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5)
- 2023(12319)
- 2022(10602)
- 2021(10358)
- 2020(8613)
- 2019(20421)
- 2018(20729)
- 2017(39586)
- 2016(22245)
- 2015(25664)
- 2014(26198)
- 2013(25459)
- 2012(23406)
- 2011(21237)
- 2010(21762)
- 2009(19519)
- 2008(19141)
- 2007(16902)
- 2006(15225)
- 2005(13519)
- 学科
- 济(78942)
- 经济(78849)
- 管理(59338)
- 业(55948)
- 企(45721)
- 企业(45721)
- 方法(37044)
- 数学(32058)
- 数学方法(31673)
- 中国(28251)
- 教育(23321)
- 农(22705)
- 财(20345)
- 学(18798)
- 制(17774)
- 理论(17574)
- 业经(17572)
- 贸(15544)
- 贸易(15535)
- 地方(15401)
- 易(15148)
- 农业(14592)
- 技术(14157)
- 银(13900)
- 银行(13862)
- 和(13523)
- 行(13201)
- 务(12323)
- 财务(12256)
- 财务管理(12231)
- 机构
- 大学(317112)
- 学院(312525)
- 管理(120342)
- 济(115880)
- 经济(112817)
- 研究(103906)
- 理学(103715)
- 理学院(102521)
- 管理学(100758)
- 管理学院(100173)
- 中国(73430)
- 京(69651)
- 科学(63493)
- 财(55720)
- 所(52238)
- 范(49983)
- 师范(49623)
- 研究所(47306)
- 江(46581)
- 中心(46076)
- 北京(45376)
- 农(44964)
- 财经(44446)
- 业大(43823)
- 师范大学(40310)
- 经(40193)
- 教育(39600)
- 州(38106)
- 院(37459)
- 技术(36450)
- 基金
- 项目(204703)
- 科学(160443)
- 研究(158112)
- 基金(143499)
- 家(123233)
- 国家(122046)
- 科学基金(103643)
- 社会(94862)
- 社会科(89483)
- 社会科学(89457)
- 省(81083)
- 教育(79086)
- 基金项目(76269)
- 划(69734)
- 编号(68741)
- 自然(65946)
- 自然科(64316)
- 自然科学(64300)
- 自然科学基金(63115)
- 资助(59437)
- 成果(58747)
- 课题(49402)
- 部(46734)
- 重点(46433)
- 发(44295)
- 创(42546)
- 项目编号(42202)
- 教育部(40585)
- 年(40313)
- 创新(39307)
- 期刊
- 济(129700)
- 经济(129700)
- 研究(102295)
- 中国(66225)
- 教育(65258)
- 学报(45513)
- 管理(43707)
- 科学(42144)
- 农(40374)
- 财(40129)
- 大学(35400)
- 学学(31665)
- 技术(30932)
- 农业(28490)
- 融(26056)
- 金融(26056)
- 业经(21725)
- 财经(21101)
- 经济研究(19968)
- 图书(17922)
- 经(17858)
- 问题(17039)
- 职业(16468)
- 理论(16212)
- 实践(14973)
- 践(14973)
- 科技(14337)
- 业(14114)
- 技术经济(14093)
- 坛(13969)
共检索到46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院 丁楠
以研究范式转换理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依据,审视既有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认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植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而形成;基于教育学科及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而建立;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化水平及稳定性程度均不高。进而从"发展多维价值取向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构建独特的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和"建立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向与选择。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转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丽 袁雯静 李爽
课题组通过对2005~201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应从理念、内容、方法三方面出发,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与重塑、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升级以及管理流程的转变与再造,从而实现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范式转换。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总结了范式转化视角下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涉海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爱平 张栋梁 吕淼华
传统廉洁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与预期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认为要实现研究生廉洁教育范式转换,必须要从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出发,牢牢把握教育理念的发展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着力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廉洁教育成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课程考核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课程考核范式可以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其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践来看,一些研究生课程感知价值过度以获取学分为导向,产生了“浅层学习”以及“伪学习”等学习行为偏差,导致研究生课程“一锤定音”式考核方式失效,研究生跌入学习能力难以提升的陷阱。应改进研究生课程考核范式,推动研究生课程考核从“一锤定音”式向“循环反馈”式转变,引导研究生持续反思价值观、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进而提升双环学习能力,走向“正确感知价值—积极学习行为—学习成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考核 循环反馈 双环学习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课程考核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课程考核范式可以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其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践来看,一些研究生课程感知价值过度以获取学分为导向,产生了“浅层学习”以及“伪学习”等学习行为偏差,导致研究生课程“一锤定音”式考核方式失效,研究生跌入学习能力难以提升的陷阱。应改进研究生课程考核范式,推动研究生课程考核从“一锤定音”式向“循环反馈”式转变,引导研究生持续反思价值观、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进而提升双环学习能力,走向“正确感知价值—积极学习行为—学习成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考核 循环反馈 双环学习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么加利
