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8)
- 2023(10393)
- 2022(9434)
- 2021(9178)
- 2020(7793)
- 2019(18353)
- 2018(18568)
- 2017(36434)
- 2016(19884)
- 2015(22806)
- 2014(22928)
- 2013(23065)
- 2012(21389)
- 2011(19471)
- 2010(19817)
- 2009(18221)
- 2008(17977)
- 2007(15851)
- 2006(14296)
- 2005(13004)
- 学科
- 济(78248)
- 经济(78146)
- 管理(60847)
- 业(56092)
- 企(46964)
- 企业(46964)
- 方法(36898)
- 数学(31220)
- 数学方法(30842)
- 中国(22871)
- 农(22014)
- 财(20226)
- 学(18063)
- 业经(17828)
- 制(16901)
- 贸(15310)
- 贸易(15295)
- 地方(14912)
- 易(14892)
- 农业(14175)
- 和(14057)
- 理论(13970)
- 银(13551)
- 银行(13511)
- 技术(13419)
- 行(12860)
- 务(12301)
- 财务(12233)
- 财务管理(12204)
- 教育(11746)
- 机构
- 大学(291590)
- 学院(288049)
- 管理(117746)
- 济(111689)
- 经济(109006)
- 理学(101016)
- 理学院(99935)
- 管理学(98341)
- 管理学院(97824)
- 研究(93088)
- 中国(71540)
- 京(63402)
- 科学(57802)
- 财(54251)
- 所(47335)
- 农(43313)
- 财经(42756)
- 江(42528)
- 研究所(42500)
- 中心(42458)
- 业大(41432)
- 北京(40881)
- 范(39034)
- 师范(38720)
- 经(38589)
- 州(35252)
- 农业(33721)
- 院(33480)
- 经济学(31995)
- 财经大学(31693)
- 基金
- 项目(188655)
- 科学(147423)
- 研究(141062)
- 基金(135522)
- 家(116593)
- 国家(115588)
- 科学基金(98967)
- 社会(86184)
- 社会科(81425)
- 社会科学(81402)
- 省(73186)
- 基金项目(72849)
- 教育(64730)
- 自然(64424)
- 自然科(62852)
- 自然科学(62837)
- 自然科学基金(61697)
- 划(61668)
- 编号(59713)
- 资助(56237)
- 成果(50130)
- 部(41823)
- 重点(41258)
- 课题(40271)
- 发(39504)
- 创(38913)
- 项目编号(37208)
- 创新(36149)
- 教育部(35885)
- 科研(35757)
- 期刊
- 济(127420)
- 经济(127420)
- 研究(89429)
- 中国(54584)
- 管理(44244)
- 学报(43270)
- 科学(40139)
- 财(39524)
- 农(39491)
- 教育(34835)
- 大学(32648)
- 学学(29992)
- 农业(27379)
- 融(26417)
- 金融(26417)
- 技术(24879)
- 业经(21731)
- 财经(20488)
- 图书(20070)
- 经济研究(19105)
- 问题(17572)
- 经(17354)
- 理论(17101)
- 实践(15827)
- 践(15827)
- 技术经济(14368)
- 科技(14107)
- 现代(13709)
- 书馆(13421)
- 图书馆(13421)
共检索到432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涛 王兵
知识共享问题正日益受到管理界的重视,但对于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实证性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工作者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发现,个人传播知识的动机主要是成就感,吸收知识的动机主要是对工作的挑战性的追求。在组织文化方面,知识传播主要依赖组织的归属感,知识吸收依赖组织的宽容度、归属感和信任度。具有较高知识传播程度的知识工作者,通常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知识吸收程度的知识工作者,通常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高的工作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东林
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解读国内外学者知识共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认为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模式选择应该是基于个人利益因素与个人功效感因素的文化主导、技术支持模式,并据此构建了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机制框架。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组织内知识共享 图书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卫国 宣国良
本文首先对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管理进行分析与界定;然后依据老子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思想,运用知识价值链模型来设计知识工作者生产率测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应用该测评方法。
关键词:
知识工作 知识价值链 知识工作者生产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超 付金梅
本文围绕知识工作者知识分享问题,研究企业中人际信任、情感与工具性关系、组织公正、直接主管赋权使能、个体知识分享以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前四个变量的确可以影响并预测个体知识分享水平,而知识获取与分享行为亦会正向影响个体学习能力,因果关系存在。
关键词:
知识工作者 知识分享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诚 廖建桥 文鹏
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共享活动是一个"黑箱",人们没有必要研究其具体过程,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共享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在指出已有研究文献不足的基础上,将知识接收者引入到知识共享过程中,提出基于该视角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分析接收者的影响因素及方式,最后提出提高知识共享有效性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接收者 知识共享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瑞花 吕永波
个体间持续的知识共享是提升组织竞争力、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但组织内包括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在内的知识共享敌意行为普遍存在,倾向于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知识治理可有效减少员工知识共享敌意,并进一步促进组织知识共享。基于255名企业员工调研数据,从个体感知视角,实证研究了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的影响,进而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理,以及人际关系在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括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在内的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显著阻碍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正式知识治理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卫国 宣国良
本文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知识价值链企业、知识工作者和知识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假设检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里,支持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获取,并行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创新,独立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共享,而这三类企业的知识工作者在知识应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文章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运用进化博弈论的模仿者动态模型,分析了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进化稳定战略。研究发现: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所获得报酬、同伴行为以及共享知识的对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知识员工的行为选择。组织应该为员工共享知识提供积极的氛围和健全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知识共享 进化博弈 进化稳定战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瑞花
创新组织内持续知识共享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创新组织的创新速度。在重点分析微观企业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特征的基础之上,采用复制动态的演化博弈来研究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只有当共享主体双方协同收益均大于共享成本时,才有可能演化为双方均知识共享或均知识不共享的两种演化稳定策略,至于最终演化状态为均共享还是均不共享,又受到各模型参数变化的影响,降低共享成本、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共享能力、共享知识量和人际关系损失成本概率、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金莉娜 潘镇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学者们越来越强调组织内信任机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但基本都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出组织制度、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信任倾向四个概念,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信任机制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程度。其中情感信任与信任倾向影响程度最高,组织制度对组织内知识共享影响不是很明显,而认知因素与知识共享没有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超
统计学主要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国民经济和社套现象,许多同志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涉及到统计知识。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运用统计知识为“四化”建设服务日显重要。笔者建议各方人士,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都应学点统计知识。这对深入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避免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大有裨益。第一,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离不开统计。随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国民经济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路文杰 庄炜玮 李明芳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知识工作者生产率影响因素的50个因素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有三类,即个人因素、工作因素、管理因素。运用回归分析,从影响因素之间的密切程度及影响关系出发,得出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三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类知识工作者生产率影响因素中,工作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管理因素影响生产率,管理因素是中介变量,直接影响生产率,所以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提升首先应该从管理因素入手。
关键词:
知识工作者 生产率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茅宁 丁德明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个人获得的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和个人声誉这两个影响知识工作者自主性和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其内生动机的作用机理。以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声誉激励和个人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的感知直接强化了个体从事知识工作的内生动机,竞争优势感知在个人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影响着整个过程。我们的研究检验了自主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鑫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非正式网络 中心性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