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6)
- 2023(13208)
- 2022(11806)
- 2021(11313)
- 2020(9628)
- 2019(22318)
- 2018(22578)
- 2017(43892)
- 2016(24254)
- 2015(27202)
- 2014(27582)
- 2013(27030)
- 2012(25002)
- 2011(22738)
- 2010(23110)
- 2009(21384)
- 2008(21094)
- 2007(18328)
- 2006(16606)
- 2005(15049)
- 学科
- 济(89788)
- 经济(89674)
- 管理(67585)
- 业(63200)
- 企(51856)
- 企业(51856)
- 方法(39322)
- 数学(34240)
- 数学方法(33776)
- 中国(27104)
- 农(26424)
- 财(25247)
- 制(22829)
- 学(20502)
- 业经(20222)
- 地方(18210)
- 贸(17484)
- 贸易(17476)
- 易(16997)
- 农业(16863)
- 银(16712)
- 银行(16668)
- 行(15982)
- 理论(15304)
- 和(14857)
- 融(14852)
- 金融(14850)
- 策(14845)
- 体(14487)
- 务(14370)
- 机构
- 大学(341219)
- 学院(339431)
- 济(133676)
- 管理(132527)
- 经济(130309)
- 研究(119306)
- 理学(113201)
- 理学院(111891)
- 管理学(110046)
- 管理学院(109408)
- 中国(89976)
- 京(74443)
- 科学(73403)
- 财(66136)
- 所(61277)
- 研究所(55375)
- 农(54941)
- 中心(53185)
- 江(51605)
- 财经(51117)
- 业大(49337)
- 北京(48304)
- 范(46810)
- 师范(46410)
- 经(46291)
- 院(43817)
- 农业(42720)
- 州(41575)
- 经济学(38608)
- 财经大学(37661)
- 基金
- 项目(223383)
- 科学(174076)
- 研究(166071)
- 基金(159272)
- 家(138643)
- 国家(137456)
- 科学基金(116539)
- 社会(100674)
- 社会科(95162)
- 社会科学(95138)
- 省(86879)
- 基金项目(84497)
- 教育(76825)
- 自然(76272)
- 自然科(74355)
- 自然科学(74335)
- 划(74292)
- 自然科学基金(72966)
- 编号(69733)
- 资助(66361)
- 成果(58630)
- 重点(50271)
- 部(49614)
- 课题(48865)
- 发(47955)
- 创(45639)
- 项目编号(42636)
- 科研(42539)
- 创新(42504)
- 教育部(42035)
- 期刊
- 济(153891)
- 经济(153891)
- 研究(109085)
- 中国(68764)
- 学报(51865)
- 农(49358)
- 管理(49265)
- 科学(48433)
- 财(47970)
- 教育(44513)
- 大学(38999)
- 学学(36167)
- 农业(34023)
- 融(33848)
- 金融(33848)
- 技术(28972)
- 业经(25105)
- 财经(24193)
- 经济研究(23762)
- 经(20536)
- 问题(20099)
- 图书(18309)
- 理论(17651)
- 业(17163)
- 实践(16176)
- 践(16176)
- 现代(15925)
- 科技(15836)
- 贸(15793)
- 技术经济(15635)
共检索到516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敏
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种类、依据和功能的分析显示,研究生招生计划政策演变具有突变和分合的外部环境、单纯的数量控制失灵、需要与可能难以衡量等特征。研究生招生计划政策的改革趋势是,紧扣招生计划的资源属性,面对研究生招生种类的多元化,以最低生均成本和社会需求为内部和外部约束条件,将管理重心和编制权力下移,与招生单位的学科发展相配合,形成自适应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计划 政策分析 资源配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玉兰
认为少数民族研究生招生政策在人才培养质量与层次、政策的惠普范围以及配套条件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政策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层面:加大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完善政策的配套机制;构建政策受惠群体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毕业生的流向管制;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适应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坚持"民族特惠"与"区域普惠"相结合,逐步扩大"模块区域性优惠政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研究生 招生政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亚宇
研究生招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窗口。作为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生招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招生规模及招生计划的改革从理论上作了探讨。根据几年来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围绕着按社会需求组织研究生招生,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在招生中引入竞争机制,努力为学校提供优秀生源等,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一点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思东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平台。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培养更好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以支撑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一些新问题,应予重视和解决。为此,建议适时调整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霓 杨颖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逐渐明确,政策实施的保障基础不断得到加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推进迅速深入,探索出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模式,初步形成了渠道多元的自主招生入学体系。但与此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还面临着一些深层问题:高职院校自主权有待增强,自主招生规模有待扩大;自主招生政策价值取向尚需引导,政策内容尚需不断普及;自主招生制度尚需完善,切实维护学生正当权益;自主招生的考试评价尚需增强科学性和公平性。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招生 考试招生 招生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兰 张军伟 安静
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面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编制方法。因此,应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赋予各指标相应分值,并由此对招生专业打分,确定各招生专业相对重要度,进而得出各招生专业实际招生名额。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计划 指标 编制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朝阳
从现实出发,分析得出通过招生计划补偿降低研究生培养过程淘汰成本、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具体思路,对研究生招生计划补偿的原则、淘汰补偿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招生计划综合淘汰补偿机制设计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淘汰补偿 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华中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变迁,如何规范和引导上海各成人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的管理,统筹本市高校各类招生计划之间的关系,确保招生规模和办学条件的相适应,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定位清晰、协调发展的格局。以上海地区2010—2015年的招生计划编制与执行情况为研究范围,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最终进一步促进上海市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上海 成人高等教育 招生计划编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亦菡 韩映雄 朱公孟
认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经历了起步、稳步和调步三个阶段,分析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数字的起落与政策变化的对应表现,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政策越来越尊重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规模 历史 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和纯
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经过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发展为两类计划(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五种计划形式(定向、非定向、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自费);由中央一级管理发展为“中央和省、市两级管理,分级负责。”招行计划体制改革的这些成果,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柱 廖非
文章通过现场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等主要形式,对部分已实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省市招生考试院、招生计划管理部门、高等职业院校和在校学生进行调研,结合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收集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现状、成功经验,以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单独招生 改革 现状 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成林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高职招生改革折射出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和期待,影响高考制度的整体走向。目前,我国高职招生呈现出录取方式多样化、生源侧重本地化、招生过程市场化的特征。由于高校扩张和生源紧张,高职学校录取出现两极分化,招生博弈成为常态,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形成良性的招生秩序,必须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及时调控招生计划;学校需侧重于内涵发展,着重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时进行考试招生立法,加强对考生权益的保护;加强信息能力建设,设置新生学籍个人验证环节;降低职教生的入职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和平
从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试论我国硕士生招生改革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具体表现为农村、贫困、民族以及中西部地区学生及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同当前城乡间、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与"质
关键词:
招生计划 家庭经济困难 “最后一公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玉兰
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殊政策,为西部和民族地区的考生获取研究生教育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制约该政策有效运行的瓶颈是相关机制存在不足,现阶段应加强政策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一方面要健全政策的执行机制,即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的协同合作与信息沟通,强化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管理意识,更新民族政策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理念,改进民族政策研究生的就业举措;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的配套机制,包括监督与服务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问责约束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民族招生政策 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