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1)
2023(14987)
2022(12860)
2021(12241)
2020(10013)
2019(23348)
2018(23357)
2017(43903)
2016(24733)
2015(28074)
2014(28677)
2013(27748)
2012(25606)
2011(23326)
2010(23768)
2009(21868)
2008(21589)
2007(19243)
2006(17271)
2005(15754)
作者
(70607)
(58125)
(57921)
(55338)
(37112)
(27953)
(26399)
(22711)
(22244)
(21067)
(19804)
(19565)
(18533)
(18483)
(18058)
(17886)
(17466)
(17175)
(16780)
(16700)
(14831)
(14391)
(13986)
(13249)
(13192)
(13069)
(13006)
(12974)
(11717)
(11349)
学科
(91362)
经济(91224)
管理(72938)
(66036)
(55730)
企业(55730)
方法(41550)
数学(35199)
数学方法(34783)
中国(30939)
(26932)
(24719)
教育(23795)
(23547)
(21664)
业经(21406)
理论(19937)
(17075)
贸易(17062)
(16616)
地方(16398)
(16361)
银行(16318)
(16249)
财务(16176)
财务管理(16142)
农业(15810)
技术(15548)
(15539)
(15344)
机构
大学(361073)
学院(353901)
(136749)
管理(135489)
经济(133361)
研究(118990)
理学(116671)
理学院(115311)
管理学(113408)
管理学院(112734)
中国(84859)
(78769)
科学(70795)
(68520)
(59216)
(54140)
财经(53865)
师范(53777)
研究所(53337)
(53143)
中心(52280)
北京(50977)
(50039)
(48707)
业大(48564)
师范大学(44031)
(43000)
(42797)
教育(41469)
经济学(41369)
基金
项目(230960)
科学(182292)
研究(177392)
基金(164611)
(141280)
国家(139993)
科学基金(119672)
社会(109645)
社会科(103602)
社会科学(103579)
(90228)
教育(87208)
基金项目(86679)
(77177)
自然(75280)
编号(75182)
自然科(73391)
自然科学(73373)
自然科学基金(72041)
资助(67478)
成果(64514)
课题(54012)
(52939)
重点(52321)
(49380)
(47856)
项目编号(46589)
教育部(46226)
(45682)
创新(44363)
期刊
(154651)
经济(154651)
研究(117061)
中国(76026)
教育(67172)
(52024)
学报(51797)
管理(50569)
科学(47550)
(45254)
大学(40683)
学学(36795)
技术(33017)
农业(31319)
(30024)
金融(30024)
财经(26867)
业经(24334)
经济研究(23828)
(22872)
问题(20194)
图书(18302)
理论(17908)
职业(16657)
实践(16320)
(16320)
技术经济(16001)
科技(15711)
现代(15634)
(15421)
共检索到533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洪彬  
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有内在的学理依据,也是破解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短板的现实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的科学展开,必须明确问责的主体、客体、情形和程序,以从理论层面上对"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及"怎么问"等命题作出系统性的解答。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运行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协同性、常态性和规范性。当前有必要通过形成内在的多元协同机制、全程覆盖机制、规范运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作出整体性的机制重构,为新时代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和理念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王丹丹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制是重要的高校管理话语体系,是高校与各利益主体具有法定责任和权利的具体表现。美国高校问责制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其实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问责机制体系化构建与社会各领域建立了强大的主体关联。因此,本文在分析美国高校问责制缘起及演化的基础上,对其能力向度和系统构造进行了解读,以期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机制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玲玲  胡洪彬  
质量问责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问责的科学建构,必须立足于质量问责的主客体、情形范围以及运行程序等基本要件,对其内在的结构体系作出解构与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问责在协助、常态力、规范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要在现有政策法规基础上,推动职业教育质量问责实现主体介入机制、嵌入机制、运行机制、公开机制和引导机制等的系统性完善和模式创新,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健  芮国强  
作者在文中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切实转变现时不合时宜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实现从绝对、产品、内部、一元质量观向相对、服务、外部、多元质量观的转变,并在此指导下从学科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三个方面重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建构起科学的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徐国庆  
2013年的《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中期评估报告》针对帕金斯法案四在美国近年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该报告详细制定了绩效问责评价指标体系和逻辑模型,在评价中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强化法律法规在质量评价中的约束力、注意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公平价值的渗透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多贡献两项战略任务,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因而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处于一个转型期,研究生规模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国甫  梁丽芝  
认为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性、手段多样性和目标至善性为改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单一、功能式微的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建立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治理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合理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湘阳  
当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取得了显著效果,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誉。与此同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通过对质量观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提出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研究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个基本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赋予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崭新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淑雯  周湘林  
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问责体系是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问责程序除了包括问责启动、信息收集、信息评估、问责结果整理及问责后果处理外,还应包括实现问责结果信息有效传递的反馈机制。从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全过程出发,找出现行高校在处理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为主体的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问责的实效性,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吴晶晶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内涵,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征。从研究生教育关系层次视角,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由内、外部机制构成,其中内部机制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外部机制包括政府的引导机制、建设机制、准入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社会组织的协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学术组织的学术指导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清泉  陈伟  
通过分析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省级学位委员会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功能,以期加强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陈勉  宁正福  齐昌政  
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作为专业学位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重要类别,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玥  
认为弹性学制是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在理念上,要明确弹性学制的真正内涵和要求,以进行学制弹性为发端的系统化改革;在实践上,要处理好弹性学制的实施与政府、高校、专业、导师和学生五方面的关系,从而构建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