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7)
- 2023(15010)
- 2022(13496)
- 2021(12846)
- 2020(11081)
- 2019(25720)
- 2018(25986)
- 2017(51256)
- 2016(28371)
- 2015(32288)
- 2014(32898)
- 2013(32662)
- 2012(30633)
- 2011(27837)
- 2010(28284)
- 2009(26492)
- 2008(26363)
- 2007(23749)
- 2006(21015)
- 2005(18950)
- 学科
- 济(113413)
- 经济(113279)
- 管理(81138)
- 业(77617)
- 企(62760)
- 企业(62760)
- 方法(53188)
- 数学(46574)
- 数学方法(46035)
- 农(33212)
- 中国(31357)
- 财(30459)
- 学(24798)
- 制(24546)
- 业经(23982)
- 地方(23658)
- 贸(22512)
- 贸易(22501)
- 易(21851)
- 农业(21576)
- 银(19698)
- 银行(19642)
- 行(18687)
- 务(18433)
- 理论(18395)
- 财务(18351)
- 财务管理(18308)
- 和(17956)
- 融(17568)
- 金融(17565)
- 机构
- 大学(411250)
- 学院(409749)
- 济(163700)
- 管理(160507)
- 经济(159770)
- 理学(137488)
- 研究(137385)
- 理学院(135958)
- 管理学(133666)
- 管理学院(132919)
- 中国(104461)
- 京(88145)
- 科学(85146)
- 财(78620)
- 所(70662)
- 农(68778)
- 研究所(63793)
- 中心(63444)
- 江(63204)
- 财经(61765)
- 业大(61144)
- 北京(56412)
- 经(55692)
- 范(54834)
- 师范(54371)
- 农业(53964)
- 州(51078)
- 院(49272)
- 经济学(48228)
- 财经大学(45366)
- 基金
- 项目(266678)
- 科学(207287)
- 研究(197106)
- 基金(190371)
- 家(164457)
- 国家(163033)
- 科学基金(138588)
- 社会(120452)
- 社会科(113936)
- 社会科学(113905)
- 省(104887)
- 基金项目(101179)
- 教育(91401)
- 自然(90152)
- 划(88218)
- 自然科(87892)
- 自然科学(87863)
- 自然科学基金(86258)
- 编号(83239)
- 资助(79883)
- 成果(69494)
- 重点(59586)
- 部(59333)
- 课题(57318)
- 发(57016)
- 创(54243)
- 科研(50954)
- 创新(50596)
- 项目编号(50593)
- 教育部(50499)
- 期刊
- 济(185944)
- 经济(185944)
- 研究(124981)
- 中国(78655)
- 学报(63703)
- 农(62518)
- 财(59426)
- 科学(57917)
- 管理(57196)
- 教育(47843)
- 大学(47500)
- 学学(44260)
- 农业(42387)
- 融(40019)
- 金融(40019)
- 技术(35405)
- 业经(31084)
- 财经(29745)
- 经济研究(28664)
- 经(25270)
- 问题(24773)
- 图书(23369)
- 业(21321)
- 理论(21175)
- 技术经济(20504)
- 贸(19699)
- 实践(19427)
- 践(19427)
- 商业(18942)
- 版(18760)
共检索到61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素芹 宋洁绚 戴进军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在国家强力指导下的历程。在各种政策中,招考政策是起点,它关系到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对研究生招考政策进行了纵向梳理,并对重点政策进行了一一评析,最后对招考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预测。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政策研究 招生考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桂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历经了"免试"与招生单位自行考试或全国统一考试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考试入学"前提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选择了"倾斜式试点模式"和"增量式改革模式"等渐进变迁路径。尽管存有不足,但文化传统、时代主题及路径依赖决定了渐进变迁仍是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未来路径选择。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招考方式 渐进变迁 激进变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宣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9所在京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可自行组织单独招考研究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桂红
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主要有原生制度和次生制度两种形式。改革开放后,为维护原生制度的合理性,政府不断调整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推荐免试等次生制度。尽管如此,原生制度本身及次生制度所引发的问题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论争。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必须厘清原生制度是否必须继续坚持,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能否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政府应如何对待次生制度改革等问题。坚持以"考试"为核心的原生制度,尽可能在开放环境下积极稳妥地改革次生制度,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桂红 张应强
自1913年"申请推荐"免试确立以来,研究生招考方式已历经百年,为适应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甄选人才的功能,其一直处在改革之中,并在申请推荐免试、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三者之间迂回。在政府主导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路径、内容、进程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从模仿走向了自我探索。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招考方式改革 流变 特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江莹
回顾了招考分离的缘起与发展,分析了招考分离的法律依据与现实意义,剖析了招考分离的路径选择,指出了研究生招生改革的趋势是实行国家层面的招考分离,即全国统一的考务部门负责考试,招生单位负责招生,招生单位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基本分数线,再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对考生进行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优中选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礼业 李政
