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1)
- 2023(15984)
- 2022(13469)
- 2021(12081)
- 2020(10112)
- 2019(23028)
- 2018(22531)
- 2017(43399)
- 2016(23722)
- 2015(26482)
- 2014(26559)
- 2013(26534)
- 2012(25187)
- 2011(23087)
- 2010(23593)
- 2009(22156)
- 2008(21493)
- 2007(19549)
- 2006(17507)
- 2005(16134)
- 学科
- 济(103055)
- 经济(102948)
- 管理(65933)
- 业(65377)
- 企(50249)
- 企业(50249)
- 方法(41178)
- 数学(36458)
- 数学方法(36186)
- 中国(35634)
- 农(30285)
- 融(29147)
- 金融(29145)
- 银(28345)
- 银行(28277)
- 行(27361)
- 地方(26849)
- 财(26762)
- 业经(23110)
- 制(22722)
- 学(21607)
- 贸(21376)
- 贸易(21357)
- 易(20736)
- 农业(20601)
- 环境(18960)
- 务(16467)
- 财务(16431)
- 财务管理(16388)
- 企业财务(15615)
- 机构
- 学院(348937)
- 大学(347977)
- 济(147059)
- 经济(143989)
- 管理(127493)
- 研究(124815)
- 理学(108651)
- 理学院(107342)
- 管理学(105629)
- 管理学院(104988)
- 中国(99691)
- 科学(77344)
- 京(74311)
- 财(69243)
- 农(68932)
- 所(65690)
- 研究所(59488)
- 中心(58180)
- 业大(55612)
- 农业(54624)
- 财经(54403)
- 江(53644)
- 经(49221)
- 北京(47297)
- 经济学(45768)
- 范(45162)
- 师范(44571)
- 院(43964)
- 州(43315)
- 经济学院(41573)
- 基金
- 项目(225515)
- 科学(175113)
- 基金(161362)
- 研究(160826)
- 家(142912)
- 国家(141666)
- 科学基金(118635)
- 社会(101804)
- 社会科(96663)
- 社会科学(96631)
- 省(89976)
- 基金项目(85647)
- 自然(76523)
- 划(76102)
- 自然科(74699)
- 自然科学(74673)
- 自然科学基金(73341)
- 教育(72802)
- 资助(65710)
- 编号(64616)
- 发(53995)
- 成果(52641)
- 重点(51677)
- 部(49156)
- 创(47285)
- 课题(45449)
- 创新(44372)
- 科研(43716)
- 计划(42848)
- 发展(42454)
- 期刊
- 济(164271)
- 经济(164271)
- 研究(104505)
- 中国(71808)
- 农(63453)
- 学报(60593)
- 科学(53152)
- 财(52273)
- 融(47819)
- 金融(47819)
- 管理(45312)
- 大学(44401)
- 学学(42162)
- 农业(42145)
- 教育(34492)
- 业经(28066)
- 技术(27920)
- 财经(27209)
- 经济研究(26814)
- 经(23358)
- 问题(22511)
- 业(22173)
- 贸(18636)
- 技术经济(17471)
- 理论(17343)
- 商业(17252)
- 版(16833)
- 国际(16545)
- 科技(16084)
- 实践(15566)
共检索到53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张锡锋
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而我国由于基数大、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显现出了巨大的碳减排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碳减排需求、碳减排供给、碳减排潜力等问题的考察,分析了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减排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扬雷 王曼莹
由碳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迫使世界各国纷纷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我国也先后成立了7家碳金融交易场所。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应加紧制定和完善碳金融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建立全国性的碳金融交易市场,科学探索碳金融定价机制,推动碳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关键词:
碳金融 交易市场 低碳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霄羽
交易机制是碳金融制度的核心,我国的碳金融制度的发展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得到了初步确立,目前交易机制日益完善,CDM交易、VER交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碳交易平台与碳金融服务也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碳交易费用昂贵、参与CDM模式单一、碳金融交易市场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困境,因此,应充分运用政府调节、市场机制、金融手段等完善碳金融交易机制,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
碳金融 交易机制 低碳经济 CDM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缪玉林
分析金融交易结构,主要是以金融资产获得和负债发生等融资总额为基础,观察资金在部门间流动的结构和在各种资产类型上交易发生的结构。 一、金融流量部门结构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颖
碳金融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国际碳金融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碳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认知和起步阶段。本文在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我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宏观引导 产品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群哲
碳金融绿色发展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快速实现。文章利用时序多指标模型对2014—2019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碳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区域视角分析,北部沿海、长江及黄河中游经济区的碳金融涨幅较大,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涨幅较小,西南、东北及大西北地区涨幅基本不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发现,CDM项目数、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市造林覆盖率对碳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则会抑制碳金融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金融市场 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群哲
碳金融绿色发展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快速实现。文章利用时序多指标模型对2014—2019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碳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区域视角分析,北部沿海、长江及黄河中游经济区的碳金融涨幅较大,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涨幅较小,西南、东北及大西北地区涨幅基本不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发现,CDM项目数、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市造林覆盖率对碳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则会抑制碳金融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金融市场 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扬雷 杜莉
