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0)
- 2023(9380)
- 2022(8160)
- 2021(7361)
- 2020(6509)
- 2019(15223)
- 2018(15255)
- 2017(30692)
- 2016(16967)
- 2015(19319)
- 2014(19810)
- 2013(19901)
- 2012(18952)
- 2011(17399)
- 2010(17594)
- 2009(16464)
- 2008(16347)
- 2007(14980)
- 2006(13305)
- 2005(12145)
- 学科
- 济(74565)
- 经济(74467)
- 管理(47212)
- 业(44001)
- 方法(35448)
- 企(33130)
- 企业(33130)
- 数学(32075)
- 数学方法(31818)
- 农(21075)
- 中国(20906)
- 财(19000)
- 学(16907)
- 制(16185)
- 贸(15127)
- 贸易(15120)
- 易(14736)
- 环境(14696)
- 业经(13830)
- 地方(13802)
- 农业(13661)
- 银(12999)
- 银行(12955)
- 行(12409)
- 和(12011)
- 融(11752)
- 金融(11749)
- 务(10483)
- 财务(10462)
- 财务管理(10428)
- 机构
- 大学(257678)
- 学院(254413)
- 济(109581)
- 经济(107380)
- 管理(94999)
- 研究(87358)
- 理学(81298)
- 理学院(80359)
- 管理学(79098)
- 管理学院(78617)
- 中国(66801)
- 京(54309)
- 科学(53225)
- 财(52375)
- 农(46183)
- 所(45512)
- 财经(41264)
- 研究所(41164)
- 中心(40067)
- 业大(39262)
- 江(38494)
- 经(37213)
- 农业(36651)
- 经济学(35018)
- 北京(34433)
- 范(32826)
- 师范(32485)
- 经济学院(31973)
- 院(30718)
- 财经大学(30254)
- 基金
- 项目(162278)
- 科学(126196)
- 基金(117468)
- 研究(117416)
- 家(102883)
- 国家(102075)
- 科学基金(85374)
- 社会(74534)
- 社会科(70652)
- 社会科学(70628)
- 省(62861)
- 基金项目(62575)
- 自然(54218)
- 教育(53878)
- 划(53638)
- 自然科(52871)
- 自然科学(52852)
- 自然科学基金(51954)
- 资助(48194)
- 编号(47928)
- 成果(40103)
- 重点(37071)
- 部(37020)
- 发(35800)
- 创(33180)
- 课题(32721)
- 科研(31607)
- 教育部(31421)
- 创新(31216)
- 国家社会(30919)
- 期刊
- 济(120029)
- 经济(120029)
- 研究(75588)
- 中国(47015)
- 学报(42106)
- 农(41041)
- 财(40055)
- 科学(37153)
- 管理(32332)
- 大学(31193)
- 学学(29062)
- 农业(27300)
- 融(24421)
- 金融(24421)
- 教育(23193)
- 财经(20723)
- 技术(20317)
- 经济研究(19712)
- 业经(19247)
- 经(17892)
- 问题(17254)
- 业(14340)
- 贸(14323)
- 图书(13442)
- 技术经济(13330)
- 理论(13208)
- 统计(12839)
- 商业(12440)
- 版(11971)
- 实践(11815)
共检索到378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珍珍 李健
结合我国实际,对Kaya等式进行扩展,引入经济效应影响因子、能源强度影响因子、行业贡献影响因子和碳排放强度影响因子,构建了行业CO2排放增长驱动力模型。论文应用该模型测算和分析了1990年至2010年我国6个经济部门CO2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①1990—2010年,影响我国各行业CO2排放的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效应,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是能源强度效应和碳排放强度效应;②碳减排政策的制定要权衡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政策协同;③1997—2000年和2005—2010年CO2排放量减少或增速减缓的主要驱动力是能源强度效应和行业贡献效应;④基于国情,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时间内对CO2减排效力不大,而是一...
