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9)
- 2023(10035)
- 2022(8952)
- 2021(8454)
- 2020(7055)
- 2019(16637)
- 2018(17056)
- 2017(33854)
- 2016(18454)
- 2015(20922)
- 2014(21302)
- 2013(21305)
- 2012(19674)
- 2011(17877)
- 2010(17881)
- 2009(16195)
- 2008(15652)
- 2007(13720)
- 2006(12186)
- 2005(10686)
- 学科
- 济(74179)
- 经济(74099)
- 管理(55423)
- 业(49736)
- 企(40780)
- 企业(40780)
- 方法(36197)
- 数学(31775)
- 数学方法(31474)
- 中国(20345)
- 农(20133)
- 财(17607)
- 学(16377)
- 环境(15756)
- 业经(15522)
- 贸(14457)
- 贸易(14450)
- 易(14083)
- 制(13918)
- 地方(13578)
- 和(12979)
- 农业(12471)
- 银(11915)
- 银行(11880)
- 划(11775)
- 理论(11609)
- 行(11356)
- 技术(11286)
- 务(10842)
- 财务(10784)
- 机构
- 大学(268928)
- 学院(266543)
- 管理(110179)
- 济(106678)
- 经济(104302)
- 理学(95854)
- 理学院(94870)
- 管理学(93435)
- 管理学院(92969)
- 研究(85423)
- 中国(63715)
- 京(57309)
- 科学(52759)
- 财(49180)
- 所(42367)
- 财经(40041)
- 业大(39485)
- 农(39440)
- 研究所(38547)
- 中心(38503)
- 江(36939)
- 北京(36612)
- 经(36243)
- 范(34233)
- 师范(33960)
- 经济学(31246)
- 农业(31033)
- 院(30983)
- 州(30552)
- 财经大学(29854)
- 基金
- 项目(180642)
- 科学(141404)
- 研究(133527)
- 基金(130804)
- 家(112859)
- 国家(111958)
- 科学基金(96036)
- 社会(82405)
- 社会科(78067)
- 社会科学(78046)
- 基金项目(70585)
- 省(70039)
- 自然(62983)
- 自然科(61400)
- 自然科学(61384)
- 教育(60626)
- 自然科学基金(60259)
- 划(59150)
- 编号(55808)
- 资助(54210)
- 成果(44785)
- 部(40184)
- 重点(39626)
- 发(38173)
- 课题(37295)
- 创(37153)
- 科研(34650)
- 创新(34628)
- 项目编号(34453)
- 教育部(34400)
- 期刊
- 济(113884)
- 经济(113884)
- 研究(79267)
- 中国(43227)
- 管理(39567)
- 学报(39450)
- 科学(37365)
- 农(34799)
- 财(33908)
- 大学(29721)
- 学学(27878)
- 教育(27518)
- 农业(24769)
- 技术(22421)
- 融(21960)
- 金融(21960)
- 业经(19359)
- 财经(18581)
- 经济研究(17983)
- 理论(16887)
- 实践(15820)
- 践(15820)
- 经(15606)
- 问题(15600)
- 图书(14573)
- 技术经济(13349)
- 科技(12896)
- 现代(12510)
- 商业(12496)
- 业(11898)
共检索到37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力 王文举
本文通过对直购行为下企业围绕碳排放权价格的讨价还价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阶段基于项目交易的碳排放权成交价格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碳排放权市场建设落后和国内外企业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CDM排放权交易价格较低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升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价格 讨价还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英才
技术商品的成交价格,是技术商品实现交易的价格。这种价格在没成交前是难以确定的。只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双方议价,最后确定下来。议价也要有根据。否则,无法讨价,也无法还价;甚至讨价者或还价者的价格低于某一个限值,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应找到一种方法,指导双方议价,保证成交后双方受益。一、技术转让的效益交叉论技术交易双方,为了获得各自满意的经济效益,而在技术交易时必然要进行议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丽娟 乔晗 赵鸣 龙琼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影子价格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点。在R/S非参数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非线性特征检验模型,对我国五大试点碳交易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易价格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状态持续性,各个试点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易风险,交易价格时间序列并不存在周期性循环,综合来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达到有效状态。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引导我国碳交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旸 陈浩苗
以湖北、广东和深圳3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环保政策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政策对湖北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有明显影响,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无明显影响,这说明环保政策对不同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广东和深圳三个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要扩大碳排放权试点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碳金融机制。
关键词:
环保政策 碳排放交易价格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积林
本文分析了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碳配额价格、交易量的统计特征,创新性地采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内生变量建立碳配额价格的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碳配额价格与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至少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碳配额价格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预测方差贡献大于采购经理人指数对碳配额价格的预测方差贡献。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价格 动态关系 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剑飞 伊静