目前探索和发掘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已迫在眉睫。因此,对于现有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将通过分形市场理论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碳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交易市场 分形理论 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兰草 李锴
高效的碳金融交易体系,将有效地促进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提升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效率、完善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促进中国碳金融体系与世界接轨,推进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创新。本文基于金融效率理论和评价指标,对碳金融交易体系效率进行界定并构建了碳金融交易体系效率评价指标。利用1997—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中国碳金融交易体系效率进行了量化评估,发现无论从储蓄动员能力指标还是碳金融资本配置效率结果均指出现阶段中国碳金融交易体系缺乏宏观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蕴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构建碳金融评价体系及验证影响因素,有助于定量评估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潜力。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背景下,本文构造了碳金融发展指数,发现中国部分省份的碳金融水平还很低,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碳金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实证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清洁技术水平和政策激励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结合中国碳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的异质性,提出了中国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昕 朱连磊 丁黎黎
碳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碳金融市场中的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笔者构建了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金融市场发展中三个参与主体的均衡策略选择,在政府激励策略选择下进行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构建了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演化博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低碳生产的补贴和传统生产的税收、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的成本、预期收益和间接收益等是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的成本及其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则影响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为更直观地展示博弈的演化进程,论文进行了博弈主体代表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逄锦聚
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碳交易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有关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是碳排放额,碳排放额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碳排放额的商品属性是确定的。目前,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碳排放额市场发育都很不充分,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只能实行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碳金融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基础是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而碳金融只是重要手段之一。在发展碳金融交易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规避风险,使碳金融的发展与碳技术、碳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积极参与...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碳交易 碳金融 基本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状况的加剧,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量已经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京都议定书》中的三项机制,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碳排放权的交易提供了基础。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权交易来说,CDM是其中的重要交易方式,但由于整体碳交易的标准制定和交易市场都在国外,我国仅是遵从发达国家制定的交易规则,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到碳交易的实际定价权。在制定CDM交易机制的过程中,我国处于整体碳交易价值的底端位置,只能被动接受国外碳交易机构制定的碳价格,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碳交易价格监管体制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对于促进和优化整体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莉 王利 张云
在碳金融交易中,传统的金融风险呈现异质性。本文结合国外碳金融交易的实践,归纳了碳金融交易中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风险的特征与内容,对比分析了各类风险不同评估方法的优劣,建议我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双管齐下,由政府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供给与环境培育的角度,对碳金融发展及风险防控进行规制和监管;金融机构通过设计全面有效的碳金融交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健全的碳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设计和实施先进完善的碳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建立严格的碳金融交易风险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提升碳金融交易行为主体及监管部门的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
关键词:
碳金融交易 风险度量 防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策环境 熵值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