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5)
- 2023(12022)
- 2022(10517)
- 2021(9892)
- 2020(8195)
- 2019(19160)
- 2018(19391)
- 2017(38414)
- 2016(20853)
- 2015(23636)
- 2014(23874)
- 2013(23893)
- 2012(21970)
- 2011(19970)
- 2010(19938)
- 2009(18073)
- 2008(17636)
- 2007(15749)
- 2006(13894)
- 2005(12440)
- 学科
- 济(84623)
- 经济(84528)
- 管理(60981)
- 业(55433)
- 企(45417)
- 企业(45417)
- 方法(40570)
- 数学(35732)
- 数学方法(35404)
- 中国(23453)
- 农(22289)
- 财(20403)
- 学(19216)
- 业经(17411)
- 制(16508)
- 贸(16498)
- 贸易(16487)
- 环境(16326)
- 易(16020)
- 地方(14962)
- 银(14376)
- 银行(14334)
- 和(14164)
- 农业(13765)
- 行(13754)
- 融(13569)
- 金融(13568)
- 理论(12994)
- 务(12704)
- 财务(12643)
- 机构
- 大学(304908)
- 学院(301670)
- 济(122305)
- 管理(121561)
- 经济(119627)
- 理学(104986)
- 理学院(103868)
- 管理学(102212)
- 管理学院(101682)
- 研究(100513)
- 中国(77107)
- 京(65240)
- 科学(61666)
- 财(57649)
- 所(50685)
- 财经(46689)
- 农(46047)
- 研究所(45917)
- 中心(45468)
- 业大(44283)
- 江(43180)
- 经(42405)
- 北京(41826)
- 范(38744)
- 师范(38407)
- 经济学(36783)
- 院(36538)
- 农业(36197)
- 财经大学(34930)
- 州(34902)
- 基金
- 项目(203137)
- 科学(159437)
- 研究(148272)
- 基金(148261)
- 家(129001)
- 国家(127993)
- 科学基金(109502)
- 社会(91973)
- 社会科(87163)
- 社会科学(87139)
- 基金项目(79564)
- 省(77623)
- 自然(72555)
- 自然科(70781)
- 自然科学(70766)
- 自然科学基金(69486)
- 教育(67217)
- 划(66273)
- 资助(61488)
- 编号(61016)
- 成果(49141)
- 部(45283)
- 重点(45149)
- 发(42804)
- 创(41558)
- 课题(41087)
- 科研(39315)
- 创新(38797)
- 教育部(38688)
- 大学(37981)
- 期刊
- 济(132761)
- 经济(132761)
- 研究(91666)
- 中国(53250)
- 学报(46285)
- 管理(44509)
- 科学(43726)
- 财(40770)
- 农(40340)
- 大学(34825)
- 学学(32833)
- 教育(29725)
- 融(28490)
- 金融(28490)
- 农业(28173)
- 技术(24618)
- 财经(22684)
- 业经(21732)
- 经济研究(21194)
- 经(19157)
- 理论(18441)
- 问题(17895)
- 实践(17011)
- 践(17011)
- 图书(15393)
- 技术经济(14783)
- 商业(14108)
- 科技(14035)
- 现代(14025)
- 业(13982)
共检索到441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点。在R/S非参数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非线性特征检验模型,对我国五大试点碳交易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易价格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状态持续性,各个试点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易风险,交易价格时间序列并不存在周期性循环,综合来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达到有效状态。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引导我国碳交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公维凤 王丽萍 王传会 高仲芳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5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对象,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GARCH-BP组合模型分析了碳交易价格收益率的波动特征。结果显示:5个碳交易试点均存在波动聚集性的特征,且波动的持续性较长。5个碳交易试点中只有广东碳交易市场的收益率与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4个试点均不存在风险溢价。广东碳交易价格收益率波动还存在非对称性,其他4个试点的非对称性均不显著。从波动特征看,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程度最高。为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尽早实现,需要进一步健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调控体系、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完善碳交易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创新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强 董洁 田园春
文章利用北京等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就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特征和影响各省份交易价格波动的因素,分别构建了ARMA-GARCH模型和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特征各有差异,每个市场波动极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从能源价格、气候环境、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国外市场和非结构性因素5个方面选取了10个经济指标,分析了各指标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其中南方原油指标、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日平均气温、百度搜索指数、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日收盘数据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动力煤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工业指数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天芸 许锐翔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促使各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的实践和研究,运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排放权价格数据,分析能源价格、宏观经济、气候和国外碳排放权价格对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受煤炭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空气质量指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指数和EU ETS市场CER期货的价格也存在着正向引导的作用,但系数较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存在"反向修正"机制,但其修正速度较慢。此外,本文通过ARMAGARCH模型对国内碳排放权价格收益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价格 收益率波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旸 郑培江
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GARCH族模型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益率波动性特征。结果表明,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益率的波动聚集性、持续性表现不完全一致;北京、上海和重庆存在负向的杠杆效应,广东和湖北不存在杠杆效应;从波动溢出效应关系看,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间的整体联动性不强;运用方差比率检验法得出,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均未达到弱势有效市场。这些特征反映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缺陷,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勇斌 邵律博
