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1)
2023(6140)
2022(5175)
2021(4870)
2020(4137)
2019(9446)
2018(9873)
2017(19036)
2016(10649)
2015(12454)
2014(12852)
2013(12522)
2012(11985)
2011(11041)
2010(11419)
2009(10770)
2008(10726)
2007(10397)
2006(9467)
2005(8421)
作者
(32191)
(26596)
(26356)
(25194)
(16797)
(12506)
(12160)
(10261)
(10006)
(9836)
(8895)
(8762)
(8701)
(8588)
(8455)
(8156)
(7810)
(7763)
(7740)
(7638)
(6944)
(6630)
(6617)
(6127)
(6118)
(6103)
(6014)
(5965)
(5457)
(5446)
学科
(39369)
经济(39323)
管理(30138)
(26667)
(21474)
企业(21474)
中国(16148)
方法(13967)
(13132)
(12574)
数学(11701)
数学方法(11587)
(10226)
(9835)
银行(9814)
(9498)
地方(9317)
业经(9289)
(8817)
(8327)
贸易(8321)
(8138)
(8087)
(7888)
(7840)
金融(7833)
农业(7753)
理论(7392)
教育(7047)
(7030)
机构
学院(155155)
大学(153406)
(60139)
经济(58497)
研究(54807)
管理(54774)
理学(44977)
理学院(44445)
中国(43783)
管理学(43683)
管理学院(43370)
(34399)
科学(32212)
(31982)
(28312)
(25954)
(25589)
研究所(25097)
中心(24376)
财经(23900)
北京(22475)
(21361)
(21295)
师范(21048)
业大(20980)
(20883)
(20360)
农业(19988)
技术(19490)
经济学(17419)
基金
项目(89906)
研究(70176)
科学(67997)
基金(60291)
(52129)
国家(51632)
科学基金(41996)
社会(40789)
社会科(38358)
社会科学(38350)
(36496)
教育(33467)
编号(31410)
基金项目(31051)
(30586)
成果(27829)
资助(25508)
自然(25370)
自然科(24663)
自然科学(24649)
自然科学基金(24178)
课题(23473)
重点(20405)
(20190)
(19793)
(19360)
项目编号(18869)
(18256)
(18153)
创新(16960)
期刊
(76813)
经济(76813)
研究(51147)
中国(37517)
教育(24951)
(24435)
(23617)
管理(23379)
学报(23375)
科学(20610)
(18535)
金融(18535)
大学(17778)
农业(16278)
学学(16212)
技术(15529)
业经(14135)
经济研究(12003)
财经(12001)
问题(10644)
图书(10499)
(10367)
(9388)
(8581)
论坛(8581)
理论(8331)
国际(8322)
职业(8305)
商业(8017)
书馆(7759)
共检索到256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三林  
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从2002年开始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4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同时,还成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组建了若干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但是,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三林  米建国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确定为120天上年净进口量比较适宜。在此总体目标下,我国公共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可考虑采取3:1比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宜分三步走:在2010年前,建立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0-2015年,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储备和企业法定储备为主、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5年以后,最终建立起以政府储备为主导、以机构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是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的首要性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运行过程模型,围绕储备石油获得可靠性、储备石油输入便捷性、储备石油储存优越性以及储备石油动用有效性四个方面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浙江宁波镇海、山东青岛黄岛、江苏淮安、重庆和甘肃兰州进行评价。随后将评价结果与现有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择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本指标体系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为后续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明  于渤  
石油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质,90年代起,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石油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成为中国石油安全措施实施的焦点。新世纪石油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十五”计划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形成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及石油战略储备的战略意义,并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规模、资金的筹措及区位等策略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昊  
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作为我国能源主体的煤炭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其战略储备体系在国家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煤炭战略储备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结合我国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当前建设煤炭战略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石油的稳定供应、稳定石油的价格、对可能的石油禁运起威慑作用以及在必要时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储备 ,并把它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最有效的手段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 ,建立石油储备 ,防范石油危机是大势所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 ,我国大致用 15a左右的时间 ,分 3个阶段逐步形成 5 0 0 0× 10 4t左右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采用国家和民间相结合方式 ,以国家作为储备的主体。分析其他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 ,研究可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为加强我国石油储备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这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建国  田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 ,而世界石油市场暗藏的风险和危机始终是存在的 ,它随时会对我国石油供给产生巨大冲击 ,进而危及国家经济的安全。为此 ,加快实施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已势在必行。具体措施是 :( 1)多渠道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防范和规避国际石油市场风险和危机 ;( 2 )加快实施资源国际化战略 ,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分油能力 ;( 3 )积极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 ,促使资源结构的有效转换与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杜立民  
本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考察最优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中国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应对10年一遇的石油供应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应对更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需要更大的石油储备量。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利率以及石油进口价格不是影响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石油中断规模和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最优储备规模有较大影响。因此,政府在进行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决策时,关键在于明确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及计划应对多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费明明  赵鹏大  陶春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备指数当数首指。而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建立完备的储备体系。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从尺度、地点、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备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仁金  邱坤  
文章叙述了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并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战略石油储备法制建设、储备模式与方式、储备目标与规模、储备区域、储备资金来源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仁金  董思学  邓雯婷  
201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约为60%,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储备的实施更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从中俄油气合作进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和实施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政府和企业多主体储备模式,合理布局,充分把握中俄油气合作的契机,降低储备成本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守海  郑仕敏  
本文对我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迫切程度和国际油价走势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对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我国不应在高油价时期大规模进行战略石油储备,但应稳步推进储油设施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