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5)
2023(5539)
2022(4869)
2021(4714)
2020(4016)
2019(9132)
2018(9134)
2017(18337)
2016(10328)
2015(11744)
2014(11918)
2013(11985)
2012(11586)
2011(10647)
2010(11291)
2009(10999)
2008(10981)
2007(10237)
2006(9667)
2005(9140)
作者
(30113)
(24642)
(24434)
(23871)
(15924)
(11668)
(11346)
(9467)
(9417)
(9293)
(8323)
(8095)
(8090)
(8067)
(7818)
(7709)
(7370)
(7309)
(7270)
(7242)
(6544)
(6130)
(6038)
(5729)
(5714)
(5688)
(5658)
(5599)
(5015)
(4907)
学科
(38337)
经济(38284)
管理(30371)
(27782)
(21114)
企业(21114)
中国(15224)
方法(14482)
(13853)
(13760)
数学(12968)
数学方法(12774)
(12358)
(10277)
银行(10269)
(9887)
(9531)
贸易(9521)
(9520)
(9346)
教育(9205)
(8521)
制度(8519)
(8327)
农业(8248)
业经(8109)
(7962)
金融(7962)
税收(7953)
(7890)
机构
大学(151496)
学院(150449)
(64742)
经济(62928)
管理(55846)
研究(53457)
理学(45730)
理学院(45240)
管理学(44595)
管理学院(44273)
中国(43358)
(36090)
(33008)
科学(27758)
(26581)
(26575)
财经(26415)
中心(24668)
(23628)
研究所(22984)
北京(22138)
(21562)
(20889)
(20772)
师范(20645)
(19341)
经济学(19337)
财经大学(19098)
业大(17577)
经济学院(17317)
基金
项目(82267)
研究(66896)
科学(64091)
基金(57385)
(47615)
国家(47140)
社会(40384)
科学基金(39681)
社会科(38222)
社会科学(38217)
教育(32607)
(31959)
编号(29676)
基金项目(28627)
(27124)
成果(26942)
资助(25337)
自然(23333)
自然科(22702)
自然科学(22692)
自然科学基金(22274)
课题(21827)
(19437)
(18367)
重点(18342)
(18154)
(18123)
项目编号(17502)
教育部(16941)
(16471)
期刊
(82642)
经济(82642)
研究(57945)
中国(35786)
(26246)
教育(25384)
(23053)
金融(23053)
管理(22139)
(20252)
学报(16970)
科学(16712)
大学(13858)
业经(13671)
技术(13320)
财经(13231)
农业(13189)
经济研究(12869)
学学(12320)
(11367)
问题(11015)
(10518)
国际(9034)
理论(8920)
图书(8875)
(8823)
实践(8053)
(8053)
(7730)
论坛(7730)
共检索到257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玉兰  孟立军  
分析了我国目前硕士生"双少"招生政策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即提高"双少政策"的质量,转换其执行模式,提倡政府参与管理,严格贯彻实施;加大政府对"双少政策"的资金投入,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建立健全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的评估与监督体系;建立享受"双少政策""双少生"的管理信息平台及失信惩戒机制,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加强"双少生"的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东霞  赵潇  刘宇  
我国硕士生招考制度自1978年恢复以来逐步完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硕士生招考制度历经不断的改革和优化。在总结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变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我国在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一直采取特殊照顾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少数民族考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入学机会,但同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经费难以落实和委托单位及委托协议流于形式等问题。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应坚持根据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状况,适当调整入学条件,改地方单位委托为地方政府委托,适当延长培养周期和坚持毕业生回民族地区服务的原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康平  张亚群  郭如梅  
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影响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两大因素。在录取率相对较低时,应优先考虑公平性,继续采用现行的"统考+复试"的招考模式,完善复试与调剂流程;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录取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应优先考虑招考效率(专业区分度),由培养单位自主选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和平  
从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试论我国硕士生招生改革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睿  
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继续推进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以解决初试形式繁杂、考务管理任务繁重、入学选拔标准不统一、学校自命试题存在科学性、安全性隐患等问题。提出应尽快在所有学科门类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否考试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不应该与教学相混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迁  
我国本专科教育全面实行“并轨”之后,硕士生教育是否亦应按照“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实行收费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并就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实行硕士生教育收费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亚宇  
研究生招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窗口。作为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生招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招生规模及招生计划的改革从理论上作了探讨。根据几年来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围绕着按社会需求组织研究生招生,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在招生中引入竞争机制,努力为学校提供优秀生源等,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一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华静  叶松  瞿海东  
通过对不同生源的学位论文成绩的统计分析,指出不同入学方式的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成绩有显著差异,其中免试入学的硕士生学位论文成绩最优,而单独考试入学的硕士生学位论文成绩参差不齐。进而提出了扩大免试招生比例,逐步取消单独考试制度等改革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试谈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中存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尹二苟郭新华(尹二苟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既是国家和招生单位向社会宣传招生政策、公布招生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考生获取当年招生政策与招生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它是国家与考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岳生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改革现行硕士生统考招生办法熊岳生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教育,担负着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入学考试能否准确有效地选拔真正具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以保证研究生新生的入学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问题。硕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国平  张晓涛  江莹  
界定了网上报名的含义,分析了现行报名模式的弊端,探讨了网上报名的意义,并在剖析网上报名系统设计原则(稳定性、整体性、易用性、灵活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教育部的站点上(或单独设立一个公共站点)建立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报名网站,实现网上报名的设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健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办学特征限制,招生工作面临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困境。近年来硕士生持续扩招为地方高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机遇和环境,政府调控、特色发展和管理创新是地方高校应对招生困境的基本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戴志刚  
导师在指导硕士生的学习和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省6所高校246位硕士生导师的调查发现: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专业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任导师不同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表现有所差异,岗前培训、开展业务活动和考核评价是影响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高校应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团队建设、完善硕士生导师胜任力的提升机制、提高硕士生导师的专业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成康  
生源不足,特别是优质生源不足是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一大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个人教育投资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完善相关制度、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培养质量、增设专业博士学位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