构成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则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组织。众多的社会组织不仅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在政府与个人、政府与市场之间建立了一道宽厚的缓冲带。在本轮欧洲债务危机中,德国表现良好,未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与德国运作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则是由各类社会组织构成的运行体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需要制度框架的完善,而且也需要在经办、服务、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在这方面,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可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有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近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经济案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考。本文从政府责任定位的角度,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社会阶段、社会保障产品的层次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