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780)
2022(8220)
2021(7428)
2020(6216)
2019(14290)
2018(14097)
2017(28230)
2016(14837)
2015(16968)
2014(17064)
2013(16985)
2012(15977)
2011(14453)
2010(14609)
2009(13698)
2008(13385)
2007(11908)
2006(10825)
2005(9989)
作者
(41599)
(34692)
(34664)
(32985)
(21973)
(16357)
(15845)
(13480)
(13027)
(12269)
(11738)
(11422)
(11072)
(11071)
(10691)
(10576)
(10234)
(10146)
(10113)
(10066)
(8748)
(8357)
(8279)
(7864)
(7782)
(7779)
(7722)
(7625)
(6824)
(6740)
学科
(60327)
经济(60227)
管理(50795)
(44011)
(36132)
企业(36132)
方法(24777)
(22760)
贸易(22748)
(22169)
数学(21050)
数学方法(20868)
(19623)
中国(18916)
(18475)
(16772)
环境(14475)
业经(13861)
(13317)
银行(13305)
(12815)
(12721)
金融(12719)
(12286)
(11336)
财务(11313)
财务管理(11286)
(10967)
企业财务(10587)
(10503)
机构
大学(221458)
学院(220351)
(102289)
经济(100467)
管理(84254)
研究(73952)
理学(71867)
理学院(71196)
管理学(70375)
管理学院(69987)
中国(58324)
(51923)
(45396)
财经(40408)
科学(38324)
(36560)
(35564)
中心(33149)
经济学(32811)
(32038)
研究所(31366)
财经大学(30121)
经济学院(29751)
(28883)
北京(28860)
(27253)
业大(27043)
(26235)
师范(26025)
(25420)
基金
项目(138055)
科学(109820)
研究(106350)
基金(102165)
(87323)
国家(86659)
科学基金(74207)
社会(70423)
社会科(67044)
社会科学(67034)
基金项目(53461)
(51394)
教育(48277)
自然(44414)
(43834)
自然科(43312)
自然科学(43304)
编号(42721)
自然科学基金(42518)
资助(40972)
成果(35737)
(32870)
(32743)
重点(31344)
(30381)
国家社会(29880)
课题(29416)
(29254)
教育部(29116)
人文(28438)
期刊
(113898)
经济(113898)
研究(72361)
中国(40668)
(39385)
管理(32442)
学报(27263)
科学(26798)
(26363)
(25321)
金融(25321)
大学(22363)
学学(21114)
教育(20266)
财经(20205)
(19739)
经济研究(19547)
业经(18610)
国际(18329)
农业(17603)
(17444)
问题(17016)
技术(16930)
商业(11517)
世界(11355)
理论(11004)
现代(10323)
技术经济(10225)
实践(9675)
(9675)
共检索到339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芳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进行碳减排的两个重要的制度选择。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占国内排放总量的比重较高,且国际贸易对国内碳排放水平有较大影响,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碳减排制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提高了我国碳排放总量,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转移提高我国碳排放总量并影响我国国内部分行业碳排放水平。因此,国际贸易成为我国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重要参考。同时,我国实行不同碳减排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开征碳税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四大影响,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三大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谢利娟  
制度差异可以通过影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一国的竞争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增大两国贸易进行的阻力,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诱发贸易摩擦。而通过调整各自国家的制度安排、相互承认各自的社会经济规制、建立经济联盟等途径进行制度差异协调,就能达到帕累托效率,从而实现双赢,避免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郑辛迎  聂辉华  
新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企业内贸易的出现,以及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复杂的一体化或外包形式,为此,最近的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将制度质量融入贸易模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产权安排和地区的贸易模式。基于国内外的最新文献,本文主要从交易费用、契约不完全和总体制度质量这三种角度介绍了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和FDI的影响及其实证检验方式,梳理了"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这些理论进展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娜  
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碳标签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引起了各国关注。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容易造成事实上的隐形贸易壁垒,会在产品的出口、碳足迹的评估,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变化等方面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构建中国的碳标签体系,开发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并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预防贸易壁垒;在企业层面,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鼓励开发环保技术,同时开展绿色营销。通过多层级的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玮  
碳税是经济发达国家将国际贸易问题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的产物。碳税的开征对各国贸易竞争力、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际气候条约没有达成的背景下,由国际贸易活动引致的"碳泄漏"会使得碳税抑制碳排放的功效大打折扣,但从长远看国际贸易也有可能推动碳税在全球的普及。本文从多个视角辩证地分析了碳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碳税政策选择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张春军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贸易的不断拉动,但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本文根据中国1996-2010年的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27个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对其碳排放趋势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EKC的存在性并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考察碳泄漏问题。所得结论如下: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无论是人均碳排放还是总的碳排放均符合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贸易减少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但却增加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红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敏  
在国际贸易领域,动物福利立法常常被发达国家用于进口贸易的管制,进而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道德壁垒。然而,由于我国缺少动物福利规则,无法以动物福利为由对我国动物产品的进口进行管理,因此失去了一个有效的进口管理手段,我国相关产品也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对等地位。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在国际贸易管理领域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贸易保障制度,为我国动物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建立起一道有效的道德防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帅传敏  郭晴  
随着世界温室气体(GHG)大量排放和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类自身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采取强有力的碳减排措施已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必将受到挑战。本文基于经典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和H-O理论模型,采用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方法,构建了加入碳要素后的李嘉图模型和H-O理论模型,并与传统的李嘉图理论和H-O理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考虑碳要素以后,原有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格局被打破,原来的贸易方向发生改变,原来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变成了具有比较劣势的国家。(2)在原有的要素禀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考虑碳要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亚斌  
无论是静态比较优势模型,还是动态比较优势模型,都未考虑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显然是将制度视为外生的了。事实上,只有引入制度分析,才能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的磨合成本等方面影响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无论是静态比较优势模型,还是动态比较优势模型,都未考虑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显然是将制度视为是外生的了。事实上,只有引入制度分析,才能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的磨合成本等方面影响国际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詹礼愿  
西方国家针对我国日益频繁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挥之不去的烦恼。理性而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为国际贸易法所允许,但贸易保护措施的滥用几乎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公害。在现行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下,唯一能限制贸易保护措施滥用的法律措施就是启动国际贸易的司法审查程序。自美国海关法院成立以来,70年历史证明,美国国际贸易司法审查机制已基本完善与成熟,值得我国利用与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制度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个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来源、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所具有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该领域已有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初步解读了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种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所具有的影响与作用效应。这对于重新理解与解读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扩张、优势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效应,应该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借鉴与分析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新  王翠竹  谭桑  
制度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已有文献关于制度质量(即制度的好坏及程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接着对有关制度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相关文献从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国际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两个角度加以梳理,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细分,最后指出目前对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钟昌元  
目前各国在不同领域使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有不少,但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非《协调制度》莫属。《协调制度》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其英文为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目前它被许多国家广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