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9987)
2022(8520)
2021(7701)
2020(6413)
2019(14291)
2018(14562)
2017(28375)
2016(15946)
2015(17680)
2014(18394)
2013(18089)
2012(16978)
2011(15385)
2010(15626)
2009(14357)
2008(14568)
2007(13462)
2006(12002)
2005(11311)
作者
(46597)
(38470)
(38413)
(36917)
(24432)
(18449)
(17500)
(14811)
(14557)
(14284)
(13142)
(12916)
(12655)
(12403)
(12137)
(11860)
(11669)
(11351)
(11263)
(11045)
(9851)
(9583)
(9307)
(8849)
(8848)
(8768)
(8677)
(8636)
(7823)
(7688)
学科
(59623)
经济(59520)
管理(54644)
(46024)
(38782)
企业(38782)
方法(24156)
(21566)
数学(20787)
数学方法(20541)
(19944)
中国(18897)
(16331)
环境(14715)
(13900)
银行(13881)
业经(13771)
(13592)
(13431)
财务(13398)
财务管理(13351)
(13253)
(12991)
企业财务(12709)
(11805)
金融(11802)
(11645)
贸易(11636)
(11410)
(11365)
机构
学院(230718)
大学(229959)
(94280)
经济(92068)
管理(83591)
研究(76939)
理学(70192)
理学院(69455)
管理学(68300)
管理学院(67893)
中国(61067)
(51830)
(49028)
科学(44988)
财经(39526)
(39362)
(36857)
(35989)
(35530)
中心(35191)
研究所(34722)
业大(31572)
北京(31341)
经济学(29799)
(29366)
财经大学(29165)
(28736)
师范(28403)
农业(28050)
(27846)
基金
项目(141355)
科学(110497)
研究(106031)
基金(101587)
(88249)
国家(87523)
科学基金(73976)
社会(66570)
社会科(63049)
社会科学(63034)
(55533)
基金项目(52969)
教育(49690)
(46766)
自然(46471)
自然科(45292)
自然科学(45279)
自然科学基金(44482)
编号(43317)
资助(41803)
成果(37066)
重点(32378)
(32302)
(31494)
课题(31299)
(30355)
(29680)
(29513)
教育部(27753)
创新(27738)
期刊
(110519)
经济(110519)
研究(73730)
中国(49416)
(42869)
学报(34825)
管理(33480)
(32824)
科学(31527)
教育(27643)
大学(26823)
(26507)
金融(26507)
学学(25137)
农业(21442)
财经(20378)
技术(19936)
业经(17817)
经济研究(17599)
(17448)
问题(14880)
(12710)
理论(11769)
财会(11284)
(10877)
(10700)
技术经济(10633)
现代(10603)
实践(10500)
(10500)
共检索到361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青龙  郭丕斌  
碳排放强度目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需要设立控制性指标来保证该目标的严格实施。从控制性指标的具体要求出发,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碳排放强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能耗指标在各个层面满足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的明确性、稳定性和先行性,可以作为碳排放强度的控制性指标;人均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由区域能源技术决定,区域能源技术变迁的稳定性导致二者关系的稳定性。为方便碳排放强度控制,给出了区域人均能耗控制系数;由于人均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会随着区域能源技术锁定的渐进性突破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青龙  郭丕斌  
碳排放强度目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需要设立控制性指标来保证该目标的严格实施。从控制性指标的具体要求出发,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碳排放强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能耗指标在各个层面满足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的明确性、稳定性和先行性,可以作为碳排放强度的控制性指标;人均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由区域能源技术决定,区域能源技术变迁的稳定性导致二者关系的稳定性。为方便碳排放强度控制,给出了区域人均能耗控制系数;由于人均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会随着区域能源技术锁定的渐进性突破过程而变化,建议定期计算区域人均能耗控制系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斯曼  代普达  陈廷龙  
"碳平衡"的核心理念,是在一定研究范围及时限内,各种人类活动实现碳排放和碳汇平衡,减少环境净负担,这是一种"低碳"理念,也是"生态城市"和谐性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统称"控规")的控制要素构建碳平衡模型,为城市乃至社会整体的碳平衡在"控规"层面提供管理依据和操作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相秉军  顾卫东  
分析了在《城乡规划法》背景下控规编制的新要求,提出了"宽编制、严执行"的设想,以提高控规的适应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勇应辉  许博涵  王新军  苏海龙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再开发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而目前的解决方法很难真正落地。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类型和特点,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现有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尝试结合合适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增加污染土壤监控指标,完善控规指标体系土地使用中的环境容量控制内容,在城市污染地块再开发前用城市规划的方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以期为未来建立在污染土壤检测基础上的更科学的城市规划做铺垫,实现城市污染地块安全、可持续开发的绿色道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召东  陈静  
