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1)
2023(12756)
2022(11422)
2021(10941)
2020(9373)
2019(21674)
2018(21882)
2017(42993)
2016(23500)
2015(26758)
2014(26791)
2013(26846)
2012(24901)
2011(22550)
2010(22800)
2009(21389)
2008(21175)
2007(19003)
2006(17211)
2005(15405)
作者
(70741)
(58040)
(57934)
(55033)
(37050)
(28011)
(26475)
(22902)
(22256)
(21135)
(19892)
(19660)
(18599)
(18402)
(18037)
(17999)
(17486)
(17400)
(16798)
(16719)
(14460)
(14440)
(14201)
(13494)
(13198)
(13067)
(13039)
(12963)
(11813)
(11567)
学科
(92406)
经济(92216)
管理(67580)
(66557)
(53896)
企业(53896)
方法(43926)
数学(37005)
数学方法(36551)
中国(28593)
(26271)
(25641)
(21312)
(21099)
业经(20695)
(17859)
贸易(17850)
(17827)
银行(17766)
地方(17467)
(17333)
农业(17102)
理论(17092)
(16866)
(16419)
(15474)
财务(15404)
财务管理(15363)
(15351)
金融(15347)
机构
大学(344793)
学院(340160)
管理(133597)
(133270)
经济(130134)
研究(115400)
理学(114250)
理学院(112946)
管理学(110905)
管理学院(110310)
中国(90033)
(75027)
科学(72224)
(66251)
(59786)
(56518)
研究所(53866)
财经(52077)
中心(51814)
业大(51043)
(50615)
北京(48511)
(47088)
(44711)
农业(44430)
师范(44273)
(41427)
(41390)
经济学(39300)
财经大学(38726)
基金
项目(223003)
科学(173587)
研究(162135)
基金(160951)
(140441)
国家(139229)
科学基金(118021)
社会(100838)
社会科(94565)
社会科学(94531)
(86171)
基金项目(85472)
自然(77902)
自然科(76010)
自然科学(75987)
自然科学基金(74624)
教育(74184)
(73402)
资助(67751)
编号(66989)
成果(56032)
重点(49562)
(49452)
(46428)
课题(46001)
(45331)
科研(42909)
创新(42241)
教育部(42071)
项目编号(41594)
期刊
(151291)
经济(151291)
研究(107453)
中国(65409)
学报(55956)
(51583)
科学(50946)
管理(49582)
(49298)
大学(41985)
学学(39336)
教育(37773)
(35417)
金融(35417)
农业(35259)
技术(27472)
财经(25672)
业经(24452)
经济研究(23452)
(21723)
问题(20285)
图书(18587)
理论(18522)
(16960)
实践(16930)
(16930)
技术经济(16317)
(15944)
科技(15789)
现代(15568)
共检索到51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风寿  
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加快城市化建设等作用。在现实中,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但受到除户籍制度、劳动关系等客观社会基本关系的制约,还受到社会保险关系的制约,各地频繁出现的"退保"等现象,就说明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难。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很难实现自由流动,势必产生了不良的后果.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不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保险关系的顺利衔接无疑更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在了解我国目前劳动力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春  梁永郭  刘萍  
本文在"分段计算"思想指导下,对统筹基金能否转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意见,以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有所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艳玲  
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就业群体数量庞大,而三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困难。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新政对此问题的解决不尽公平。本文建议可以在顶层设计引入可转移的名义账户制解决转移接续难,从而整合三大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宜勇  谭永生  
一、导言关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问题,近几年业内有不少讨论,实践探索也从未停止。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保险关系接续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玉娟  
目前,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并不顺畅,统筹基金不随之转移,参保者的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为此,需要加强立法,进一步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缴费年限的计算以及统筹基金转移等问题,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给集中转入地一定的补偿,并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整合医保制度框架和管理机构,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宗凡  
人员流动和医保制度分割的交汇,形成了我国医保关系转接的现实需要。由于地区间利益不平衡等原因,我国的医保关系转接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损害了流动人员的医保权益。解决医保关系转接问题必须把保护参保人利益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建立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医保关系转接的顺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项丽萍  陈正光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存在缴费年限单向认同、积累基础养老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接续宜采取个人账户积累合并形式;基础养老金宜采取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确定参保人受益资格,并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职保基础养老金,然后由职保待遇领取地发放养老金的转移接续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项丽萍  陈正光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存在缴费年限单向认同、积累基础养老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接续宜采取个人账户积累合并形式;基础养老金宜采取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确定参保人受益资格,并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职保基础养老金,然后由职保待遇领取地发放养老金的转移接续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卉  
欧盟成员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行的是开放性协调原则,侧重协调制度的差异性。对于养老保险待遇给付,欧盟成员国实行分段记录,累计缴费年限,暂时冻结,最后接管,按比例分配的制度。美国政府雇员的养老金计划以1984年为界,之前为CSRS计划,之后为FERS计划,两种计划因转移接续而形成的隐性债务主要由政府承担。美国政府雇员的FERS计划可以与企业雇员的养老金计划完全对接,主要通过CSRS Offset实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温海红  段雅慧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顺畅,极大地制约着农民工的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有农民工本身流动性强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设法逃避农民工养老保险责任的因素,但政策的制定存在缺陷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应加强有关立法工作,并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制定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建立完善的个人账户制和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服务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庆双  杨英强  
本文首先分析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治慧  罗静  
现阶段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转移接续制度基础虽日趋良好,但实施效果较差;转移接续责任分配界限模糊;转移接续政策有损农民工个人利益,等等。这些是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损害农民工养老保险利益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在当前转移接续需求迫切的情况下,需要在城乡统筹和转移接续制度实行的背景下,构建以新农保为转移接续平台,以要素为核心和流程再造为路径设计转移接续机制,以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俊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实施,为流动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权益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业务经办效率低、关系接续不顺畅、统筹协调难度大、参保人员有顾虑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借助银联功能落实养老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接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锋  李文中  
当前,社会关系不能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转移和衔接,已经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应该在尊重这项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相对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筹集社会保险转账储备基金,实行社会保险待遇同缴费贡献程度挂钩政策,改革社会保险关系管理制度,加快社会保险立法等改革,为社会保险关系顺利转移衔接创造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