关键词:
环境经济 行业分解分析 CO2排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冰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为基础,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历史面板数据,结合旅游业的经济特性,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及其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而不是通过追求技术进步来获得的,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价格水平、环境质量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作用下,各地的旅游发展绩效与其制度质量无关;可进入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此外,旅游发展可能会降低目的地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投资需求,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也会对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旅游发展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旅游发展与其它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欣然 雷良海
文章以我国1980~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科技支出数据为基础,证实财政科技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建立包含科技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出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义 徐康宁
本文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MDI),分别基于不同分解层次(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以及短期(1994-2008年)、长期(1980-2008年)两个时间段来考察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变化效应是碳排放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则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部门结构细分程度越高,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的解释力越弱,而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显著增强;长期内产出效应、技术效应对于碳排放的解释力均下降,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大幅度提高;此外,我们发现能源结构效应、...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结构变化 去耦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得出的结论是外贸没有真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贸易类产业的结构不够合理.为此,我国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升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贡献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建青 何诚颖
中国证券业在行业规模、治理结构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随着证券市场逐步完善和成熟,我国证券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证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证券业所创造的附加值对GDP的贡献度上。证券市场流通市值对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证券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以及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的结论都清晰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尤其是扩大市场规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证券业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流通市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利用GDP支出法测算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而提出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基本方法。本文认为,进口、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同,因而不能在同一计算公式中分解出既包含进口又包含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部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分别采用体现不同作用机理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 贡献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昱宁
本文利用索洛“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意识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很小,浙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投入来完成。因此,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贡献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帮助 王克凡 王平
准确识别与评估碳排放驱动因素对我国确定正确的减排方向、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很重要。本文基于拓展Kaya恒等式,建立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2层7部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依据碳排放年增长率的阶段性变化特点划分为五个阶段,考察1991-2012年我国7个部门14种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2年我国碳排放增加55.46亿吨。其中,正向驱动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为:人均GDP、交通工具数量、经济结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口总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总人口、运输线路单位长度能耗;负向驱动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平均运输线路长度、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强度、...
关键词:
碳排放 迪氏指数 Kaya恒等式 分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宏
本文利用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八五"到"十五"时期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持续不断但作用有所减弱,价格贡献则呈震荡趋势且对总产值变动幅度产生较大影响,而播种面积、种植业内部结构和种植业区域结构的贡献仍持续不断。在粮食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基本上一致,但在经济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有差异。
关键词:
种植业 贡献因素 因素分解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佳强
从总体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各需求成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更多地表现为内需拉动型,除投资外,消费需求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显著,而出口在1990~1999年以后的贡献上升;从行业层面上看,同样支持内需拉动的观点,同时不同行业的主导内需因素存在差异,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更多地表现为消费拉动,而中间产品行业中投资对产出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
内需拉动 出口拉动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张毓 孙根年
内需和外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与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对内需与外需产生何种作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依据经济学理论,本文从内外需求视角构建旅游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采用1983—2014年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贡献作用,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总体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直接拉动效应。其中,旅游消费对国内需求与出口需求拉动明显,而对投资需求不显著,但旅游消费通过内需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拉动效应很显著,且国内旅游高于入境旅游。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中介贡献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差异,国内旅游将取代入境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因此,在实...
关键词: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内外需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凌霄 周敏
基于2000~2013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测算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变化水平,通过构建脱钩模型来研究二者的脱钩状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的乘法形式,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对碳排放量作用的效应大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除了2002~2004年为扩张负脱钩以及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为扩张连结以外,其他年度都为弱脱钩状态;从总体上看,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均为正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能源结构效应则为负,且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因素分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捷 石柳 赵秀娟
将居民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研究范围,采用LMDI分解法对2000—2011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碳排放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收入对碳排放增加整体上表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生产部门能源结构和能源碳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负效应;生活部门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效应不确定;总体上正向驱动效应超过负向驱动效应,致使广东省的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态势。
关键词:
终端能源消费 碳排放 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