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3)
- 2023(10279)
- 2022(8941)
- 2021(8176)
- 2020(7071)
- 2019(16361)
- 2018(16335)
- 2017(33039)
- 2016(17887)
- 2015(20439)
- 2014(20852)
- 2013(20906)
- 2012(20125)
- 2011(18699)
- 2010(19150)
- 2009(18427)
- 2008(18326)
- 2007(16872)
- 2006(15278)
- 2005(14099)
- 学科
- 济(96149)
- 经济(96071)
- 管理(50866)
- 业(47033)
- 方法(36517)
- 企(35744)
- 企业(35744)
- 数学(32884)
- 数学方法(32595)
- 中国(24275)
- 农(23754)
- 地方(21746)
- 财(20469)
- 制(17702)
- 学(17306)
- 业经(17225)
- 贸(16735)
- 贸易(16726)
- 易(16208)
- 农业(15375)
- 银(14955)
- 银行(14933)
- 行(14381)
- 地方经济(14048)
- 融(13848)
- 金融(13846)
- 策(12765)
- 环境(12647)
- 和(12259)
- 体(11701)
- 机构
- 学院(274496)
- 大学(273669)
- 济(128636)
- 经济(126021)
- 管理(102921)
- 研究(97383)
- 理学(86819)
- 理学院(85887)
- 管理学(84613)
- 管理学院(84090)
- 中国(76046)
- 财(59927)
- 京(57491)
- 科学(55595)
- 所(50343)
- 财经(46612)
- 研究所(45007)
- 中心(43965)
- 农(43866)
- 江(42769)
- 经(41918)
- 经济学(40791)
- 北京(37114)
- 经济学院(36556)
- 业大(36545)
- 范(34918)
- 师范(34648)
- 农业(34446)
- 财经大学(33981)
- 院(33812)
- 基金
- 项目(164533)
- 科学(128700)
- 研究(123698)
- 基金(118268)
- 家(101096)
- 国家(100247)
- 科学基金(84738)
- 社会(79073)
- 社会科(74961)
- 社会科学(74939)
- 省(63621)
- 基金项目(61422)
- 教育(56252)
- 划(53309)
- 自然(51743)
- 编号(51212)
- 自然科(50428)
- 自然科学(50408)
- 资助(50107)
- 自然科学基金(49496)
- 成果(43428)
- 部(37641)
- 发(37449)
- 重点(37065)
- 课题(35583)
- 创(33013)
- 教育部(32341)
- 国家社会(32286)
- 性(31991)
- 人文(31573)
- 期刊
- 济(152697)
- 经济(152697)
- 研究(89506)
- 中国(50889)
- 财(45068)
- 农(40288)
- 管理(38160)
- 学报(36710)
- 科学(34996)
- 融(30943)
- 金融(30943)
- 大学(27860)
- 农业(26815)
- 学学(26313)
- 经济研究(25616)
- 教育(24649)
- 财经(24115)
- 技术(24050)
- 业经(23375)
- 经(20844)
- 问题(20438)
- 贸(17412)
- 技术经济(15992)
- 统计(15029)
- 国际(14992)
- 理论(14401)
- 商业(13981)
- 世界(13634)
- 业(13531)
- 策(12988)
共检索到42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海 曹羽茂 胡锡琴
石油是极其重要的经济战略物质,石油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我国目前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属于不太安全的等级,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政治稳定等都有不利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石油安全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石油资源耗竭速度过快、石油贸易方式与进口来源单一、风险过高以及国内石油市场储备机制缺乏。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思路与对策为:采取合理的替代机制减缓石油资源耗竭速度;采用多元化的进口途径和贸易方式;建立安全的市场石油储备机制。
关键词:
石油安全 外部性 贸易 储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海 曹羽茂 胡锡琴
近几年,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不断递增,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发展形成了巨大制约。在安全事故背后,除了技术因素外,经济及管理的因素是事故频发的主导因素,其中事故行为的外部性、产权缺乏有效的界定、价格扭曲是经济上导致事故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要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仅靠行政力量或单一的赔偿及罚款远远不够,必须从经济方面加以调整,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
关键词:
事故 外部性 产权 价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晓龙 刘希宋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和油价的频繁大幅波动、进口来源过于依赖中东和进口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使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石油资源;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以化解石油进口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关键词:
石油 进口 风险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刚 张意翔
石油供需缺口的不断扩大和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而且已经对国内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从石油价格、石油需求、国内石油供给和国际石油供给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实现机理,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安全实际就如何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减少需求、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和开拓国际石油市场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石油安全 因素分析 对策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恒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相关课题成为学术研究、形势研判、政策分析的热点。文章认为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关注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忽略了"一带一路"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与挑战。虽然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为主旨的国际战略,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其正面意义与价值,但是在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这些风险与挑战,也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显现,而且大多都是较为复杂的"发展——安全"联结问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厘清其中纠葛的互动因素,寻求切实管用的应对思路和做法。文章仅从我国"一带一路"经济项目的普遍特点出发,结合对沿线国家发展环境的初步考察,在分析主—客观因素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据此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安全 风险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宏波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类型。从国情出发,我国不可能从煤炭等化石能源直接切换到新能源,天然气作为高污染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的重要桥梁,提高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世界各国都将天然气开采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建立符合经济发展的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因此,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需要不断提高能源供给的能力,建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天然气资源的优势作用,保证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资源经济安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天然气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阿玲,王翠萍
自1993年我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但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有可能引起国际石油市场振荡和油价攀升,油源及运输通道也容易受别国控制,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为此,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量化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赫芬达尔—赫施曼(H)方法,并为以后研究石油安全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正明 杨阳
鉴于国内石油资源严重的供求失衡以及其重要的使用价值,石油进口的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主要的17个石油进口来源国因其特殊的国情而具有不同的安全度,本文从资源、经济、距离和政治因素4个方面构建了评估体系,通过熵值法量化分析了17个国家的安全度水平,并且研究得到资源是影响石油进口来源国安全度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从这4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的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石油进口安全 来源结构 安全度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明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祝金龙 解志韬 李小星
本文分析了FDI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方式,并从产业技术、产业结构、产业控制权、产业持续发展力四个方面分析了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而针对性地从完善我国招商引资的相关法规、法律体系,加强对FDI的引导和调控,适度保护民族支柱产业和民族品牌,扶持民族企业成长,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国家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新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也逐年扩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石油储备的发展情况。在总结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经验的基础上,从石油储备立法、石油储备结构完善、石油储备资金筹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卫龙
2002年以来呈现的新一轮油价上涨周期长、幅度大,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究其原因,其主要根源是经济因素而非突发因素。本文作者结合国际、国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此轮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沁 赵洪斌 于文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21世纪的国际关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 ,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和时宜 ,各主要大国已在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理念 ,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国而言 ,更是如此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契机 ,在经济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压力和挑战 ,中国将面对怎样一种形势 ,如何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 ,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也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经济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