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5)
- 2023(12030)
- 2022(9965)
- 2021(9035)
- 2020(7250)
- 2019(16306)
- 2018(15899)
- 2017(31478)
- 2016(16862)
- 2015(18821)
- 2014(18990)
- 2013(18997)
- 2012(18180)
- 2011(16703)
- 2010(17355)
- 2009(16465)
- 2008(15548)
- 2007(14249)
- 2006(13387)
- 2005(12623)
- 学科
- 济(75108)
- 经济(75033)
- 管理(48845)
- 业(47124)
- 企(35917)
- 企业(35917)
- 中国(31708)
- 融(28035)
- 金融(28035)
- 银(27322)
- 银行(27307)
- 行(26597)
- 农(23396)
- 方法(23226)
- 地方(23104)
- 数学(20154)
- 数学方法(19951)
- 财(19772)
- 制(19402)
- 业经(18043)
- 贸(15744)
- 贸易(15724)
- 农业(15688)
- 环境(15622)
- 易(15285)
- 发(13076)
- 学(12889)
- 策(12574)
- 地方经济(11734)
- 体(11623)
- 机构
- 学院(242395)
- 大学(238222)
- 济(109397)
- 经济(106942)
- 管理(89545)
- 研究(89077)
- 中国(77081)
- 理学(74144)
- 理学院(73314)
- 管理学(72385)
- 管理学院(71906)
- 财(54989)
- 京(51801)
- 科学(48716)
- 所(45099)
- 中心(42287)
- 财经(41227)
- 研究所(39784)
- 江(38969)
- 经(37162)
- 农(37116)
- 北京(34331)
- 经济学(33644)
- 范(32370)
- 师范(32114)
- 州(32050)
- 院(31896)
- 财经大学(30225)
- 经济学院(30186)
- 业大(29696)
- 基金
- 项目(143836)
- 科学(113574)
- 研究(112739)
- 基金(102133)
- 家(86572)
- 国家(85767)
- 科学基金(73136)
- 社会(71504)
- 社会科(67994)
- 社会科学(67984)
- 省(56873)
- 基金项目(52465)
- 教育(50481)
- 划(47464)
- 编号(47007)
- 自然(43230)
- 资助(42441)
- 自然科(42132)
- 自然科学(42124)
- 自然科学基金(41351)
- 成果(39990)
- 发(37828)
- 课题(33844)
- 重点(32620)
- 部(32129)
- 发展(31471)
- 展(30937)
- 创(30296)
- 性(29607)
- 国家社会(28941)
- 期刊
- 济(133036)
- 经济(133036)
- 研究(84622)
- 中国(55745)
- 融(46076)
- 金融(46076)
- 财(39714)
- 管理(35998)
- 农(35709)
- 科学(29296)
- 教育(29147)
- 学报(28689)
- 农业(23595)
- 大学(22812)
- 业经(22641)
- 经济研究(21670)
- 学学(21205)
- 技术(20919)
- 财经(20253)
- 经(17498)
- 问题(17396)
- 贸(15510)
- 国际(14983)
- 理论(13447)
- 商业(12280)
- 技术经济(12076)
- 实践(12052)
- 践(12052)
- 世界(11970)
- 现代(11914)
共检索到40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允贵 林艳红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问题,其中市场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作用非常关键。我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减排的国际压力可能继续上升。而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经济发展方式从能源消耗模式转向低碳模式。这种长期减排的压力给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以现实条件而言,当前我国碳金融仍处于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为此,文章提出了短期内推动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关注重点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碳减排 清洁发展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周振 石昱馨
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行业经济发展形势步入"两强两稳"新阶段,企业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集聚的新特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同时,须高度重视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打着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旗号的概念炒作、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新老问题。建议围绕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依靠体制改革形成制度比较优势,顺应技术演化趋势形成技术创新推动力,以合力降低军民融合的交易成本、破除军民融合的体制障碍、激发军民融合的内生活力,推动军工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关键词:
军民融合 贸易摩擦 “民参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颖
碳金融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国际碳金融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碳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认知和起步阶段。本文在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我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宏观引导 产品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今年前7个月,为助力"稳增长",央行先后两次全面降准,一次定向降准,三次降息。在频度大、力度强的调控措施推动下,社会资金状况和融资条件有所改善,但经济下行加剧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全面发挥。下一步,稳增长仍不可松懈、美联储加息施压,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和人民币贬值、股市剧烈波动等,干扰社会资金分布,成为金融风险的"风暴眼"。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做到松紧适度。同时,更须加强调控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社会融资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流动性闸门先松后收,社会资金成本总体下行,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减缓。下一阶段,通胀压力对货币政策宽松的约束将减弱,但由于政策宽松空间受到金融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暴露、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跨境资金流出等风险因素制约,我国货币政策要在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等多元目标间综合权衡。未来货币政策应更加审慎、更偏中性,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监管,以及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常规操作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未作调整。从操作目标看,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末加快0.7个百分点。从中间目标看,由于商业银行资产扩张意愿较强,货币乘数由去年12月份的3.86上升到今年6月份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连平 仇高擎 武雯 鄂永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近期七部委已联合下发相关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已初具雏形。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更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一个时期绿色监管将趋严,创新交易市场逐步开启,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客观、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落实现有绿色信贷政策,抓住大机遇,加快适应服务绿色治理和绿色增长的需要,推动自身经营战略转型。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绿色债券 商业银行战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德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未来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难点问题 金融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金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大明 李红梅
本文在对2011年农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农业及二三产业发展数据,农垦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影响农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2012年农垦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阐述自己的观点。2012年农垦经济社会发展应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确定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和人才兴垦战略。同时,国家在农垦发展与改革、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保护、农垦社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关键词:
农垦经济 形势分析 发展思路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各地各部门切实发挥社会事业和产业在补短板、惠民生、扩需求、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新引擎,积极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推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下一步,应加紧编制"十三五"社会领域规划、优化整合社会领域中央投资专项、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社会领域产业发展新引擎。
关键词:
社会发展新引擎 “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晓明
1992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改革都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发展与改革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突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1992年是经济起飞阶段向经济成熟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是连续几年的经济低速发展到高速发展的转变时期,也是“八五”计划进入具体操作的一年。这一切都预示着1992年及今后的几年,经济发展将上一个新台阶。而新台阶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制定和保证实施新台阶战略?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看,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为使经济发展每隔几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曾智泽 王君 李红宇
一、2011年高技术产业运行总体情况1.产出实现快速增长。全年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23%以上。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个别月份有小幅回落,预示着未来高技术制造业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从高速增长转到平稳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3年前3个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政策,深入推进社会改革,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基本民生持续改善,为顺利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今年以来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1.教育方面。各省陆续提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中职招生数量与上年同期持平,预计难以完成全年招生800万人的计划目标。高等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工业发展水平,且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