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8)
- 2023(14352)
- 2022(12647)
- 2021(12079)
- 2020(10014)
- 2019(23060)
- 2018(23151)
- 2017(45681)
- 2016(25146)
- 2015(28545)
- 2014(29021)
- 2013(28569)
- 2012(26640)
- 2011(23991)
- 2010(24335)
- 2009(22594)
- 2008(22570)
- 2007(20161)
- 2006(18230)
- 2005(16551)
- 学科
- 济(96202)
- 经济(96079)
- 管理(76592)
- 业(69055)
- 企(57309)
- 企业(57309)
- 方法(42540)
- 数学(36711)
- 数学方法(36097)
- 财(29744)
- 中国(27950)
- 农(27425)
- 税(22109)
- 学(21338)
- 制(21035)
- 业经(20892)
- 税收(20617)
- 收(20440)
- 贸(19554)
- 贸易(19544)
- 地方(19495)
- 易(19021)
- 环境(18183)
- 农业(17403)
- 务(17190)
- 财务(17110)
- 财务管理(17070)
- 银(17038)
- 银行(16997)
- 理论(16856)
- 机构
- 大学(360883)
- 学院(360224)
- 济(141317)
- 管理(140484)
- 经济(137880)
- 理学(120007)
- 研究(119421)
- 理学院(118692)
- 管理学(116574)
- 管理学院(115921)
- 中国(92482)
- 京(78029)
- 科学(73156)
- 财(73009)
- 所(60895)
- 财经(56139)
- 江(54502)
- 农(54481)
- 研究所(54226)
- 中心(54074)
- 业大(51085)
- 经(50619)
- 北京(50501)
- 范(47770)
- 师范(47357)
- 州(44522)
- 院(43249)
- 农业(42395)
- 财经大学(41237)
- 经济学(41144)
- 基金
- 项目(231296)
- 科学(180204)
- 研究(172639)
- 基金(165417)
- 家(142654)
- 国家(141445)
- 科学基金(120780)
- 社会(105464)
- 社会科(99833)
- 社会科学(99806)
- 省(89945)
- 基金项目(87152)
- 教育(79584)
- 自然(78260)
- 自然科(76340)
- 自然科学(76322)
- 划(75979)
- 自然科学基金(74903)
- 编号(72547)
- 资助(69710)
- 成果(61190)
- 部(51100)
- 重点(51075)
- 课题(50015)
- 发(49036)
- 创(47143)
- 项目编号(45086)
- 创新(43968)
- 科研(43825)
- 教育部(43735)
- 期刊
- 济(161846)
- 经济(161846)
- 研究(115446)
- 中国(68661)
- 财(55130)
- 学报(53985)
- 管理(53570)
- 农(49949)
- 科学(48833)
- 教育(43147)
- 大学(41028)
- 学学(38212)
- 融(34912)
- 金融(34912)
- 农业(34559)
- 技术(32145)
- 财经(26649)
- 业经(26441)
- 经济研究(24967)
- 经(22652)
- 问题(21586)
- 图书(20032)
- 理论(18991)
- 贸(17931)
- 务(17587)
- 实践(17334)
- 践(17334)
- 技术经济(17303)
- 科技(16565)
- 现代(16548)
共检索到55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钢
碳税作为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减排措施,在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税制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碳税的征收原理来自于效率最大化的"庇古税"理论,但是,作为税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碳税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效率、公平、收入、成本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本文论述了开征碳税应考虑的多元化政策目标,并对我国碳税设计中如何适应上述目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碳税 税制优化 税收改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丽莉
对碳税进行国际协调的基本动因在于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以及国际外部性效应,而参差不齐的碳税征收分布、方式、环节、税率等催生碳税的国际失调困境。本文针对每一困境探讨现实中可能的解围之方,并在最后引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碳税国际协调中的立场和可能的对话与妥协前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沛英
本文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政策协调的建议。本文旨在构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框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解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磊
所谓投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总体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而对社会投资运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基本准则。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样,投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般背景,是经济运行的市场化。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可以说,投资政策是政府对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俊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国际收支平衡面临新的形势,货币调控和金融稳定面临新的任务。如何协调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本外币政策是摆在中央银行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在考察开放经济条件下相关货币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本外币政策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的重要着力点,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本外币政策协调提出了初步思路。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本外币政策协调,一要从战略层面突出人民币的优先地位,二要权衡汇率浮动、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政策独立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的金融调控体系,四要着力抓好“四促两防”,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关键词:
货币理论 本外币 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一、引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提出了许多重新改造世界金融制度的构想。今年以来,德国、法国和日本曾多次正式地建议在三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之间设立汇率目标区,试图将这三种货币的双边汇率固定在一定的范围(目标区)内,以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取得了飞速发展。1.加工贸易由零到占据外贸总量的"半壁江山"。作为一种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方式,加工贸易在解决就业、促进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晓燕 李景平 尚虎平
对社区管理主体权力的协调研究实质是在城市社区空间中对执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协调,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的互强,推动三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宏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与区域间竞争政策的协调及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已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越来越多地成为世贸组织(WTO)和区域安排的重要议题。目前,世贸组织已将竞争政策列入今后谈判的重要议程。亚太经合组织(APEC...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荐华 张自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潇潇
本文借助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引入金融危机这一极端的负面外部冲击,构建了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模型,并通过不合作、领导-跟随以及合作三种模式进行货币政策博弈分析。从理论模型中发现,无论是货币政策不合作模式还是美国领导、中国跟随的货币政策协作模式都无法使两国货币政策效果达到帕累托最优,只有两国实施具有合作性质的货币政策才能够达到货币政策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协调 博弈 中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立夫
本文剖析了基于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中美利差原则"指导下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指出货币当局放弃该原则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的套利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即已不再是传统的利差套利模式,并引出资产价格套利的概念。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引入资产价格套利模式,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资产加权收益率平价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利差套利 资产价格套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