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我国推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实现节能减排。运用GARCH族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权的价格变化呈现地区差异性,各省市碳排放权收益率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减少政府政策干预、完善投资者结构等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平抑价格波动、推动市场驱动减排计划目标的实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悦 常宁京
碳交易价格是碳交易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碳价的影响因素对碳交易体系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例,运用ARDL模型研究煤炭和石油价格与碳价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煤炭和石油价格对碳价均有正向影响;但短期内,均有负向影响。运用NARDL模型研究煤炭和石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对碳价的短期和长期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石油价格对碳价存在非对称效应,只有石油价格下降对碳价的影响显著。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互为格兰杰原因,石油价格是碳价的格兰杰原因。基于此,应维持能源市场稳定,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健全碳市场风险管控体系,加大碳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祖婷 沈 菲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深入发展,为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和碳排放权价格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碳交易价格波动仍存在很大风险。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碳交易价格风险的警兆指标,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作为警情指标,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2月的深圳市碳交易的月均价格作为训练数据,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利用2017年2-12月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检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否能够有效的预测碳排放权价格波动的风险。结果表明,可以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深圳市碳交易价格波动风险进行预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靖烨 王腾飞
采用EGARCH模型,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价格收益率为对象,研究碳价格的波动特征。研究发现,碳价格波动存在长期记忆性,且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对市场的冲击更为强烈。通过对比全国碳市场建设前的碳价波动情况,发现全国碳市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市场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市场监管、碳价调控、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我国碳市场建设、降低价格波动、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 郇志坚
文章基于信息共享模型和多元MGARCH-BEKK模型对欧盟排碳配额(EUA)期货与核证减排量(CER)期货进行了多层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价格发现功能方面看,EUA与CER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UA与CER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但EUA处于主导地位;从波动率来看,虽然目前仅存在EUA对CER的单向波动溢出关系,但随着市场发展,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将呈增强态势。中国作为CER一级市场上最大供应国,建议搭建统一的一级CER场外交易平台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体系。
关键词:
碳市场 MGARCH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谢涤宇
碳排放权交易将在我国未来的减排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是现阶段面临的紧要问题。本文对我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针对其量少价差大的特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稳定机制,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价格 稳定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旸 陈浩苗
以湖北、广东和深圳3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环保政策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政策对湖北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有明显影响,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无明显影响,这说明环保政策对不同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广东和深圳三个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要扩大碳排放权试点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碳金融机制。
关键词:
环保政策 碳排放交易价格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 婕 孙立红 邢贞成
中国六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场已运行了近四年,分析碳排放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将为即将建立的全国性碳排放市场提供政策建议。本文以七个试点市场的日均交易收盘价格为样本,运用 ARCH 模型簇检验碳排放交易价格的波动特性。结果显示:各个市场碳排放价格波动呈现不同的持续性、非对称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波动特征差异的政策原因,提出在建立全国性碳市场时应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免收会费、允许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等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萍萍 王亚琦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中华 胡垚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7家碳交易试点公布的碳交易价格为样本,利用EEMD方法将碳交易价格分解,并运用FGLS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碳价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受到市场内在机制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双重作用的影响;市场内在机制下,能源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石油价格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最大;市场外部环境下,各地区发展的季度GDP增长率、气温以及降水量均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