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9)
- 2023(15934)
- 2022(13950)
- 2021(13509)
- 2020(11327)
- 2019(26433)
- 2018(26370)
- 2017(50514)
- 2016(28211)
- 2015(32629)
- 2014(32890)
- 2013(31519)
- 2012(28969)
- 2011(26086)
- 2010(26490)
- 2009(24082)
- 2008(23562)
- 2007(21113)
- 2006(18506)
- 2005(16168)
- 学科
- 济(105828)
- 经济(105700)
- 管理(80382)
- 业(74083)
- 企(61244)
- 企业(61244)
- 方法(52767)
- 数学(46650)
- 数学方法(45793)
- 中国(30704)
- 农(29337)
- 财(28181)
- 业经(22951)
- 学(21672)
- 理论(20670)
- 制(20581)
- 地方(20163)
- 农业(19323)
- 贸(19283)
- 贸易(19273)
- 教育(19026)
- 易(18757)
- 务(17906)
- 财务(17819)
- 财务管理(17770)
- 和(17170)
- 技术(16985)
- 企业财务(16831)
- 银(16728)
- 银行(16694)
- 机构
- 大学(400289)
- 学院(394319)
- 管理(154977)
- 济(150645)
- 经济(147060)
- 理学(133983)
- 理学院(132469)
- 管理学(129556)
- 管理学院(128849)
- 研究(126082)
- 中国(93577)
- 京(85657)
- 科学(78294)
- 财(71584)
- 所(62474)
- 农(59680)
- 中心(58408)
- 江(58295)
- 业大(58042)
- 财经(57405)
- 范(56695)
- 研究所(56540)
- 师范(56244)
- 北京(54699)
- 经(52067)
- 州(47873)
- 农业(46436)
- 院(45956)
- 师范大学(45125)
- 经济学(44555)
- 基金
- 项目(265411)
- 科学(208039)
- 研究(198540)
- 基金(188812)
- 家(162800)
- 国家(161377)
- 科学基金(139049)
- 社会(121139)
- 社会科(114547)
- 社会科学(114513)
- 省(105277)
- 基金项目(99841)
- 教育(96170)
- 自然(90581)
- 划(88653)
- 自然科(88463)
- 自然科学(88441)
- 自然科学基金(86765)
- 编号(83572)
- 资助(79468)
- 成果(69706)
- 重点(59406)
- 部(59164)
- 课题(58900)
- 发(55592)
- 创(54806)
- 大学(52052)
- 项目编号(51456)
- 教育部(51121)
- 创新(50821)
- 期刊
- 济(162843)
- 经济(162843)
- 研究(119735)
- 中国(77960)
- 教育(64426)
- 学报(59725)
- 管理(56624)
- 财(54311)
- 农(53484)
- 科学(53442)
- 大学(47315)
- 学学(42434)
- 技术(37827)
- 农业(37335)
- 融(32565)
- 金融(32565)
- 财经(27644)
- 业经(27041)
- 经济研究(24997)
- 图书(24339)
- 经(23562)
- 问题(21734)
- 统计(19453)
- 技术经济(19320)
- 理论(19175)
- 业(18750)
- 科技(18345)
- 策(17598)
- 实践(17505)
- 践(17505)
共检索到581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凡
课程是高等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载体,课程目标与高等教育理念及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基于"985工程"高校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理念及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均意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创新等高级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与评价环节中,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脱轨严重,课程理念与实践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应试教育与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不利于学生形成深层学习方式。向课程要质量,实现课程的目标、实施与评价三者的一致性,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提升课程评价的科学性,是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缪子梅
以某大学在校学生为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网络课程对在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仍然停留在"量变"层面,但影响显著,并表现为:网络课程认知深度和广度不高,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较低;学生尚未形成在校点击网络课程的行为习惯;网络课程对传统课程的替代率仍然较低。因此,应建立网络课程的导航机制,帮助大学生科学选择;优化在线课程体系,提高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的桥梁推动替代化进程。
关键词:
网络课程 学习方式 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甲凤
应用2015年对全国15所"985工程"高校3073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从基本能力、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5个维度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建构。研究发现,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评价不高,尤其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同度较低。不同性别、学科、年级、高校的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感知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地区学生的感知水平差异较小。研究结果较好地证明了理论假设,据此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春玲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的实施亟待注意几种倾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凡
基于院校影响模型,问卷调查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验,进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学习成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成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方式方法的效果、学生主动学习、大学教育对能力与素质的强调程度、学生满意度、学业任务以及时间分配。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提升其专业兴趣,对学生学习成果和人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元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师生互动或教学要求等有效教学行为只有对学生满意度,尤其是其主动学习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才能促进学习成果的提升。研究结果一定程度揭示了我国大学
关键词:
学习成果 影响机制 大学生学习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虹 刘惠琴
通过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论述了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包括对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分析了研究型课程教学对“教”与“学”两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基于问题的学习 批判性思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庄丽君 刘少雪
