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7)
2023(11145)
2022(9917)
2021(9508)
2020(8035)
2019(18835)
2018(19036)
2017(37324)
2016(20254)
2015(22951)
2014(23079)
2013(23023)
2012(21353)
2011(19264)
2010(19274)
2009(17869)
2008(17424)
2007(15287)
2006(13581)
2005(11908)
作者
(59635)
(49189)
(49143)
(46698)
(31292)
(23582)
(22319)
(19458)
(18516)
(17568)
(16852)
(16379)
(15520)
(15416)
(15156)
(14883)
(14788)
(14647)
(14104)
(14003)
(12189)
(12182)
(11903)
(11099)
(11026)
(10931)
(10928)
(10861)
(9855)
(9629)
学科
(83318)
经济(83234)
管理(58392)
(56234)
(45435)
企业(45435)
方法(40137)
数学(35233)
数学方法(34883)
中国(23452)
(22400)
(20543)
地方(17963)
(17527)
业经(17485)
(15571)
(15240)
贸易(15230)
农业(15081)
(14774)
(13399)
银行(13363)
(13321)
理论(13113)
(12824)
(12800)
金融(12798)
(12778)
财务(12765)
财务管理(12743)
机构
大学(296980)
学院(294044)
管理(118878)
(117702)
经济(115158)
理学(103470)
理学院(102306)
管理学(100581)
管理学院(100051)
研究(96836)
中国(71895)
(63624)
科学(60609)
(54666)
(48761)
(44894)
研究所(44544)
财经(44398)
业大(43553)
中心(42968)
(40780)
北京(40544)
(40221)
(39084)
师范(38769)
农业(35350)
经济学(35231)
(35066)
(33924)
财经大学(33161)
基金
项目(200868)
科学(157494)
研究(146629)
基金(146039)
(126939)
国家(125942)
科学基金(107728)
社会(91705)
社会科(86825)
社会科学(86803)
基金项目(78607)
(77211)
自然(70643)
自然科(68901)
自然科学(68887)
自然科学基金(67615)
教育(66825)
(65484)
资助(60648)
编号(60423)
成果(48879)
(44692)
重点(44523)
(42564)
(41167)
课题(40715)
科研(38534)
创新(38372)
教育部(38205)
人文(37491)
期刊
(126771)
经济(126771)
研究(88035)
中国(49338)
学报(45656)
科学(42870)
管理(42741)
(40073)
(38497)
大学(34297)
学学(32271)
教育(29999)
农业(28297)
(25053)
金融(25053)
技术(24049)
财经(21236)
业经(21017)
经济研究(20365)
(18016)
问题(17408)
图书(15587)
理论(15494)
技术经济(14443)
实践(14280)
(14280)
科技(14103)
(13838)
现代(13748)
商业(13570)
共检索到419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江泉  汪普庆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集聚是产业集聚的派生需求,但更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我选择性,更看重个体价值的发挥与人居环境等软硬均比较优质的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型且优质企业集团的进驻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力推进,长株潭地区将逐渐成为我国新的人力资本集聚区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健  侯景新  
本研究在对人力资本集聚与分布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查阅、梳理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分布差异的程度与趋势。结果显示:城市的初始高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其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越大;收入、公共物品供给及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的提高;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四大板块内部,2010年高学历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都要明显强于2000年;除东北地区外,高学历人口与低学历人口的隔离程度都在下降;全国、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高学历人口分布差异程度基本维持不变,而东北地区在上升,西部地区却在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红  尹贻林  范道津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宏  
人力资本是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导致长期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演化将会影响到未来地区发展格局。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核密度分布、重心测度及其耦合模型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1985—2016年期间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演进呈现出每隔十年一个阶段的起伏波动特征,当前处在下降周期阶段,其空间分布的极化趋势明显,呈现出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马太效应",人力资本不平等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2)中国人力资本重心的空间变迁经历了1985—1992年的循环往复阶段、1992—2010年的东南迁移阶段和2010—2016年的向西迁移阶段,人力资本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梁艳艳  
文章构造基础型、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指标,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异质人力资本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基础型和教育型人力资本促进本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教育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间接阻碍了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分地区看,基础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东部、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的产业优化,教育人力资本对大多数省份均有正向作用,技能型人力资本只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旭波  郑延平  
本文把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并以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运用面板GLS和GMM估计,实证分析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不同发展水平的东中西地区作了收入差距的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将会扩大地区收入差距,而同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却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异质型人力资本就业人员的比例,加大中西部地区吸收培养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力度,对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涛涛,张建华  
本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极度不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人力资本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呈现递增的趋势。地区之间人力资本差距的拉大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加大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亚  甘勇  李克强  姜璐  
本文采用扩展后的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 ,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总量在区域、年龄、行业等方面的分布以及区域分布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基本结论是 :中国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总量分布差异很小 ,且随着时间推移 ,差异在减少 ;教育经费投入、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城镇化水平、拥有高等院校的个数与区域人力资本分布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秀丽  张昭俊  谭霞  
本文运用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内在逻辑关系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内外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作用下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