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5)
- 2023(11665)
- 2022(10228)
- 2021(9852)
- 2020(8429)
- 2019(19949)
- 2018(20246)
- 2017(39662)
- 2016(21745)
- 2015(24910)
- 2014(25285)
- 2013(24870)
- 2012(22649)
- 2011(20536)
- 2010(21004)
- 2009(18997)
- 2008(18544)
- 2007(16245)
- 2006(14279)
- 2005(12566)
- 学科
- 济(84534)
- 经济(84444)
- 管理(60407)
- 业(57251)
- 企(47132)
- 企业(47132)
- 方法(43512)
- 数学(38584)
- 数学方法(37883)
- 中国(23904)
- 农(22693)
- 财(19637)
- 业经(17836)
- 学(17767)
- 制(16914)
- 理论(16614)
- 贸(15742)
- 贸易(15733)
- 易(15328)
- 地方(15202)
- 农业(14566)
- 和(13770)
- 技术(13500)
- 银(13372)
- 银行(13328)
- 教育(13055)
- 行(12685)
- 环境(12504)
- 务(12084)
- 财务(12010)
- 机构
- 大学(312140)
- 学院(310994)
- 管理(124431)
- 济(118701)
- 经济(115779)
- 理学(108138)
- 理学院(106973)
- 管理学(104808)
- 管理学院(104262)
- 研究(98971)
- 中国(72874)
- 京(67189)
- 科学(62383)
- 财(55035)
- 所(49820)
- 农(47138)
- 业大(46317)
- 研究所(45320)
- 江(44546)
- 财经(44511)
- 中心(44339)
- 北京(43063)
- 范(41753)
- 师范(41391)
- 经(40279)
- 农业(36937)
- 州(36802)
- 院(35980)
- 经济学(34671)
- 技术(34506)
- 基金
- 项目(209388)
- 科学(163150)
- 研究(154590)
- 基金(149051)
- 家(128932)
- 国家(127847)
- 科学基金(109510)
- 社会(93516)
- 社会科(88501)
- 社会科学(88474)
- 省(82879)
- 基金项目(79158)
- 教育(73558)
- 自然(72257)
- 自然科(70553)
- 自然科学(70536)
- 划(69843)
- 自然科学基金(69214)
- 编号(65572)
- 资助(63434)
- 成果(53380)
- 重点(46658)
- 部(46206)
- 课题(45448)
- 发(43729)
- 创(43280)
- 项目编号(40257)
- 创新(40200)
- 科研(39920)
- 教育部(39634)
- 期刊
- 济(129244)
- 经济(129244)
- 研究(91288)
- 中国(58728)
- 学报(47527)
- 管理(45820)
- 科学(43697)
- 农(42176)
- 教育(42147)
- 财(39068)
- 大学(36173)
- 学学(33741)
- 农业(29941)
- 技术(29711)
- 融(24426)
- 金融(24426)
- 业经(21890)
- 财经(20834)
- 经济研究(20487)
- 经(17583)
- 图书(17162)
- 问题(16944)
- 理论(16175)
- 技术经济(15408)
- 业(15012)
- 科技(14977)
- 实践(14968)
- 践(14968)
- 统计(14494)
- 商业(14249)
共检索到44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鸿 文辅相 张应强
本研究以全日制研究生(其中包括博士生)教育质量为切入点,基于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探究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建构研究生培养的理想模式,探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对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晓庆
近10年来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上,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体现出注重概念分析,总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借鉴国外研究成果,重视层次类型分析的特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的研究趋势也是与国际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多样化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甄良 康君 英爽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及方式、质量评价及保障等方面,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以形成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主要问题 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颖伟 鹿雪文
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当前,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斯辉 王传毅
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梳理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为什么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以说明,同时综述了五个方面的观点,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以阐述。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模式 会议综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陶学文 别敦荣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学位,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的差异。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于1908年诞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我国自1991年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连年递增,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却存在诸多弊端,如办学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均落后于时代潮流,与社会的联系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国际化程度也较低。为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话题展开,希望能引发您更多的思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斌 杨文 李子林
[目的/意义]构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优化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途径、方式和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更好满足国家档案事业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方法/过程]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变化及其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过程方式层面,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优化。[结果/结论]提出基于数字时代的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包括更新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优化知识结构和创新培养方式。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档案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詹健
“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蕴含的根本规定性。根据参与研究生培养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诸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社会(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这六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都具有可供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选择的价值。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新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