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少年班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就开始了特殊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改联读班为个案,通过对教改联读班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情况,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迪倩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第一代大学生在校占比持续上升且受先赋性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业、社交、校园生活等方面表现不足,部分教育收获较低。高校图书馆的适时介入与助推可显著减少高等教育对该群体的无效供给,有效改善其大学体验感和受教育经历。文章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文献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文献中梳理美国图书馆学界参与校园支持的研究进展;运用网络调研方法,调查美国13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举措。立足我国第一代大学生非经济因素群体困境,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支持理念和服务经验,建议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从减少服务障碍、搭建同伴支持平台、尽早开展信息素养和财经素养教育以及合作组织高影响力教育活动5个途径开展支持服务,以融入大学“三全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柯
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与目标体系、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归属、如何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难题,以及怎样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等问题,还认识不清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课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伦卫 郑幸子 王茂梅 高松
创新素质培养方案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工作规划。基于"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创新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的相关问题,包括界定图书馆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目标,建立图书馆创新素质教育机构,制订创新素质教育人员职责、考核评估办法,确定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留栓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学科综合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尽快建立学习 +研究的本科生教育课程体系 ,以适应 2 1世纪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纾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近20年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对于探索大学教育过程及其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大学影响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下,采用"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NSSE-China)2009年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取向的路径分析方法,建构了包括大学生教育过程"输入"、"过程"、"输出"三大类变量的因果关系模型,重点考察研究型大学中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性投入作为"过程"变量对学生学业收获的影响比院校环境和学生家庭背景等"输入"因素的影响更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各维度对学生学习收获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因此,院校教育质量的改进,应当以院校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信和 苏毅超
本研究采用自编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问卷》,对广州电大本科、专科成年业余班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四种个体客观因素与四类学习支持服务的项目需求作交互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绝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集中组班面授的学习模式,求助时最关注反馈的及时性;印刷型教材使用意愿最强烈,网络型教材越来越受欢迎;学习时间偏少,辅导教师要注重传授如何挤时间来学习的方法;学习支出较多者对考前面授复习的依赖性较弱。本文认为:建立有效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终结点。
关键词:
个体客观因素 课程学习支持 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庆丰 王超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利用状况及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是图书馆成效评估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校如何提升图书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水平,学生自身又怎样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是本研究之价值意义所在。[方法/过程]基于"2017年首都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研究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及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不同学生群体对图书馆利用程度存在差异,图书馆利用与学生学业成绩、在校满意度、学习收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图书馆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结果。基于此,建议高校加强对低年级、农村学生等图书馆利用情况较差学生群体的引导;图书馆自身提升综合实力,提升信息化服务质量,加强图书馆学习空间、专业馆员队伍、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等资源建设;大学生自身要提升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艳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 形成性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时间与学业任务的调查研究
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
“寒门贵子”:文化资本匮乏与精英场域适应——基于“98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追踪研究
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
学生使用大学排名进行择校的原因与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四所“985”高校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调查
成人高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的特征分析——基于12所中外研究型大学调查资料的比较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高校学生事务研究——基于美国大学生事务研究的经验
我国大学生学业指导状况研究——基于全国56所高校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