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8)
- 2023(16721)
- 2022(14304)
- 2021(13440)
- 2020(11036)
- 2019(25329)
- 2018(25549)
- 2017(48057)
- 2016(26631)
- 2015(30330)
- 2014(30720)
- 2013(30194)
- 2012(28385)
- 2011(26072)
- 2010(26634)
- 2009(24464)
- 2008(23825)
- 2007(21201)
- 2006(19255)
- 2005(17701)
- 学科
- 济(121792)
- 经济(121678)
- 管理(70217)
- 业(64722)
- 企(51004)
- 企业(51004)
- 方法(45816)
- 数学(39700)
- 数学方法(39293)
- 中国(37824)
- 地方(30541)
- 农(30095)
- 学(26216)
- 业经(25243)
- 财(23898)
- 教育(23799)
- 制(21974)
- 农业(20266)
- 贸(19913)
- 贸易(19898)
- 理论(19733)
- 易(19191)
- 银(19066)
- 银行(19024)
- 融(18535)
- 金融(18533)
- 行(18394)
- 环境(18131)
- 地方经济(17710)
- 发(17611)
- 机构
- 大学(389973)
- 学院(385206)
- 济(157998)
- 经济(154309)
- 管理(144313)
- 研究(139351)
- 理学(123056)
- 理学院(121539)
- 管理学(119589)
- 管理学院(118861)
- 中国(100990)
- 京(85966)
- 科学(83640)
- 财(72333)
- 所(71106)
- 研究所(64199)
- 中心(60663)
- 范(59781)
- 师范(59342)
- 江(58818)
- 农(57758)
- 财经(56939)
- 北京(56176)
- 业大(52607)
- 经(51513)
- 院(50191)
- 师范大学(48385)
- 经济学(47822)
- 州(47600)
- 农业(44631)
- 基金
- 项目(248512)
- 科学(195657)
- 研究(188869)
- 基金(176189)
- 家(152025)
- 国家(150646)
- 科学基金(127977)
- 社会(117543)
- 社会科(111195)
- 社会科学(111167)
- 省(97780)
- 基金项目(92626)
- 教育(90917)
- 划(83480)
- 自然(80024)
- 编号(79105)
- 自然科(78036)
- 自然科学(78017)
- 自然科学基金(76579)
- 资助(72753)
- 成果(67216)
- 发(57686)
- 课题(57396)
- 重点(56749)
- 部(55937)
- 创(51021)
- 教育部(48253)
- 项目编号(48055)
- 创新(47453)
- 国家社会(47001)
- 期刊
- 济(186807)
- 经济(186807)
- 研究(129635)
- 中国(84824)
- 教育(67258)
- 学报(56007)
- 管理(54900)
- 科学(52885)
- 农(52740)
- 财(51273)
- 大学(43045)
- 学学(39110)
- 农业(36847)
- 技术(36829)
- 融(36186)
- 金融(36186)
- 经济研究(29860)
- 业经(29263)
- 财经(28156)
- 问题(24195)
- 经(24154)
- 图书(20507)
- 技术经济(19618)
- 理论(18857)
- 贸(18600)
- 业(18424)
- 坛(17472)
- 论坛(17472)
- 商业(17344)
- 科技(17320)
共检索到600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子晨 戚巍 郭江江
基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对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权,并利用协调度模型分别从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视角对我国八大区域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二者协调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我国八大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失衡现象,由东向西呈现"高-中-低"三段式发展态势,且部分区域内各省市间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少,大多数省份处于初级协调状态。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思 李阿利 郭时印
基于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对其研究生教育和区域经济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和计算位次差。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也相对较高;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域有18个,水平一般的有8个,较差的有5个;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研究生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由高至低按东—中—西分布。各地区要不断提升提高经济投入向人才培养水平转化的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向生产水平转化的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士华
实施知识产权这一战略,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人才、应用、管理、保护与创造等方面的战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关系。通过分析二者耦合的指标,特别是对适度、适时与适地三方面的耦合状况进行剖析,能够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特定的知识产权发展时期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在对二者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前知识产权正处于第三、四阶段的过渡期。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进入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发展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模仿跟踪向自主创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王传毅 胡轩
本研究基于整体协调性测量模型的研究发现,整体上看,2003年至20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协调性,三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内生的纠偏机制及动态的相互作用。具体至各省市,北京、上海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科技的发展;江苏、山东、河南和广东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区域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博 方虹 李静 尤怀墨 方思然
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博 方虹 李静 尤怀墨 方思然
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荔 宋荣 赵晨野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2010-2017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熵值法测算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运用协调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验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与其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演变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梯度分布格局明显。第二,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二者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加剧。其中,香港、澳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余8市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城市之间未能形成显著的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梁伟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理论和实践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以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差距,并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测度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梁伟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理论和实践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以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差距,并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测度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智鹏 姜玉英
文章引入逆绝对离差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改进区域竞争力、位序-规模、耦合-协调以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其变化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征。具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竞争力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递减效应;在位序-规模上表现为上升趋势并具有稳定性;在耦合协调效应上呈现由中级向高级过渡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但该趋势在信息流与交通流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区位效应。此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是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差距、能源消耗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潜在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永红
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经济 协调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