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6)
2023(8622)
2022(7338)
2021(6964)
2020(6055)
2019(14074)
2018(14368)
2017(27926)
2016(15100)
2015(16699)
2014(16638)
2013(16650)
2012(15337)
2011(14059)
2010(14503)
2009(14232)
2008(14412)
2007(12850)
2006(12099)
2005(11419)
作者
(41953)
(34650)
(34622)
(33496)
(22130)
(16542)
(15860)
(13258)
(13069)
(12699)
(12116)
(11566)
(11497)
(11358)
(11051)
(10788)
(10241)
(10125)
(10049)
(10023)
(9187)
(8556)
(8441)
(7983)
(7918)
(7899)
(7823)
(7742)
(7096)
(6714)
学科
(57125)
经济(57030)
管理(48293)
(40780)
(34807)
企业(34807)
(21845)
(21786)
方法(21092)
税收(20391)
(20211)
(20028)
中国(19620)
数学(18203)
数学方法(17971)
(15056)
(13617)
业经(13121)
(12409)
银行(12394)
(11906)
体制(11599)
(11283)
财务(11251)
财务管理(11220)
(11194)
贸易(11185)
(10970)
(10822)
金融(10820)
机构
大学(214170)
学院(211948)
(90591)
经济(88628)
管理(78131)
研究(73979)
理学(65335)
理学院(64625)
管理学(63646)
管理学院(63219)
中国(59941)
(53702)
(46725)
科学(41174)
财经(39426)
(37671)
(35486)
(34110)
研究所(32856)
中心(32416)
北京(30845)
(29072)
财经大学(28981)
经济学(28485)
(27371)
师范(27150)
(26922)
(26640)
业大(25537)
经济学院(25524)
基金
项目(126495)
科学(98982)
研究(96949)
基金(91291)
(78532)
国家(77914)
科学基金(65894)
社会(62045)
社会科(58813)
社会科学(58799)
(47512)
基金项目(47219)
教育(44900)
编号(40544)
(40257)
自然(39767)
自然科(38655)
自然科学(38645)
自然科学基金(37956)
资助(37630)
成果(35767)
(29790)
(29417)
重点(28742)
课题(28381)
(27186)
(26502)
国家社会(26008)
(25923)
教育部(25583)
期刊
(108316)
经济(108316)
研究(76324)
中国(49167)
(42708)
管理(32219)
学报(29361)
科学(26821)
教育(26551)
(26446)
(24028)
金融(24028)
大学(22668)
学学(20600)
财经(19936)
经济研究(17883)
技术(17871)
(17259)
农业(17156)
(17094)
业经(16368)
(16027)
问题(14693)
税务(14261)
(13180)
国际(11892)
理论(11003)
图书(10608)
会计(10170)
改革(9776)
共检索到35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星  樊轶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调整和完善应统筹兼顾,其具体方向就是:规范矿业权市场,明晰产权,实现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减少政府特许经营形成的垄断,并实现矿业权的顺利流转,再加上以计征方式转变为载体、以提高税负为核心的资源税改革以及以石油特别收益金分享特殊行业超额利润,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等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理顺资源价格与各种矿产资源税费之间的关系,逐渐完善"价、税、费"协调互动的资源利益调节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安东  
自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始实行有偿开采,矿产资源税费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已发展了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以下简称"两权")使用费和价款、石油特别收益金以及其他税费等收入政策(包括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勘查费、采矿登记费等)在内的多种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它们在我国税费改革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施文泼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但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现存问题和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深化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理顺资源税费关系,明确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费立税,适时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学诞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资源环境的约束也日益明显。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与之相适应的资源税费制度也迫切面临调整。本文在认真梳理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深刻指出当前资源税费制度面临的四大问题,即矿业权配置的"双轨制"削弱了国家财产权益并助长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政府权力与资源税费征收之间关系混乱;资源税费制度未达到既定的开征目标;现行资源税费制度不利于企业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同时,针对种种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蒲志仲  
本文从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构成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角度,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施文泼  
1.明确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应明确资源税作为国家所有权收益,是政府公共收入的一部分,在资金使用上主要用于支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支出。矿产资源开发需要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也将对教育、医疗、社区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振林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矿业税费制度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我国矿业税费重叠、税费制度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矿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矿业大国的税费现状和税收体制,在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业税费改革中关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收益分配等建议,以完善矿产资源税费理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爱贞  李林芳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基本结构层次,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各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总结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成功经验,设计了包括矿产资源权利金、资源税和矿地恢复保证金等税费构成的新矿产资源税费体系,以维护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权益,有利于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及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龙  
1.继续深化资源税改革。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所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课征范围。考虑到目前全面开征资源税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直至实现全面覆盖。可首先将地热、矿泉水等水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将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征收范围。二是提高征税标准。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短缺部门,为了促进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不少税收刺激措施,这些以发展为导向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环境质量,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极不相符。目前,我国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税费都只是对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的补偿,并未计入生态损害成本,在征收数额上也远不能起到保护矿山环境的作用。为此建议:改革和完善资源税,为环境税收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改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为权利金制度,体现和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制度,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期刊] 改革  [作者] 施文泼  贾康  
矿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约束特征更为突出,亟待进行改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整体配套改革: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推进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适当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改革资源税,实现对矿产资源绝对租金的有效调节;改革和扩展特别收益金;给予矿业企业特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矿业企业耗竭准备金制度;积极研讨"环境修复基金"和"安全生产基金"的制度设计问题;长期坚持动态优化改进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东  
本文探讨了我国相关资源税费的经济性质,认为矿产资源补偿费从本质上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矿山绝对地租,而资源税则包含着矿业级差地租,二者应该重新组合为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或“权力金”,在此基础上,资源税则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着眼于外部环境成本的补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矿产资源型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应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利益和综合利益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营改增"逐步推进,地方税收减少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调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税费政策,通过清费、正税等手段提高税费征收效率,全面反映矿产资源价值,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范宝学  赵硕嫱  
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是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国矿产资源市场化推进速度缓慢、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矿产资源税(费)率整体偏低、矿产资源的耗竭特性未充分体现、资源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应以市场化改革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构建一个既符合本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为此,建议适时全面推进矿业权的市场化改革,科学构建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完善资源税制和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及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