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4)
2023(13776)
2022(12109)
2021(11492)
2020(9810)
2019(22567)
2018(22623)
2017(44404)
2016(24008)
2015(27075)
2014(27333)
2013(26995)
2012(24812)
2011(22511)
2010(22640)
2009(21417)
2008(21133)
2007(18760)
2006(16935)
2005(15171)
作者
(69380)
(57101)
(57044)
(54280)
(36469)
(27393)
(25975)
(22357)
(21741)
(20612)
(19501)
(19356)
(18179)
(18014)
(17646)
(17554)
(17008)
(16937)
(16423)
(16411)
(14230)
(13953)
(13724)
(13061)
(12952)
(12807)
(12744)
(12710)
(11494)
(11088)
学科
(93508)
经济(93314)
管理(73573)
(69849)
(57991)
企业(57991)
方法(43484)
数学(36718)
数学方法(36314)
中国(28817)
(27701)
(25580)
(24415)
业经(22017)
(19377)
(18566)
银行(18529)
(17687)
贸易(17677)
(17618)
(17230)
(17021)
财务(16949)
理论(16933)
财务管理(16909)
地方(16802)
(16520)
(16297)
金融(16293)
农业(16212)
机构
大学(348877)
学院(344566)
(139001)
管理(138011)
经济(135864)
理学(118452)
理学院(117151)
管理学(115251)
管理学院(114611)
研究(113398)
中国(88738)
(74589)
(70647)
科学(67668)
(56410)
财经(55395)
中心(51096)
研究所(50653)
(50527)
(50214)
(50098)
业大(48278)
北京(47882)
(44433)
师范(44078)
经济学(41726)
财经大学(41226)
(41049)
(40831)
农业(39361)
基金
项目(227280)
科学(178781)
研究(169273)
基金(165465)
(142419)
国家(141229)
科学基金(121514)
社会(107645)
社会科(101281)
社会科学(101252)
基金项目(87908)
(86964)
自然(77784)
教育(77457)
自然科(75893)
自然科学(75878)
自然科学基金(74521)
(73532)
编号(69918)
资助(68210)
成果(58147)
(51141)
重点(50085)
课题(47569)
(47069)
(46790)
(44886)
教育部(44271)
创新(43653)
项目编号(43598)
期刊
(155696)
经济(155696)
研究(109219)
中国(66146)
(53639)
管理(51690)
学报(51067)
科学(47723)
(46187)
大学(39530)
教育(37800)
学学(37040)
(36001)
金融(36001)
农业(31422)
技术(28506)
财经(27391)
业经(24880)
经济研究(24251)
(23168)
问题(20653)
理论(18651)
图书(17319)
实践(17032)
(17032)
技术经济(16406)
现代(16055)
(16035)
科技(15772)
(15137)
共检索到516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素芬  李青竹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基金积累日渐增多,但社会保险欺诈现象也随之发生。我国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上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给予了一定的回应,但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我国当下社会保险反欺诈虽然从研究成果上呈增多之势,研究范围日益拓宽,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既有宏观的关照,也有微观的分析,但社会保险反欺诈的法学研究仍需强化理论性、规范性及借鉴的深入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邹世允  贺晓晨  
社会保险欺诈是威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相关立法不成熟,缺乏有效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的预防措施、认定方法、监管体制和惩罚措施,以致无法有效制止和预防欺诈行为。为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建议在相关立法中建立严格的社会保险欺诈预防措施,明确统一的欺诈认定方法,设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和独立的行政监督主体,加大处罚力度,增加法律责任类型,以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薛珂  
保险欺诈自保险出现伊始就如影随形,是影响保险业发展壮大的毒瘤。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与服务手段日渐丰富的同时,欺诈手段与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反保险欺诈问题研究的迫切性,总结了我国目前反保险欺诈的现状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欧美台反保险欺诈的经验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车险反欺诈联合课题组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近年来反欺诈监管工作实践,以北京地区5家大中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及反欺诈工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车险欺诈案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而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信息共享、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方协作联动防控体系的监管工作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虹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耀庭  戴俊玉  
通过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寻找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在失业保险制度中的行为表现,分析了失业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破坏性,并寻找造成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针对Z市具体情况提出了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相关建议,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监督机制,以及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督与惩罚措施,以期望减低失业保险中的欺诈行为产生的概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旭华  谢冬青  
互联网保险线上交易便捷性、虚拟性等特征为保险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客户套保、骗赔和洗钱行为产生。为了提高反欺诈能力,保险公司首先应完善核保流程和保险条款,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和信息共享,以防范客户套保风险;其次,应完善理赔流程,建立理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规范与调查公司的合作,自建理赔服务中心,以防范客户骗赔风险;另外,应保证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明确合作方相关责任,优化产品设计,加强对网络支付的监测,规范退保流程,以防范客户洗钱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齐飞  
为保护欺诈发行受害投资者利益,2013年我国建立了承诺回购制度。在借鉴境外资本市场经验以及总结我国承诺回购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证券法》正式推出了具有中国资本市场特色的责令回购制度,证券监管部门于2023年2月17日发布了实施办法。这项制度无疑将改善投资者在证券欺诈发行中的民事权利保护现状。但理论上,对于该制度的法理基础、价值目标和法律形式仍有争议;实践中,存在案件时间跨度长、配套保障措施不足、回购资金少等多方面问题,国内尚无成功实施案例。在制度落地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制定出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市情的规则。如此,该制度才能肩负起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冬斌  
笔者认为复保险欺诈区别于善意复保险之处在于投保人于保险合同订立之际,意图谋取不当得利,或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知悉复保险的存在而不为通知,或故意为虚假通知。对于复保险欺诈的法律规制,认为应将复保险欺诈作为保险合同法定无效的原因,对严重的复保险欺诈应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赋予保险人司法协助请求权,建立反保险欺诈信息中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徐  茅利敏  
在健康保险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保险欺诈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毒瘤。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健康保险欺诈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保险欺诈成本支出的主要因素,再运用最优化方法分析,提出建立有效的健康保险反欺诈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源  李连友  
美国是世界上医疗卫生费用开支最大的国家,医疗保险欺诈是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对医疗保险欺诈进行了反击,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反欺诈的相关立法,形成了多元化的反欺诈组织体系,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医疗保险反欺诈是美国今后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医疗保险反欺诈的实践,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李亮  
通过引入成本—收益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欺诈问题进行研究,比较该制度中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构成,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欺诈与反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欺诈与反欺诈行为受行为成本、行为收益大小的制约,且有其相应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反欺诈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  
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面对财政补贴的诱惑,欺诈行为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美国农业保险通过《虚假申报法案》《农业保险改革法》和《农业风险保障法》,设立了农业保险反欺诈的法律审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面对欺诈问题应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  
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面对财政补贴的诱惑,欺诈行为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美国农业保险通过《虚假申报法案》《农业保险改革法》和《农业风险保障法》,设立了农业保险反欺诈的法律审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面对欺诈问题应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虹  
健康保险欺诈手段众多,给社会造成极大损失,也使保险公司深受其害。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非常发达,在健康保险反欺诈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于中国的健康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