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定价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排放权内在价值角度出发研究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建立以本量利为分析思路的定价模型,并选取了火电企业为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认为,本文所构建的定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可以为我国碳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定价机制 本量利分析 定价模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宝臣 满佳程 刘传泽 苟泽浩
CO2排放交易体系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长的重要市场工具。我国的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运行为全国统一碳排放市场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因此分析试点的碳价决定因素具有借鉴意义。选择经济、能源、天气和配额特征等关键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用双重差分模型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碳市场中的3种政策,包括拍卖、市场多元参与者和碳排放远期交易。结果显示这些政策在价格发现和维持价格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拍卖驱动着市场价格不断地接近拍卖成交价。碳价与非控排主体的参与呈负相关关系,与碳远期的引入也呈负相关关系,所有显著的变量在一起可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明辉 王嘉诚 乔立新 冯镭
本文分别从技术贸易供受双方的角度,分析了价格的理论构成,进而提出了成交价格模型。 与商品贸易一样,在技术贸易中,转让价格是核心内容之一。但由于技术开发贸易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波动性、差异性等特点,技术转让价格在形成机理和构成形式上有许多特殊之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月欣
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权价格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耐心程度。而耐心程度取决于碳排放权的相对稀缺程度、流动性、碳排放权交易达不成时买卖双方的损失、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劣势地位的策略。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动态博弈 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骆瑞玲 范体军 李淑霞 李小鹏
本文构建了基于基准年份GDP发展水平、历史排放水平两个指标的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定量模拟了在实施碳交易的情境下,2020年我国石化行业碳排放权分配情况,以及碳交易对各子行业经济发展、减排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均衡型"、"经济发展水平偏好型"和"历史排放水平偏好型"三种分配方案下,分别对应的石化行业总体GDP变化为-0.88%、-1.01%、-0.75%。从石化行业全局经济发展来看,"历史排放水平偏好型"碳配额分配方案对GDP总量的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碳排放交易制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碳排放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志刚 谢娇玲 黄艳林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定价权和碳计价结算货币主导权的缺失成为我国无论是在政府层面、学术领域还是实践方面,都是倍感担忧的问题。争夺碳交易定价权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联系,两者之间可以构建一个重要的国家金融战略予以实施,其中适时推出CERs期货是该战略的重心。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外CERs期货合约设计的异同点及其对交易运行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和市场特点,探讨了中国CERs标准期货合约的设计,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权期货的战略目标、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期货合约 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露 林健
价格机制作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是影响碳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框架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机制实施的设计方案,最后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东 崔彬
砂石采矿权成交价与砂石价格密切相关,研究砂石采矿权成交价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砂石价格关系,对于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学界对砂石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全国及部分典型省份建筑用砂采矿权成交价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2011-2019年,我国建筑用砂采矿权平均成交单价与砂石市场均价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上涨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2)成交单价较高的区间采矿权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成交单价较低的区间则呈下降趋势;(3)我国建筑用砂采矿权成交单价区域分异明显,西部地区建筑用砂采矿权成交单价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小,东、中部地区则相反。本文从加强监测储备有序投放砂石采矿权、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提高配置效率、完善砂石运输基础设施及矿业权出让收益基准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砂石资源 采矿权 成交价 建筑用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