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9)
- 2023(11785)
- 2022(10344)
- 2021(9852)
- 2020(8320)
- 2019(19404)
- 2018(19809)
- 2017(38232)
- 2016(20910)
- 2015(23901)
- 2014(24402)
- 2013(23944)
- 2012(22145)
- 2011(20087)
- 2010(20191)
- 2009(18576)
- 2008(18171)
- 2007(15942)
- 2006(14153)
- 2005(12466)
- 学科
- 济(80852)
- 经济(80758)
- 管理(58156)
- 业(53394)
- 企(43587)
- 企业(43587)
- 方法(38101)
- 数学(32605)
- 数学方法(32266)
- 贸(23971)
- 贸易(23959)
- 中国(23461)
- 易(23263)
- 农(22033)
- 财(20024)
- 学(18522)
- 制(17259)
- 业经(17215)
- 地方(16230)
- 理论(14583)
- 银(13940)
- 银行(13894)
- 农业(13793)
- 和(13370)
- 行(13310)
- 融(12569)
- 金融(12561)
- 体(12430)
- 环境(12382)
- 技术(12373)
- 机构
- 大学(303054)
- 学院(301227)
- 济(119256)
- 管理(117589)
- 经济(116555)
- 研究(101533)
- 理学(101429)
- 理学院(100299)
- 管理学(98636)
- 管理学院(98102)
- 中国(74862)
- 京(65352)
- 科学(63128)
- 财(55566)
- 所(51644)
- 农(48905)
- 研究所(46946)
- 业大(45417)
- 中心(44541)
- 财经(44474)
- 江(43450)
- 北京(41600)
- 经(40235)
- 范(39668)
- 师范(39269)
- 农业(38689)
- 院(37389)
- 州(35536)
- 经济学(34887)
- 财经大学(32970)
- 基金
- 项目(201631)
- 科学(155934)
- 研究(149247)
- 基金(143523)
- 家(125049)
- 国家(124007)
- 科学基金(104504)
- 社会(90611)
- 社会科(85690)
- 社会科学(85667)
- 省(78868)
- 基金项目(76483)
- 教育(68282)
- 自然(67879)
- 划(66511)
- 自然科(66188)
- 自然科学(66168)
- 自然科学基金(64929)
- 编号(62708)
- 资助(59741)
- 成果(51923)
- 重点(44701)
- 部(44477)
- 课题(43252)
- 发(42822)
- 创(41470)
- 创新(38649)
- 项目编号(38631)
- 科研(38577)
- 教育部(37745)
共检索到44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杭生
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占世界贸易的比重高居第三位,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贸易大国,然而还不能说就是贸易强国。本文研究我国确立贸易强国地位应该达到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包括:贸易规模指标、核心竞争力指标、贸易结构指标、盈利性指标和贸易环境条件,并且运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距。
关键词: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昭
现在我国文化贸易统计的状况是:没有一个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指标设置,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外汇管理局都是从国际贸易相关指标和数据中剥离出、估算出文化贸易的指标和数据,而且各部门核算的口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往往出现同一指标的不同数据结果。随着我国文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产业分类指标和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与现行的指标分类对接,针对文化产业的产值贡献、产业布局、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发展焦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把握产业发展态势,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贸易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设置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尝试为我国建立一套科学的文化贸易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郝梦琪 王婷
考虑到物流绩效与贸易便利化的关系,以物流绩效指数(LPI)为切入点,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量了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排名靠前的国家,其LPI指数排名也相应靠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基于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变化,文章构建了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方法计算了贸易强国指标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排名居中,但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步缩小的背景下,为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娜 杨正东
在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愈发重要,与之相伴的文化贸易蓬勃发展。首都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研究其对外文化贸易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确定了首都对外文化贸易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贸易特点,并分别构建了首都"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上、下环流"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构建首都文化贸易"三环流"模式,确保首都文化贸易评价指标体系服从于国家价值链、融入国际贸易价值链的大格局,为评价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彭羽 陈争辉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现有国内外关于投资贸易便利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几乎都是以国家层面作为其评价分析视角。文章从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内涵和评价框架出发,结合国家对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商业模式运作对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需求,设计了一套适合上海自贸区层面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和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李峰 曾铮
中国是"大而不强"还是"大而且强"?对于一国贸易国类型的判别,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GPNS)来构建贸易强国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得出贸易强国的判别标准,即贸易效益因子、贸易环境因子以及贸易结构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是: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处于第三阶梯,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中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需要从贸易效益、贸易结构、贸易环境方三个方面着手改善。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贸易强国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 吴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合作重点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文章通过对中国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四大自贸试验区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出在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自贸试验区的必要性。为对我国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并提出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贸易投资便利化 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永友 刘建明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入世又标志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历史阶段。从战略角度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最终建立,关系到外贸、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相互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然而,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及其体系,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其严肃性,甚至会因评价的随意性而陷入庸俗化。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科学体系,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怀勤 高晓雨 许晓娟 方元欣
数字贸易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然而,国际社会对数字贸易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市场拓展和规则制定,数字贸易测度也成为国际贸易统计领域具有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国际社会关于数字贸易概念和测度方法既有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的"二元三环"概念架构,构建了测度数字贸易规模的指标体系,开发了以"实际数字交付比率"为关键的数字贸易测度法,并使用中国"两化融合"平台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2018—2019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了试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数字贸易测度研究以及有关部门建立数字贸易统计监测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丽娟 姚予龙
以国际视野角度,从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产业契合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总体框架,并进一步分解为12个指标,建立主要石油进口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选取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及欧洲、独联体等共15个国家,利用Delphi和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相对其他石油进口国家而言,中国是与俄罗斯未来石油贸易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2中国在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方面具备明显的合作优势;3中国在石油产业技术和设备方面不及日本等国家,技术支撑合作潜力受到制约;4中国应明确本国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黄英婉
在评估国家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时,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将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分别进行研究。在全球投资、贸易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总体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晶 杨珍增
在梳理国内外对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定性、定量绩效评价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四个自贸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四个自贸区内企业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需求,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一套符合中国自贸区发展定位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提出各级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东
本世纪末中国将达到小康社会。这是九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率领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确立小康目标指标体系?如何量化小康目标并测度实现程度?这是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点探索。一、小康目标的概念和内涵“小康”一词源于春秋时期儒家经典之作《礼记》,是儒家构想的次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指的是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