伴随西方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在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主义"式研究向"问题"式研究的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主体趋向多样化、教育研究对象趋向生活化、研究地点走向教育现场。这种转换可为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者研究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范式本身应是不定的、动态的,其自身随着新的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其结果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这既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应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思维模式,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与研究的自主性。
关键词:
传统道德 道德教育 范式转换 现代诠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经历了 1 0 0多年的历史发展 ,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首先探讨了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及西方教育管理范式的转换 ;其次 ,认为实证主义一直是西方教育管理的元叙述方式 ;其三 ,认为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正在改变着西方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 ;最后 ,对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性评论。
关键词:
范式转换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教育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昂 单旭峰 任子朝
命题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范式是研究命题的根本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命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命题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随后是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能力立意范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范式,它为高考命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改革时期,命题范式正在发生变化,素质立意范式已经建立。
关键词:
教育 高考命题 范式 范式转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陶涛 肖迪
文章深入探究大数据对图情领域教育产生的影响,并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范式进行内外重构,回顾与解构既有研究成果,搭建了四个分析维度,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混合分析。研究发现,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范式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平台、教育理论四个构块相继而嬗变,深层原因在于更好促进与大数据思维自然对接,推动图书情报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研究生教育 范式重构 大数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文化学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张爽 王天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范式变迁,即由"效率理性"范式转向"市场选择"范式,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公共治理"范式"。效率理性"范式强调理性主义和效率优先,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是其主要目标";市场选择"范式强化效益中心,政府与市场间构成了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力量,教育活力得以激发,但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公共治理"范式追求在教育领域形成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力量相互博弈和均衡的体制,其价值逻辑是重建良好教育生态。在范式转化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不断被打破,教育政策的公共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政策制定的开放性、多元主体的参与性、权力主体的平等性、政策过程的协商性以及政策过程的科学性日益显著,充满公正理性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我国教育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玉静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的转换中,经历了经验总结、学科发展、理念成熟、科学运行、人性回归等过程,但其都是在"社会—人"这个大的研究框架下展开的。以"文化—人"为架构的文化学范式赋予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新的价值理念和研究使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文化学范式将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研究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基本前提假设是教育属于文化领域,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文化为境域的管理活动;研究规范、方法和程序是确立"文化—人"的研究框架,运用文化哲学和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将文化、教育、人联系起来,分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及高等教育与人的关系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蒋华
在教育研究中,哲学思辨、实证主义及人文理解这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各有其特点与利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研究范式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努力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向复杂性研究范式转换,即在研究中首先要确立复杂性思想理念,并注意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
关键词:
研究范式 自学考试 复杂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汉族
目前,科学范式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由于科学标准的变化、经济学发展的人文转向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范式暴露出许多缺陷。教育经济学本质上属于人文经济学,其研究范式应该由科学范式转向人文范式。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研究范式 科学范式 人文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