在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框架中,各层次规划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地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可以分配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城市土地的开发权以及在城市土地使用关系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城市空间关系,这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直接依据。文章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现状调查”、“区域分析”、“指标确定”以及控规中的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引入实例,以期对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志梅  邢树东  
为发展低碳产业,企业应从战略层面树立碳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碳排放核算制度,并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碳排放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奠定基础,在低碳竞争中赢得先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德罡  王瑾  
文章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用地分类与工业项目特征不吻合,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结合实证研究,提出其控规编制应进行适当调整,以强化工业用地的特殊性和经济性,并结合规划控制的动态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系统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旨在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慧军  罗嘉强  牛梦云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依据,自诞生以来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因控规的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也饱受争议。以宁波市重点区域(高桥地段)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管控与控规的衔接内容、方式及方法,以及其对控规改革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当前控规所面临的刚性管控与弹性开发之间的矛盾、简单化的指标确定(精度)与土地成本经济压力的矛盾、粗放式的控制指标体系(深度)与城市精细化管控的矛盾三大矛盾。进而提出未来控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由普适性规划向精准规划转变、由终极管控向阶段性目标控制转变、由多规融合成果向多规融合平台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编制需要强化基础研究、突出底线管控、弱化细则要求、保持动态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文含  唐历敏  
本文分析了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经济分析应贯穿于控规编制整个过程,是全过程动态校核;除微观经济模型分析外,应加强宏观经济要素分析,并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经济外部性纳入综合考虑。按照编制前期、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后等不同阶段,提出控规经济分析的一般框架。探讨在不同规划阶段经济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编制前期加强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预测,进行土地经济分析,明确产权地籍;编制过程中基于分类要素的经济影响分析,按照弹性系数方法确定容积率,进行地块划分;编制后按照地块最低经济容积率和城市开发收益测算进行方案校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侯伟  
低碳生态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生态城市控规技术理性和公共政策属性两方面展开。技术理性方面主要从低碳生态控规的"内在科学性"与"外在约束性"进行研究;公共政策属性方面主要围绕低碳生态控规实施总结等内容展开。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技术理性研究为主要议题,公共政策属性研究薄弱。文章以此为视角,对既有研究进行评述,讨论当前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柏巍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2000年以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情况的回顾和检讨,探寻控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提出控规应以维护公众利益为核心,以市场需求和综合协调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开发项目及不同的土地用途,因地制宜地编制,以引导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未来我国低碳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城区的绿色生态建设经验会提供未来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的技术路径。然而,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设计单位都面对一个科学验证问题:在审批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方案到底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量?针对建立以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为平台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强调在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体系内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性,探讨梳理在城区层面评估碳排放量会遇到的技术问题与应对方法。建议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内的活动量及排放系数的详细类别重新排列,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云  陈美玲  陈志端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敏  徐会夫  
由于编制技术缺陷与整体制度环境等原因,针对控规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修改,已成为规划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从规划管理视角出发,分析了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控规修改管理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规范申请主体与对象、合理设定申请的门槛、科学划分修改的类型、分类施控的论证程序等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为有关城市在规划管理实践中规范控规修改的程序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