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3)
- 2023(13700)
- 2022(12065)
- 2021(11060)
- 2020(9452)
- 2019(21713)
- 2018(21758)
- 2017(43544)
- 2016(23008)
- 2015(25977)
- 2014(26161)
- 2013(26356)
- 2012(24493)
- 2011(22371)
- 2010(22536)
- 2009(21195)
- 2008(20428)
- 2007(18098)
- 2006(16404)
- 2005(14731)
- 学科
- 济(115845)
- 经济(115724)
- 管理(68195)
- 业(64173)
- 企(51430)
- 企业(51430)
- 方法(49414)
- 数学(43688)
- 数学方法(43353)
- 中国(28233)
- 农(26532)
- 财(25085)
- 地方(24020)
- 业经(22081)
- 学(21731)
- 贸(19443)
- 贸易(19432)
- 制(19155)
- 易(18727)
- 农业(18098)
- 银(16127)
- 银行(16085)
- 环境(15736)
- 融(15713)
- 金融(15711)
- 和(15688)
- 行(15399)
- 理论(14974)
- 地方经济(14937)
- 务(14710)
- 机构
- 大学(347537)
- 学院(344446)
- 济(152083)
- 经济(149091)
- 管理(137474)
- 理学(119087)
- 理学院(117806)
- 管理学(116065)
- 研究(115677)
- 管理学院(115452)
- 中国(86691)
- 京(73145)
- 财(69922)
- 科学(67488)
- 所(57580)
- 财经(56529)
- 研究所(51963)
- 经(51263)
- 中心(50682)
- 农(49355)
- 江(48761)
- 经济学(47457)
- 业大(47296)
- 北京(46752)
- 范(43753)
- 师范(43430)
- 经济学院(42682)
- 财经大学(41977)
- 院(41506)
- 州(39652)
- 基金
- 项目(226161)
- 科学(178318)
- 研究(167062)
- 基金(165771)
- 家(142571)
- 国家(141404)
- 科学基金(121942)
- 社会(107793)
- 社会科(102218)
- 社会科学(102192)
- 基金项目(87946)
- 省(86016)
- 自然(77618)
- 教育(75770)
- 自然科(75762)
- 自然科学(75745)
- 自然科学基金(74415)
- 划(71974)
- 资助(69309)
- 编号(67801)
- 成果(54996)
- 部(51157)
- 重点(49609)
- 发(48335)
- 创(46207)
- 课题(45796)
- 教育部(44492)
- 国家社会(44402)
- 人文(43669)
- 创新(43099)
- 期刊
- 济(172033)
- 经济(172033)
- 研究(109250)
- 中国(58453)
- 管理(51419)
- 财(50674)
- 学报(49545)
- 科学(46451)
- 农(43976)
- 大学(37996)
- 学学(35949)
- 教育(31818)
- 融(31678)
- 金融(31678)
- 农业(30276)
- 经济研究(29397)
- 技术(28875)
- 财经(28704)
- 业经(26472)
- 经(24490)
- 问题(22338)
- 技术经济(18816)
- 理论(18085)
- 贸(17728)
- 商业(17404)
- 实践(16107)
- 践(16107)
- 统计(16060)
- 现代(15946)
- 图书(15850)
共检索到508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卫国
为了探究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传统的能源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经济讨论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能源经济分析表明,石油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等指标不能正确地描述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计量经济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产值对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单向正影响;石油消费与三次产业构成综合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的短期影响具有积累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奉军 曾剑宇
利用1995年~2010年数据,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主要消费能源种类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是煤炭消费的格兰杰原因,水电消费量是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能源消费与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交互正向冲击。政府应当努力改善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乾 何建敏
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GDP和保费收入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DP和保费收入之间有明显的协整关系,但在两个样本期间内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却出现了差异:以名义值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保费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反之则不成立:而以实际值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保费收入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冬雷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石油消费、石油产量和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模拟了GDP、石油产量和石油价格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并预测了今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常友玲 张丽峰
本文在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参数模型,并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变量之间的变协整关系,以动态机制解读了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978—2007年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表明我国石油消费属于粗放型能源利用方式,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善,与现代集约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均衡比例变化的变协整关系。
关键词:
石油消费 经济增长 变参数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志鹏 李倩 李宇才
采用1990-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其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中石油、电力、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随着长期经济增长,陕西省对煤炭的需求逐渐增大,石油消费比较稳定,天然气消费存在波动,而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在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张俊飚
利用中国1990—2009年的数据,采取序列平稳检验、协整分析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及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还证实了两变量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林业经济增长短期变动受财政科技投入短期变动的影响不明显,而短期内财政科技投入变动受林业经济增长短期变动的影响则较大,长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相互间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林业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2.03%的力度调整至均衡状态,而财政科技投入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因素不能使偏差回到长期均衡状态,需借助外力调整。保持林业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加快林业产业物质、人力资本积累,强化科技投入的政策引导是保持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生 张连城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了最主要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将比较突出;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过程缓慢但是效果较为持久。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起主要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VAR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柏乃 王益兵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1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2)1952-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对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每增加1个单位GDP将增加0.16个单位进口量。(3)1952-2001年,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每增加1个单位的进口量会相应地增加5.44个单位的GDP。
关键词:
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回归模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凯 李荣林
基于2000—2017年间中国对非援助数据,选用非洲国家夜间灯光数据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深入探究中国对外援助与非洲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提取、校正并整合了DMSP-OLS和NPPVIIRS两类灯光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广义可加模型验证了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中国援助能够显著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且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也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援助资金流入,更改样本范围与核心解释变量后上述结论并不会改变。而西方双边与多边对非援助与非洲国家经济增长间并不存在这种正反馈循环。不同流向与来源的中国对非援助与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具有异质性,其中优惠程度更低的OOF类援助、流向社会基础设施的援助以及来自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援助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但受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小;而ODA类援助、流向经济基础设施的援助以及来自中国政府机构的援助则正好相反。扩展性分析表明,随着上述互动关系循环累积,使得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长期效应。这为拓展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优化对非援助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沛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雪莹 刘祥艳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汇率引入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了1978—2015年期间中国入境旅游、GDP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呈正相关,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负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存在单向因果关系,GDP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汇率 协整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