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3)
2023(12408)
2022(10859)
2021(10509)
2020(9017)
2019(21199)
2018(21415)
2017(41303)
2016(23033)
2015(26611)
2014(26951)
2013(26287)
2012(23961)
2011(21701)
2010(22259)
2009(20181)
2008(19683)
2007(17329)
2006(15249)
2005(13383)
作者
(66467)
(54741)
(54663)
(52140)
(34864)
(26319)
(24911)
(21697)
(20845)
(19756)
(18719)
(18295)
(17490)
(17418)
(16885)
(16640)
(16605)
(16362)
(15718)
(15707)
(13807)
(13672)
(13352)
(12476)
(12457)
(12372)
(12243)
(12178)
(11190)
(10797)
学科
(86453)
经济(86359)
管理(62925)
(58866)
(48577)
企业(48577)
方法(44101)
数学(38993)
数学方法(38285)
中国(25874)
(23266)
(20101)
(18516)
业经(18357)
理论(18013)
(17223)
教育(16083)
(15998)
贸易(15988)
地方(15860)
(15575)
农业(14976)
(14298)
技术(14038)
(13563)
银行(13519)
环境(12943)
(12872)
(12388)
财务(12314)
机构
大学(329605)
学院(325154)
管理(128016)
(122056)
经济(118987)
理学(111138)
理学院(109886)
管理学(107521)
管理学院(106945)
研究(104724)
中国(75823)
(71113)
科学(66284)
(56577)
(52756)
(50295)
业大(49098)
研究所(48023)
(47266)
中心(46689)
财经(45716)
北京(45675)
(45457)
师范(45066)
(41376)
农业(39437)
(38868)
(37978)
技术(36534)
师范大学(36084)
基金
项目(218621)
科学(170316)
研究(162021)
基金(154714)
(133866)
国家(132711)
科学基金(113452)
社会(97475)
社会科(92178)
社会科学(92148)
(87272)
基金项目(82017)
教育(78270)
自然(74741)
(73665)
自然科(72993)
自然科学(72976)
自然科学基金(71592)
编号(68826)
资助(65643)
成果(56907)
重点(48975)
课题(48499)
(48229)
(45778)
(45431)
大学(42577)
项目编号(42252)
创新(42059)
科研(41633)
期刊
(132918)
经济(132918)
研究(97925)
中国(65067)
教育(51783)
学报(51345)
管理(47288)
科学(46036)
(45256)
(40320)
大学(39813)
学学(36043)
农业(32191)
技术(30974)
(24975)
金融(24975)
业经(22401)
财经(21516)
经济研究(20951)
图书(19119)
(18197)
问题(17447)
理论(16396)
(16353)
科技(16045)
技术经济(15807)
实践(15160)
(15160)
统计(14869)
商业(14476)
共检索到47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平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黎  
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马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对培养对象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社会实践等诸环节采用的特定的培养方式的总和。它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特定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菊  叶绍梁  
认为博士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某种脱节,造成了博士生培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博士生培养与学科点建设及学科的科研方向存在着若即若离的现象;博士生培养以导师为单元而不是以学科为单元;培养制度的外在强制性过强,比较死板,不能及时按照博士生培养的要求进行调整等。指出博士生创新培养在本质上也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的重要内容。建议要从源头上把博士生创新培养纳入博士点学科创新体系中,必须建设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博士生创新培养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扬  雷庆  
博士生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要因。本研究对典型工科研究型A大学的博士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他们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价值感的主要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科博士生的年龄、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方向、课题关联度、导师指导满意度等因素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和改进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兰英  
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三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学科为例,对学术型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高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容性大的跨学科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纵横交错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跨学科师资队伍、过程性学业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高度设置包容性大的学科方向、打破组织壁垒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搭建"绿色通道"、建立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训练系统、健全培养过程中的学业考核质量监控机制,是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的未来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海燕  陈凯旋  马辉  
规模化的博士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论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会建设的现状,并在分析博士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士生会的功能定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文启  
从科研设备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导师群体与人才交流等方面阐述了德国"大科学"研究模式下博士生培养的科研学术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吴松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内涵、必要性、作用、建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中,要把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离出来,加强实践研究,从整体与内涵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梦  童颖之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天助  
博士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博士生教育面临一些挑战。聚焦"学生成功"是应对挑战的新转向。界定"学生成功"不再是传统习惯上以获得学位证书为依据,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教育结果与教育经验获取。因此,"学生成功"的要素、衡量标准、促进举措将是多元化、系统性的。麦吉尔大学认识到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弊端,丰富"学生成功"内涵,聚焦学生可转移技能与健康,继而制定了"学生成功综合模式"。该模式内含学术、福利与学生生活、职业与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并凸显一些实施成效。"学生成功"是博士生教育的新旨趣所在,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有重要启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武  
会计学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专业,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水平决定着会计学科的发展,而博士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水平。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39年颁发全球第一个会计学博士学位以来,经过积极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甲刚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甲刚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自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由于我国博士生培养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在发展中难以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情况。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加以分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在不断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方面,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性人才;在招生选拔方面,5种方式并举,选拔过程严密;在导师遴选和指导方面,逐渐走向高校自主训练,实行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面,实行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选修课分类开设,以讲授为主;在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方面,以多种方式进行科研训练,学位论文逐级把关,强调创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知津  严贝妮  李彤  谢瑶  
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2007年美国大学专业排名前32所院校的博士教育,着重研究了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模块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