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4402)
- 2022(11604)
- 2021(11020)
- 2020(8911)
- 2019(20649)
- 2018(20529)
- 2017(40698)
- 2016(21297)
- 2015(24268)
- 2014(24172)
- 2013(23473)
- 2012(21234)
- 2011(18907)
- 2010(18914)
- 2009(17045)
- 2008(16478)
- 2007(14748)
- 2006(12725)
- 2005(10979)
- 学科
- 济(88994)
- 经济(88918)
- 管理(64991)
- 业(58927)
- 企(48380)
- 企业(48380)
- 方法(43524)
- 数学(39190)
- 数学方法(38552)
- 中国(26065)
- 农(25081)
- 财(22687)
- 业经(19636)
- 制(17759)
- 贸(16538)
- 贸易(16525)
- 环境(16400)
- 易(16122)
- 农业(16016)
- 银(15435)
- 地方(15429)
- 银行(15426)
- 融(14878)
- 金融(14875)
- 行(14772)
- 理论(14517)
- 务(14256)
- 学(14204)
- 财务(14188)
- 财务管理(14158)
- 机构
- 学院(299735)
- 大学(297521)
- 济(126571)
- 经济(123998)
- 管理(121393)
- 理学(104777)
- 理学院(103825)
- 管理学(101997)
- 管理学院(101440)
- 研究(90595)
- 中国(72397)
- 京(60988)
- 财(60300)
- 科学(50600)
- 财经(48317)
- 经(44044)
- 中心(43958)
- 江(42903)
- 所(41786)
- 经济学(39677)
- 业大(39483)
- 农(39142)
- 北京(38162)
- 研究所(37346)
- 范(36903)
- 师范(36565)
- 财经大学(36322)
- 经济学院(35927)
- 州(34534)
- 院(33549)
- 基金
- 项目(200445)
- 科学(160013)
- 研究(152212)
- 基金(146585)
- 家(125314)
- 国家(124296)
- 科学基金(108953)
- 社会(97804)
- 社会科(92797)
- 社会科学(92775)
- 省(77884)
- 基金项目(77030)
- 教育(72033)
- 自然(68698)
- 自然科(67115)
- 自然科学(67101)
- 自然科学基金(65859)
- 划(65391)
- 编号(63405)
- 资助(59887)
- 成果(50237)
- 部(45469)
- 重点(44797)
- 发(43175)
- 课题(42831)
- 创(42765)
- 国家社会(40522)
- 教育部(40230)
- 创新(39883)
- 人文(39435)
- 期刊
- 济(135141)
- 经济(135141)
- 研究(86723)
- 中国(54892)
- 财(46337)
- 管理(45956)
- 学报(37232)
- 科学(37101)
- 农(35212)
- 教育(33959)
- 大学(30769)
- 融(30557)
- 金融(30557)
- 技术(30022)
- 学学(28764)
- 财经(24301)
- 农业(24210)
- 业经(23878)
- 经济研究(22302)
- 经(20862)
- 问题(18301)
- 统计(15447)
- 理论(15359)
- 技术经济(15221)
- 商业(14703)
- 贸(14655)
- 策(14079)
- 实践(13825)
- 践(13825)
- 图书(13525)
共检索到434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坤伦
基于国际碳排放市场发展情况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亟需审时度势地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本文从碳排放权的属性分析入手,探索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路径选择,提出以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平台为基础、上市公司率先示范,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并借助碳交易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碳交易 市场路径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为了增加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定价权,我国应尽快建自己的碳交易体系,从而推动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通过约束"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造成碳排放权的稀缺而使其具有市场价值。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巨大,可为国际碳交易市场提供大量减排资源。但由于缺少系统的交易体系,加之国内金融机构在参与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栋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长期深度脱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市场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总结国内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及现状,概述碳排放权市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及短板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尽快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履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全面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瑞 陈德敏 林勇
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掌握国际环境谈判主动权的有效途径和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分析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认为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必须先建立区域性碳市场;借鉴重庆市"地票"模式的成功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通过碳汇、碳源评价,摸清市场基础,创新设计重庆碳交易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推行区域碳票示范交易试点,逐步推向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广;最后基于市场设计,提出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庆华
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在能够给一国经济带来增长效应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对其开放目标和路径依赖认真研究。文章作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到了放弃以融资为目标的开放阶段,而转向追求安全和效率目标。通过推动资本自由流动,才能提高中国金融监管水平和金融机构的运作管理水平从而适应金融发展的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路径依赖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强 李涛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我国被迫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入手,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欧盟与美国排放权市场的借鉴及启示,并探讨了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径选择: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布局、基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选择、基于适度干预的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二氧化碳 碳排放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胡豪 班晴晴
建立全国统一用水权市场对于进一步释放用水权市场潜力、更好激发用水权市场发展动力、加快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总结我国用水权制度改革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详细剖析我国用水权市场的瓶颈制约,如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用水权市场交易机制、水价杠杆作用发挥等方面仍有待突破。基于此,应加快完善用水权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全面推进用水权确权工作;构建多层次统一的全国用水权交易平台和用水权交易数据库,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制定规范的、统一的用水权交易规则和标准;兼顾地区水情区情差异,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用水权交易路径,积极培育多元化交易主体,创新完善用水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国家水网、智慧水利和计量监测设施建设,为加快全国统一用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必要的载体和科技支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朗
《京都议定书》创新性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探讨中国发展碳交易的必要性和基本成熟的条件,通过对中国现行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国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经验的借鉴,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作出基本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市场机制 市场结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宗新 徐冰玉
发展场外交易(OTC)市场,是打造无缝隙资本市场体系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三者相互补充、渗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上海推进OTC市场建设,是积极扶持广大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需要,可为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提供"预备市场"及退市通道,以形成无缝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上海OTC市场发展模式选择,应包括OTC市场体系、交易机制、转板及退市、监管设计等方面。
关键词:
资本市场体系 场外交易市场 三板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宗新 徐冰玉
发展OTC市场,是打造无缝隙资本市场体系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三者相互补充、渗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上海推进OTC市场建设,是积极扶持广大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需要,可为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提供"预备市场"及退市通道,以形成无缝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上海OTC市场发展模式选择,应包括OTC市场体系、交易机制、转板及退市、监管设计等方面。
关键词:
资本市场体系 场外交易市场 三板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燕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由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当前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市场区别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场外交易市场是形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必须在市场化框架下,充分解决制度设计、市场监管与中介服务等问题。
关键词:
多层次 资本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鈜
本文以资本市场、产权市场以及相关概念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产权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以及场外交易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平台存在明显政策边界和行政效应。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产权市场 场外交易 政策 边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刚 和立强
从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及广西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南宁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通过对其交易品种、交易方式进行改造、转换、扩展,率先实行各类股权的全流通,逐步形成证券化的标准型产权交易市场来建立广西初级资本市场。在国有产权转让已经进入产权交易所的同时,凭借良好的交易制度、商业模式和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各类产权交易进入产权交易所。
关键词:
广西 初级资本市场 建设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力
当前我国面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经济稳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快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通过分析和展望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基于配额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经验与前景,并在评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配额交易 项目交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胡垚
碳排放影子价格是衡量单位碳排放增加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的货币幅度,即环境治理的机会成本,其测算对我国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的影子价格进行测算,同时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行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扭曲。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交易价格与影子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说明所在地区企业减排成本高、压力大,尤其是广东和深圳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湖北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关键词:
交易价格 影子价格 价格扭曲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