职教高考制度的提出,源自于现行单轨制高考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作为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招考关系,其理应得到深入讨论与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梳理我国高职院校招考关系的演进脉络,发现职业教育招考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协调职业院校和政府之间,围绕自主发展权和职业教育治理的国家事权所形成的关系,本质是对教育资源分配权的博弈。近年来中央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催生了招考分离的土壤。从招考一体到招考分离,有利于提升考试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率性、促进跨专业创新人才与特色人才的培养、维护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质量。然而,实施招考分离仍存在高职院校招生的“关系”之忧、高职院校的招生能力之忧、中职的教学工作之忧以及学生的备考成本与负担之忧等疑虑。未来职教高考的招考关系改革,应处理好中央、地方和学校在招考分离制度中的权责关系,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和项目认证制度,把提升学生对职业院校的选择自由度作为招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以确保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在正确而合理的方向上进行。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考改革 招考制度 利益相关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牛梦虎
在普通招考方式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在不同的学科试行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如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和申请考核方式。研究发现,最适合采用直接攻博方式的学科是理学和医学,但经济学和管理学也有强烈吁求;最适合硕博连读的学科是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呼声也很高;最适合试行申请考核的是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但教育学、经济学和法学也有较强的诉求。因此,有必要在相关学科领域展开试点并深入研究。
关键词:
博士生招考方式 改革 学科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淼
根据招考客体诚信缺失现状,对招考客体失信行为类型进行了归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招考客体失信行为原因,提出了建立研究生入学考试招考客体诚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入学考试 招考客体 诚信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阳武 蒋小明 潘科 梁伟业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着计划管理方式滞后、招生周期过长、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复试环节不够重视、第二志愿劳而无功、网上调剂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短期的改革办法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简化考试程序且缩短招生周期、调整考试科目设置、强化复试环节的作用、取消第二志愿、完善网上调剂系统等;长远的改革办法是实行招考分离的国家主导型模式,完全尊重导师和招生单位的自主权。
关键词:
研究生 招生制度 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伟涛 阎岩
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即调整初试考试科目、完善复试环节、取消报名过程中的现场环节、取消考生填报第二志愿、调整初试复试时间等。
关键词:
研究生 招生改革 入学考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建民 张小凤 华晖晖
从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三重维度,探讨了研究生"扩招"政策的价值基础。认为其价值选择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转移相关,经历了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其合法性体现为政策内容与目标的合法性;其有效性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培养质量问题和政策执行结果反映出的硕士生就业、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失衡问题。
关键词:
研究生 “扩招”政策 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龙 裴旭 张淑林 李芹娜
对177份全国博招政策进行考察分析后发现,博招事业进入以"内涵发展、制度深改"为主要任务的第四阶段。现行博招政策仍存在权威命令与劝诫引导工具运用较多、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保障乏力、业务环节与政策工具适配亟待优化等问题。据此建议国家优化博招政策工具运用比例结构,健全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体系,针对博招业务环节具体需求精准供给政策工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友峰 刘元芳
叙述了近十年来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改革和调整情况,分析了招生政策中存在的与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干部培养和使用、部队人才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认为需要在政策层面考虑扩大推荐免试研究生范围,推行保留应届生的研究生入学资格制度以及将研究生教育与军官任职教育相融合,从而推动军队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研究生招生 政策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玉兰
认为少数民族研究生招生政策在人才培养质量与层次、政策的惠普范围以及配套条件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政策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层面:加大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完善政策的配套机制;构建政策受惠群体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毕业生的流向管制;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适应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坚持"民族特惠"与"区域普惠"相结合,逐步扩大"模块区域性优惠政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研究生 招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